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利比亞調整政策特立獨行 有意“脫阿入非”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12日 09:56)

  解放日報消息:雖然在伊拉克戰爭之後,阿拉伯國家的外交戰略都在調整,但幅度之大,還是要數利比亞。是什麼讓利比亞作出這樣不尋常的政策調整呢?記者就此採訪了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朱威烈教授。朱威烈認為,這既與伊拉克戰爭後阿拉伯國家面臨的大環境有關,也有利比亞特殊的情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伊拉克戰爭後,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實力進一步增強。美國在中東和平進程和地區事務中也確實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雖然對美國有著諸多的不滿意,阿拉伯各國的決策層還是努力調整與美國的關係,以在迅速變化的地區形勢面前不至陷於被動。利比亞就是在這個大環境中作出自己的政策調整的。

  利比亞與西方的關係有兩個癥結。一是洛克比空難,利比亞以鉅額的美元基本了解了這樁宿怨。剩下的就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問題了,這個癥結其他一些中東國家也或多或少存在,比如美國聲稱伊朗和敘利亞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消除美國和國際社會疑慮上,利比亞走在了其他國家前面。

  朱威烈認為,利比亞這樣做很大程度上是受伊拉克戰爭的影響。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使用武力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反對以武力解決國際爭端,反對美國軍事進攻伊拉克,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願望。但是,伊拉克戰爭也清楚地表明,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不能夠保障一個國家的安全。特別對於小國來説,即使以傾國之力去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幾乎很難取得什麼結果,並不能解決“安全困境”。不僅如此,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還會遭到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反對和排斥,甚至會給人與恐怖組織有聯絡的印象,給某些西方國家干涉內政落下口實。

  局勢的變化使利比亞領導人認識到應該調整政策了。而國內嚴峻的經濟形勢使這種調整變得非常迫切。十年的制裁,使利比亞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國內民眾生活困苦。而利比亞又是一個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如果國際社會解除制裁,源源不斷的石油美元可以讓這個人口並不多的國家過上富足的生活。

  另外,一直以來,利比亞與阿拉伯世界的其他國家就不是那麼合拍,它對於阿盟的事務很不熱心,甚至考慮過退出阿盟,而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在非洲,特別是北非地中海沿岸的合作上。1989年,利比亞與毛裏塔尼亞、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4國組成了阿拉伯馬格裏布聯盟(馬盟)。次年,馬盟又與葡萄牙、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和馬耳他5個歐洲國家建立了西地中海10國“5+5對話”機制,力求加強經濟合作,實現地區一體化。

  朱威烈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利比亞認為到非洲特別是北非的圈子中去,比與中東阿拉伯國家在一起更有“前途”。中東和平進程困難重重,阿拉伯世界內部也有很多分歧矛盾,難以形成一個聲音説話。利比亞可能對此比較失望。(記者 徐欣)

責編:張娜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美稱利比亞合作精神令人吃驚 並將提供援助(2004/02/12/ 09:15)
  • 《國際觀察》:利比亞的新面孔(2004/02/11/ 22:11)
  • 卡扎菲與貝盧斯科尼會談 布萊爾將訪問利比亞(2004/02/11/ 20:22)
  • 新聞綜述:利比亞示好姿態得到西方國家回應 (2004/02/11/ 17:56)
  • 鮑徹稱美國一名外交官已經開始在利比亞工作(2004/02/11/ 11:50)
  • 美外交官自1981年斷交以來首次在利比亞工作 (2004/02/11/ 09:50)
  • 意大利總理10日對利比亞進行數小時短暫訪問 (2004/02/11/ 09:17)
  • [整點新聞]利比亞領導人與意大利總理會談(2004/02/11/ 07:57)
  • [整點新聞]美國與利比亞將互派外交人員(2004/02/11/ 07:47)
  • 背景資料:英國與利比亞關係大事記(2004/02/11/ 01:21)
  • [央視報道]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訪問利比亞(2004/02/11/ 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