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人民日報:沙龍為何反對《日內瓦倡議》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03日 06:29)

  人民日報消息:12月1日,由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平人士秘談兩年之久的非官方和平協定《日內瓦倡議》終於在日內瓦正式發起。然而,自今年10月12日巴以雙方前政府官員達成《日內瓦倡議》以來,以色列總理沙龍就大為光火,並對計劃及其制訂者大加反對和指責。12月1日,以國防部長莫法茲會晤美國特使伯恩斯後,重申以色列反對《日內瓦倡議》,強調以只視“路線圖”計劃為與巴勒斯坦人談判的惟一基礎。

  《日內瓦倡議》的主要內容包括:以巴雙方承認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前的實際控制線即“綠線”為劃定邊界的依據;巴勒斯坦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建立“非軍事化”的主權國家;整個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90%的土地歸巴勒斯坦國所有,以色列只能在約旦河西岸“綠線外側”保留少數幾個猶太人定居點,但承諾以等額土地對巴方進行補償;按照“柏林模式”對耶路撒冷實行分治,東耶路撒冷歸巴勒斯坦國,西耶路撒冷屬以色列,雙方分別擁有各自宗教聖地的主權;巴勒斯坦實質上放棄380萬難民的回歸權等。

  在《日內瓦倡議》內容剛透露出來時,沙龍並沒有太在意,他對此和平方案第一次重視是在11月初。當時《日內瓦倡議》的制訂者、巴勒斯坦前新聞部長拉布和以色列前司法部長貝林給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寫信,並且獲得了回復。

  鮑威爾的回信基本上都是習以為常的外交辭令,美國務院發言人也強調只看重倡議為恢復中東和談所營造的氣氛,倡議的內容並非必須遵守,而且重申華盛頓關注的仍然是執行“路線圖”計劃。

  雖然美並未正式錶態國務卿是否會晤拉布和貝林,但沙龍仍然放心不下。那麼,他為什麼要反對《日內瓦倡議》?又為什麼對鮑威爾是否會晤拉布與貝林耿耿於懷呢?用沙龍的話説,就是《日內瓦倡議》是“有害的,令以色列尷尬”。以色列政府官員説得更明白,就是它會帶來兩大問題:一是鼓勵“恐怖”;二是損害“路線圖”計劃。

  沙龍及其政府一直對巴勒斯坦採取鎮壓政策。據説以色列國內一些極端右翼分子甚至幻想到2010年就可以在武力政策下實現“與巴勒斯坦的和平共處”。而《日內瓦倡議》放棄目前有利的國際反恐大形勢,完全不談巴勒斯坦“反恐”就與其達成和平協議,豈不是給以色列安全留下後患?豈不是鼓勵恐怖?

  以色列對“路線圖”計劃是有保留地接受的,並不積極執行“路線圖”計劃。現在説《日內瓦倡議》會損害“路線圖”計劃,是不是因為後者有更大“自由度”而更青睞于它呢?除了2005年建巴勒斯坦國有明確時間限制外,“路線圖”計劃關於巴以所有有爭議的問題都要由當事雙方自由地談判解決。以色列政府通過反暴力行動沒能使民眾獲得“安全”與“和平”,卻讓無權的以色列人與以色列的敵人進行談判,達成和平協議,的確讓沙龍政府感到尷尬。為此,制訂和簽署《日內瓦倡議》被沙龍政府視為叛逆行為而猛烈抨擊,部分政府右翼部長還建議對制訂者以“叛徒”罪名追究法律責任。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目前極力想復活“路線圖”計劃,但是難度很大。它既想借助《日內瓦倡議》來推動“路線圖”計劃,又不能讓這個內容更具體的一攬子中東和平方案的風頭蓋過它主導的“路線圖”計劃。

  沙龍政府因反對《日內瓦倡議》而特別關注鮑威爾與制訂者的會晤,實際上是關注美國盟友在中東問題上的態度。華盛頓是特拉維夫真正的朋友,沙龍在中東問題上也不能不考慮布什政府的態度。(徐平)

責編:李菁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