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新聞背景]波瀾不斷的朝鮮核問題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27日 11:05)

  CCTV.com消息(10點新聞):繼4月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朝鮮、美國三方會談後,又一次有關朝核問題的多邊外交行動——六方會談今天在北京舉行。會談焦點仍是朝鮮半島核問題,那麼,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關於此事的來龍去脈。

  【爭端初起】

  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憑藉其衛星資料,懷疑朝鮮正在研發核武器,並且要求對朝鮮的核設施進行檢查。朝鮮方面予以否認,同時指責美國在韓國部署核武器威脅朝鮮的安全,朝美圍繞核問題的爭端首次爆發。後來由於朝鮮同韓國簽訂了《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並同意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檢查,朝鮮半島的緊張氣氛才有所緩和。

  1992年5月到1993年2月,朝鮮接受了國際原子能機構6次不定期核查,但雙方對檢查的對象和結果意見不一。1993年2月,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做出對朝鮮核設施進行強制性的“特別檢查”決議。同時,美韓恢復了曾于1992年暫停的聯合軍事演習。同年3月12號,朝鮮宣佈退出它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半島局勢又趨緊張。

  【達成協定】

  然而朝美並沒有放棄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經過一年半的艱苦談判,1994年10月21號,朝美在日內瓦簽署了關於朝鮮核問題的《框架協議》。根據協議,朝鮮同意凍結現有的核計劃,美國將負責在大約10年時間內,為朝鮮建造輕水反應堆,在輕水反應堆建成前,美國將同其他國家一起向朝鮮提供重油,作為能源補償。隨後,朝鮮同意仍然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締約一方。

  【再掀波瀾】

  此後,朝美在履行《框架協議》問題上的爭端日見激烈,朝鮮指責美國沒有按照協議規定在2003年前提供輕水反應堆,美國則一再對朝鮮的核開發表示懷疑,要求對朝鮮的核設施進行檢查。

  美國總統特使凱利去年10月訪問平壤,凱利回國後宣佈朝鮮已經承認其推進濃縮鈾計劃,他認為朝鮮正在開發核武器。朝方對此不予置評。去年12月,在美國停止履行核框架協議規定的每年向朝鮮提供50萬噸重油的義務後,朝鮮宣佈解除核凍結,重新啟動電力生産所需的核設施。接著,朝鮮撤除了國際原子能機構設置的核設施封條和檢測攝像機,驅逐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察人員,並在今年年初再次宣佈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朝鮮核問題波瀾再起。

  雖然齟齬不斷,但是雙方同樣沒有放棄進行對話的意願。在各方努力下,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責編:劉棣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