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英與德法關係升溫 期待發揮歐美橋梁作用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18日 12:20)

  新華社倫敦4月17日電 隨著伊拉克戰爭接近尾聲,英國首相布萊爾在歐洲外交舞臺上又開始活躍起來,戰前幾乎跌至冰點的英國與法國和德國的關係有升溫的跡象。

  4月16日,布萊爾在參加雅典歐盟首腦會議期間與法國總統希拉克舉行了25分鐘的會晤,自伊戰爆發以來一直回避直接接觸的兩國領導人就伊戰後問題進行了“嚴肅而親切”的討論,並一致表示聯合國應在重建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此前一天,布萊爾在漢諾威與德國總理施羅德在“友好的氣氛”中舉行了自伊拉克戰爭開始以來的首次會晤。布萊爾在會晤後的記者招待會上説,無論英德兩國在伊拉克衝突中觀點如何不同,但英德雙邊關係是堅固的,而且仍將保持下去。

  此間人士注意到,從“漢諾威會談”到“雅典會晤”的最新一輪外交攻勢中,布萊爾與以德法為代表的“老歐洲”的關係與戰前形成了明顯的對比。戰前,布萊爾不但&&發表了公開支持美國對伊動武的聲明,而且多次公開批評法國反對聯合國通過授權對伊動武提案的立場。而法德等國領導人則在公開場合對布萊爾的外交立場反唇相譏,導致英國與德法等歐洲鄰居的關係跌至布萊爾政府執政6年來的最低點。

  當前,美英在伊拉克初步得手後,美歐圍繞聯合國在伊戰後重建中的作用等問題又呈對峙態勢,形勢顯得對以法德為首的主和派不利。在此背景下,英國和被美國視為“老歐洲”的法德等國頻頻接觸,努力修補雙方的緊張關係,個中緣由何在?

  首先,布萊爾希望利用伊戰得手的時機提升英國在歐洲的地位,擴大英國在歐洲的影響。布萊爾1997年執政以來,在重視發展與美國的“特殊關係”的同時,一直把“融入歐洲”作為基本的外交政策。可是,隨著歐美關係齟齬不斷,特別是在美國總統布什“非黑即白”的邏輯下,布萊爾在歐美之間往往不得不作出“非此即彼”的選擇。在伊拉克問題上,英國在歐美對陣中就堅定地選擇了與美國“並肩戰鬥”,結果造成歐盟內部空前分裂,英國在歐盟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下降。英國游離于歐洲之外的外交舉動引起了英國朝野的憂慮,國內政要紛紛呼籲布萊爾在戰後大力修補與歐洲大陸的關係,以免被歐洲邊緣化。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布萊爾利用伊戰得手的有利時機主動出擊,修補與法德等歐盟國家的關係。

  其次,與英國改善關係也是法德等國的現實需要。伊戰前,以法德為首的“老歐洲”以及世界其他有影響的大國反對對伊動武,使得美國不得不繞開聯合國發動對伊戰爭,美歐關係因此陷入危機。由於美英在伊拉克打得比較順利,法德領導人發現聯合國在伊拉克問題上有被邊緣化的危險,“老歐洲”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小。因此,法德從現實和本國利益出發,逐漸調整外交立場,均表示出希望與美國進行對話與合作。希拉剋日前主動給美國總統布什打電話,表示要在伊戰後重建問題上採取“務實”的態度。但布什政府態度反應比較冷淡,顯然不願輕易原諒法德在關鍵時刻對美國的“背叛”。因此,通過被布什稱為“美國最親密的朋友”的布萊爾從中斡旋調解,就成了德法等國修復與美國關係的必然而不得已的“選擇”。

  再次,布萊爾與法德等國改善關係還迫於國內的政治壓力。戰前,英國多次爆發大規模的反戰示威,工黨的支持率也大為下降。在英國下院,120多名工黨議員曾投票反對布萊爾支持美國對伊動武的政策,造成工黨內部嚴重分裂。分析人士認為,布萊爾在戰場得手後回過頭來修復與反對動武的法德兩國的關係,與安撫國內反戰情緒、挽回工黨頹勢不無關係。

  此間觀察家認為,布萊爾利用戰後英國地位上升的時機,努力修補與法德等歐洲大陸反戰國家的關係,主要是出於繼續在歐美之間發揮橋梁作用的基本戰略考慮。布萊爾的根本意圖是,一方面利用與美國的特殊關係提高在歐洲的地位,另一方面利用在歐洲的影響與美國發展特殊關係。但由於伊拉克危機發生後,美國和歐洲漸行漸遠,英國這座橫跨大西洋的橋梁難以為繼。所以,布萊爾在伊拉克戰事尚未完全結束時,迅速採取措施修補與法德等歐洲國家的關係,目的還是要繼續鞏固跨大西洋的歐美橋梁,從而最終增加自己在歐洲的地位和發言權。(馬知涵)

責編:劉棣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