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國際觀察:伊拉克戰爭為何爆發?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20日 23:03)

  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巴格達時間20日5時30分(北京時間10時30分)左右,美國海軍發射的6枚巡航導彈擊中伊拉克首都的部分重要目標,巴格達上空響起爆炸聲和防空火炮聲。隨後,美國總統布什正式宣佈,“解除伊拉克武裝”的行動已經開始。國際社會擔心已久並試圖避免的伊拉克戰爭終於爆發。

  國際社會一直認為,對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工作還沒有結束,和平解決伊拉克危機希望尚存。可是,少數國家不顧國際社會強烈的反戰呼聲,不顧沒有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事實,匆匆走向了戰爭。

  美國總統布什聲稱,攻打伊拉克的主要理由是“解除伊拉克的武裝”和“減少國際恐怖主義的威脅”。他在3月18日發表的全國電視講話中説,“在伊拉克的幫助下,恐怖分子可以利用生化武器,甚至某一天可能獲取核武器,並利用這種武器實施他們既定的襲擊計劃”。他強調,在遭受“911”恐怖襲擊後,美國更有理由“盡一切努力來挫敗這種襲擊陰謀”,用“先發制人”的手段將恐怖襲擊消滅在萌芽狀態。

  但國際社會普遍認為,美國對伊動武的理由並不充分。首先,美國一直拿不出伊拉克與“基地”組織“勾結”或參與“911”襲擊的證據。其次,多數國家認為伊拉克現在並不對世界形成軍事威脅。智利的《世紀》週刊在3月12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説,“‘沙漠風暴’行動已經摧毀了伊拉克80%的軍事力量,隨後聯合國進行的武器核查行動又銷毀了伊拉克剩餘武器裝備的90%。……海灣戰爭以來,伊拉克周邊的國家表示他們並沒有覺得有來自伊拉克的威脅。”

  那麼,美國為什麼在多數國家反對的情況下依然決定對伊動武呢?不少西方輿論認為,美國不僅要解除伊拉克的武裝,更希望通過推翻薩達姆政權,來實現美國的全球戰略目標。美國《外交政策聚焦》雜誌在今年1月16日刊登的一篇題為《即將到來的對伊戰爭:詮釋布什政府的動機》的文章中指出,推翻薩達姆的真正理由是“尋求石油和保持美國作為最重要的世界強國的地位”。布什政府在去年9月出臺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強調,美國的力量必須“強大到足以阻止潛在敵人進行軍事集結以期超過美國的力量或與美國勢均力敵”。

  在美國政府看來,伊拉克就是這樣一個潛在的敵人。美國一直試圖通過經濟封鎖壓垮薩達姆政權,但始終未能奏效。“911”事件給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美國在基本結束阿富汗戰爭後,便把伊列為“邪惡軸心”之首,矛頭直指巴格達。

  美國執意“倒薩”的另一個目的與中東石油有關。德國《明星》週刊今年1月中旬載文説,美國對石油的需求與渴望與日俱增,攻克伊拉克後,“不僅可以減少對沙特的石油依賴,同時可以打破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壟斷,在全球範圍內壓低油價,”從而促進美國經濟的復蘇。法國《費加羅報》在今年2月6日的一篇報道中指出:“這場戰爭符合美國石油公司的利益,它們將從伊拉克拿到最多的石油開採合同。”美國《華盛頓郵報》則直截了當地指出,對伊戰爭關係到布什的連任。

  正因為如此,美英兩國從去年秋天開始一直在向中東調兵遣將,並終於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向伊拉克發動了軍事進攻。

  近幾個月來,國際社會一直在進行不懈努力,力圖通過和平手段解決伊拉克危機。去年11月8日,安理會通過了1441號決議。根據這一決議,核查人員對伊拉克進行了4個多月的武器核查。核查主要負責人和多數國家都認為,核查取得了進展,應該繼續核查下去。法國、俄羅斯、德國和中國等都表示,在尚未找到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和平手段還未用盡的情況下,各國應該繼續在聯合國的框架內通過和平方式解決伊拉克危機。然而,不幸的是戰爭還是發生了。這場戰爭究竟會産生什麼影響,確實令人擔憂。(江亞平 包爾文)

責編:水晶石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