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國際年終報道:與無處不在的魔影較量(多圖)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27日 00:19)

  央視國際消息(晚間新聞):這是今年9月11號,美國民眾在世貿中心廢墟舉行的紀念“911”事件一週年的情景。“911”事件後,由於美軍在阿富汗的迅速取勝,以及越來越多基地組織成員甚至是高層被捕,很多人曾認為恐怖分子其實只是烏合之眾。然而就在近幾個月,一系列恐怖事件的發生擊碎了人們漸漸“失而復得”的安全感。

  10月12日晚上發生的巴厘島爆炸案就是其中最令人觸目驚心的事件。


  2002年10月12號,巴厘島平靜如昔,夜晚的庫塔海灘涼風習習,令人心醉。在眾多遊客中,有一位來自中國上海的維和民警史灝,2001年,他被派往東帝汶執行維和任務,今年10月完成使命。當天晚上,準備從巴厘島轉機回國的史灝和同事在薩裏俱樂部附近購物,11點08分,爆炸發生了……

  史灝:當時第一聲爆炸位於我身後二、三十米的一個迪斯科舞廳,當時就覺得沉悶的像煤氣罐爆炸一樣,就像一個大爆竹,炸了以後,天空散發著一種象硫磺的味道,大約過了三、四秒第二聲爆炸又發生了,這次爆炸位於我斜對角的一個外國人的俱樂部(薩裏俱樂部)裏,這次爆炸的衝擊波非常厲害,一下子就把我和好多人都掀翻在地,短暫地失去了知覺。

  當史灝醒過來的時候,他的周圍已經是一片火海,而他的手臂和大腿也都受了輕傷。幾經週折,粗通印尼語的史灝終於攔住一輛當地的出租車,到當地最大的醫院接受治療。


  史灝:當我到了醫院以後,我發現急救室的地上到處都是血,等我剛進去,裏面已經有一個愛爾蘭遊客,可能當時的爆炸刺激了他的神經,他就有點歇斯底裏,他問我,你看到我的女朋友沒有,我的女朋友長的什麼樣什麼樣,他説,爆炸的時候他就和女朋友坐在一塊兒坐在俱樂部,等醒過來一看,他女朋友就不見了。

  在2002年,失去安全感的不只有巴厘島人,從中東到獨聯體、中亞,從南亞到東南亞,再到非洲和南美,恐怖的陰影四處瀰漫。

  10月6日,也門附近海域,法國“林堡”號油輪爆炸;10月17日,菲律賓三寶顏商場和教堂爆炸,8人死亡;10月23日,俄羅斯莫斯科車臣匪徒劫持近800名人質,129人死亡;11月28日,肯尼亞蒙巴薩“天堂”飯店爆炸,16人死亡;今年的最後三個月是“911”事件以來全世界發生恐怖襲擊次數最多、規模最大、最令人震驚的一段時期,恐怖活動的手段花樣翻新,誰也説不清、猜不準恐怖分子會在什麼時間、哪個地點又製造下一起血案。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閻學通:今年我們看到恐怖主義的主要特點一是(恐怖活動)範圍在擴大,在世界上更多的地區發生;第二恐怖主義所攻擊的目標並不一定是政治目標或軍事目標,而且可能是一些非政治或軍事的目標;第三恐怖主義的烈度和他們攻擊的手段變得越來越多樣。

  10月6日和8日,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先後播出據説是本拉登及“基地”組織第二號人物扎瓦赫裏的錄音帶,聲稱正準備對美國發動新襲擊,以打擊美國和西方的經濟利益。12月17日,聯合國發表報告説,“基地”組織設在阿富汗境內的恐怖訓練營已經“重新開張”。“基地”甚至揚言,要給美國獻上一份“假日恐怖大禮”。面對“基地”組織公然的挑戰,我們尚且不論其真假,但難免困惑,今年可以説是各國警方逮捕“基地”組織人數最多、級別最高、範圍最廣的一年,但為什麼悲劇仍然在不斷的發生呢?

  3月28日巴基斯坦三號人物阿布祖巴耶達赫,4月14日西班牙財務主管艾哈邁德卜拉欣,6月上旬摩洛哥捕獲祖巴耶達赫的得力助手阿爾海利,9月11日巴基斯坦卡拉奇捕獲骨幹分子拉姆齊本謝巴赫,11月上旬阿富汗捕獲海灣地區頭目納什裏。

  經過14年的苦心經營,本拉登這個建築大亨已經把“基地”建成了一個跨國運營的集團,並具備了可持續的再生能力,即使逮捕了某些高層領導,使“基地”組織在某一方面受到削弱,它仍然可以産生接替人員,其相對獨立的分支機構也可以繼續運作和發展。


  “基地”組織:頭號人物本拉登下落不明;二號人物扎瓦赫裏下落不明,負責建立分支機構祖巴耶達赫被捕,軍事訓練官艾哈邁德拉赫曼死亡,高級助手阿布阿裏死亡;發言人阿布吉斯下落不明,海灣地區負責人納什裏被捕,也門負責人穆赫辛被捕,後勤負責人(911期間)莫塔薩德克被捕,“911”頭號嫌疑犯穆罕默德阿塔死亡。

  問題還不僅與此,人們很難把眾多的恐怖事件簡單地同“基地”組織聯絡起來,重要的是産生恐怖主義的土壤依然存在。

  在恐怖活動範圍擴大的同時,反恐的戰場也從阿富汗向外延伸。

  在軍事戰略方面,美國提出了“先發制人”的口號,伊拉克被列入打擊範圍;在也門,美軍用“獄火”導彈擊斃了6名“基地”組織成員,標誌著一條以非洲之角及其周邊地區為中心的反恐新戰線的出現;而在東南亞和海灣地區,以反恐為名的軍事演習仍在相繼上演。但是,恐懼感並沒有因此而減退,持續一年的反恐戰爭甚至在某些地區引起了抵觸情緒。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閻學通:從今年的反恐鬥爭來講我們有兩條經驗教訓,第一是反恐一定要進行國際合作恐怖主義作為一種手段或一種組織行為已經不是局限于一個國家,而是跨國行為,所以(反恐)需要國際合作國際合作顯然是變得非常重要;第二國際合作需要採取共同的標準,而不能採取雙重標準,才能使國際合作是有效的,對恐怖主義的打擊不能僅僅採取軍事手段,也要採取多種方法的結合。

  恐怖主義是人類的共同敵人,目前,各國對恐怖主義的重視超過以往的任何時候,反恐幾乎成為所有重大國際會議的議題之一。深受恐怖活動危害的國家和地區,在反恐的旗幟下加強合作,切斷恐怖資金來源,分享反恐情報,加強移民與海關監控,反恐力度進一步加大。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閻學通:今後的反恐鬥爭我認為將是長期的,恐怖主義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並不是“911”之後才發生的,所以在今後的鬥爭中需要進行長期的打擊,才有可能收到一定成效。

  在即將過去的一年中,國際社會和恐怖組織展開了激烈的較量,反恐已經成了國際政治生活的一大焦點,也成了大國關係的一個重要紐帶,面對共同的敵人,為了維護共同的安全利益,更多的人走到了一起。


  2002年12月24日印尼巴厘島,庫塔海濱一條名叫萊金安的小街,薩裏俱樂部就在這條街上。新年即將到來,萊金安街卻少了往年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在發生爆炸的廢墟上,花圈寄託著人們對逝者的懷念,而廢墟的旁邊新的薩裏俱樂部即將建成。巴厘人的臉上又有了笑容,歌聲又回到了這個美麗的小島。

  巴厘也被稱作“眾神之島”,巴厘島人曾被稱作“無憂的島民”。今夜每一位善良的巴厘島人心中都在默默的祈願,下一個黎明,巴厘島的日出將重新燦爛起來。

責編:張麗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