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伊拉克——美國中東戰略的重要一環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22日 10:50)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2002年,伊拉克危機始終是世人關注的一個焦點。隨著美國第二階段的反恐戰爭逐漸展開,布什政府將“更換伊拉克政權”作為美國中東政策的一個重要目標,為此不惜採取一切手段,必先滅之而後休。為什麼美國偏偏揪住伊拉克不放?在美國的全球和中東戰略中,伊拉克究竟處於一個什麼位置?新華社的部分記者和編輯就這些問題作了分析和解答。

  華盛頓分社記者譚衛兵:自二戰結束以來,中東一直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一環,美國在中東有著重要的戰略和經濟利益。和前幾屆美國政府一樣,布什政府上臺後所奉行的中東政策也是為了維護美國在中東的主導地位,確保在中東石油資源方面的利益。這是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戰爭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擴大反恐戰線,確定以“倒薩”為下一步行動目標的根本原因。

  反恐已經成為美國全球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正是在這一問題上,美國與它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盟國沙特阿拉伯之間的關係近來出現裂痕。“911”事件以來,美國對沙特似乎越來越不滿意。在一些美國人眼裏,沙特“問題成堆”:奉行保守的伊斯蘭教義,資助恐怖主義,成為産生恐怖活動的溫床;支持和資助極端分子從事針對以色列的自殺性爆炸襲擊,等等。另外,巴以局勢也不讓美國省心,伊朗、伊拉克都是美國的死對頭。中東地區的複雜性不僅關係到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利益,也影響到美國的全球安全戰略。

  通過“倒薩”並扶植親美的伊拉克政權,美國可以實現其中東戰略棋盤上的幾個目標:既可以利用在伊拉克駐軍防止沙特出現任何不利於美國的變化,又可以控制伊拉克的豐富石油資源,給美國石油來源多加一層保險;既可以一勞永逸地消除伊拉克對以色列和科威特等美國中東盟國的威脅,又可以利用伊拉克和阿富汗對另一個被美認為是“邪惡軸心”的國家——伊朗形成戰略夾擊之勢,從外部促使伊朗內部發生變化,進而使整個中東和海灣地區局勢朝著有利於美國的方向變化。

  聯合國分社社長段吉勇:美國本來不打算通過聯合國解決伊拉克問題。聯合國旗幟固然可為美國的行動披上合法外衣,但也會對它的行動進行限制。但美國最後還是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尋求支持,並在有關動武授權問題上做出一定讓步,最終使安理會一致通過了對伊武器核查新決議。

  美國同意在聯合國框架內解決伊拉克問題,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當前形勢對美國繞開聯合國採取軍事行動不利。伊拉克究竟有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只能通過核查才能確定。在沒有確定伊拉克是否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之前,美國如果單幹蠻幹,就連盟國都明確反對,更不要説得到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二是美國國內民眾不贊成單邊軍事行動。美國會雖然授權動武,但也明確要求盡力尋求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三是即使反伊戰爭順利結束,美仍然需要依靠聯合國來處理伊拉克的戰後維和問題。

  從9月12日布什在聯合國大會發表講話,到11月8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伊武器核查新決議,有關各方在聯合國展開的多邊外交所涉及的伊拉克問題只是武器核查。但它表明,美國需要聯合國;其它國家為遏制美國的單邊行動,同樣需要聯合國,需要把美國的軍事行動納入聯合國框架,牽制美國的霸權行為。下一階段,聯合國有關各方圍繞伊拉克問題的明爭暗鬥還會繼續,甚至有可能更加激烈。

  中東總分社社長吳毅宏:長期以來,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基於兩點,一是最大限度地控制中東的石油資源,二是向以色列、沙特等戰略盟友提供安全保障,主導中東事務。“911”事件促使美國加快了戰略調整,將反恐作為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並把中東作為重中之重。美國打出反恐大旗,一方面是切實感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威脅,另一方面是出於其謀取中東主導權的需要。埃及輿論指出,美國對伊拉克窮追不捨,一味逼殺,不僅是想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資源,而且是企圖通過反恐來實施美國的新中東戰略。這一戰略的核心是,美繼續對中東事務擁有絕對的主導權,按照美國價值觀重新劃分中東的政治文化版圖,如有必要,不惜動用武力,先發制人。

  美國的中東戰略還著眼于未來的國際經濟競爭,主要是服務於美國的全球戰略。美國認為,未來能夠對其經濟實力構成威脅的主要是歐盟、日本及其它一些具有潛在競爭力的大國,它們將越來越依賴從中東進口石油。控制了中東,就可以在未來的能源爭奪戰中搶佔先機,壓制對方。這是美國“倒薩”的一個重要原因。

  巴格達分社記者王波:伊拉克是中東大國,無論從國土面積、人口數量,還是從其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優越的自然條件以及政治影響來看,都在阿拉伯世界佔有重要地位。如果美國掌握了對伊拉克的控制,將對其中東戰略的全面實施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首先,伊拉克擁有世界第二大石油儲量,開採的潛力很大。控制伊拉克,美國的石油供應就有了保障,美國還可以由此進一步控制周圍産油國家,從而達到支配整個中東地區石油資源的目的。其次,一旦在伊拉克建立親美政權,勢必會對周圍國家,例如沙特、敘利亞和伊朗等産生深刻影響,美國的滲透更加容易。第三,控制了伊拉克,美國可以騰出手來解決巴以問題。

  國際部世界形勢研究室主任江亞平:美國在冷戰結束後確立了建立以其為主導的國際新秩序的戰略目標,從根本上説,美國執意“倒薩”是出於這一全球戰略的考慮。

  中東地區地理位置重要,能源儲藏豐富,是美國全球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控制了伊拉克,美國才能從容應對複雜的中東局勢。薩達姆長期控制伊拉克,直接威脅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成為美國推行其中東戰略的主要障礙。美國希望阻止威脅中東地區穩定和能源安全的因素,消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構成的威脅,確保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並在整個地區逐步推行“美國式”的民主。只有扶植一個親美政權,美國才能進一步確保自己的戰略利益不受損害。

責編:慕泉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美國要求德國提供2000名士兵保衛其在德基地(2002/12/22/ 02:21)
  • 美國要求土耳其儘快回應美國軍事要求(2002/12/22/ 00:18)
  • 聯合國和美國對伊實質性違反聯合國決議存分歧 (2002/12/21/ 11:19)
  • 美國四處遊説"倒薩" 伊拉克忙"泄火"(圖)(2002/12/21/ 03:05)
  • 對付中東 美國計劃第二套導彈防禦系統(圖)(2002/12/20/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