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2002年終報道—中東:血色中期待黎明(多圖)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21日 22:53)


  央視國際消息(晚間新聞):巴以衝突是20世紀以來,持續時間最長、最難解決的地區熱點之一。在即將過去的一年中,巴以和平進程不但沒有前進,反而嚴重倒退,雙方在相互仇視和撕殺中積怨加深,矛盾加劇。最讓人震驚的莫過於以軍在一年之內,史無前例地三次圍困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

  2002年3月29號到5月2號,以軍以追捕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嫌疑犯為由,對阿拉法特在拉馬拉的官邸進行了首次圍困。2002年6月10號到6月12號,以軍又以追捕巴勒斯坦嫌疑犯為由,第二次圍困阿拉法特。2002年9月19號到9月29號,以軍第三次圍困阿拉法特。當記者獲准進入這幢官邸時,滿目創痍讓人難以相信,這裡竟是一位民族領袖的棲身之所。經過以軍的反復破壞,已經很難分辨出這座官邸本來的模樣。72歲的老人在憤怒之餘,更多的是無奈。

  阿拉法特的遭遇只是中東局勢惡化的一個縮影。在過去一年中,當更多巴勒斯坦人放棄寶貴的生命,自願充當人肉炸彈和敵人同歸於盡的時候;當以色列以反恐為名義大打出手,拆散更多巴勒斯坦家庭的時候,——和平,在無休止的暴力循環中漸行漸遠。


  3月28號,以色列“內坦亞”市發生自殺性爆炸,20名以色列人喪生。3月29號,以軍大舉進佔巴控城鎮,開始20年來規模最大的“防衛墻”報復行動。6月6號,以色列北部公路發生自殺性爆炸,18人喪生。7月22號,以軍為報復空襲加沙,炸死17名巴勒斯坦人。8月4號,以色列撒費德市發生自殺性爆炸,10人喪生。8月7號,以軍對巴勒斯坦人實行“集體懲罰”,驅逐自殺性爆炸製造者的家屬。開始修建全長360公里的隔離墻。10月22號,以色列哈代拉發生自殺性爆炸,14人喪生。12月7號,以軍為報復襲擊加沙難民營,打死10人。

  巴勒斯坦:爆炸 爆炸 更多的自殺性爆炸

  以色列:報復 報復 變本加厲的報復



  然而,9月19號在特拉維夫發生的一次自殺性爆炸,留給人們的除了憤怒、悲傷,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在爆炸遇難者中,有一位來自蘇格蘭的醫科大學生傑斯納。他生前一直希望巴以人民能和平相處,並立志畢業後留下來,救助衝突中受傷的人們。爆炸後,家人按傑斯納的遺願,把他的腎臟捐給了這個7歲的巴勒斯坦女孩拉米拉,小姑娘獲得了新生,傑斯納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巴以和平的渴望也通過她得到了跨越生命的延續。

  巴以局勢發展難免讓愛好和平的人們備感失望。巴以政局的種種變數,讓雙方回到談判桌前的可能性越來越小。阿拉法特遭遇首次執政危機;以色列鷹派當權,強硬政策大行其道,人們不禁給巴以和平前景畫上了一個又一個問號。

  懸念一:中東和平進程——讓阿拉法特出局?


  以色列總理沙龍今年5月帶著一份100多頁的材料訪美,和布什密謀:把阿拉法特排除在中東和平進程之外。布什6月宣佈中東和平新計劃時,明確提出巴勒斯坦必須更換領導人。面對美以的強大壓力,阿拉法特只好對巴民族全力機構進行重大改革,並宣佈明年一月舉行大選。然而,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對重組後的內閣表示不滿,阿拉法特的權威首次遭到來自內部的公然挑戰。人們擔心:阿拉法特面臨內憂外患,對中東和談到底意味著什麼?

  懸念二:鷹派人物掌權——和談談何容易?


  由於以色列利庫德集團和工黨在預算問題上出現分歧,工黨內閣成員集體辭職,沙龍宣佈提前大選。失去溫和派的牽制,一些以“鐵碗”著稱的鷹派人物紛紛在看守內閣中擔當要職。民意測驗還顯示:利庫德集團的支持率目前遠遠高於工黨,如果明年大選,沙龍獲得連任,巴以衝突又將如何發展?

  其實這些問題歸結在一起,就是我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巴以和平的契機到底在哪兒?

  記者:宮教授,您認為巴以目前冤冤相報的局面還會持續多長時間?局勢如何發展? 和平的契機在哪?

  國際關係學院的宮少鵬教授:但願在新的一年中,巴以和平進程能取得新的突破。我們衷心希望:黑暗過後,會是黎明。

  讓我們呼喚和平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遠離仇恨,戰亂享受生命、自由。(張丹)

責編:張麗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