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美國下一步會怎麼走? 解讀美國對伊拉克戰略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09日 17:22)

  新華網消息:伊拉克政府已在聯合國安理會1441號決議通過30天內完成並提交了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發展報告,邁過了為避免戰爭而必須越過的一道門檻。目前各方都在等待安理會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對這份長達1萬多頁的報告進行評估。預計完成初步評估大約需要兩周甚至更長的時間。與此同時,美國一方面仍在向海灣地區調兵遣將,另一方面又堅稱確實掌握了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並要求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加大核查力度。美國下一步會怎麼走?對伊動武能否避免?帶著這些問題,新華社記者最近對此間外交界人士進行了採訪。

  據外交界人士分析認為,雖然美國目前選擇了通過多邊渠道解決伊拉克問題,但其迫使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下臺的基本戰略目標並沒有改變;對伊武器核查如期恢復後,從美國國內政治和軍事準備、核查執行情況以及核查對伊拉克構成的威脅與壓力分析,美國已全面掌握了發動對伊戰爭的主動權,問題是美國是否會實施對伊動武計劃。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時間的推移對美有利,美很有可能選擇長期軍事準備,強化武器核查,同時削弱伊拉克國內對薩達姆的支持,以壓促變的策略。

  首先,從美國國內政治需要分析,過早動用軍事打擊這張牌並不符合布什政府的最大利益。此間分析普遍認為,9月份以來布什政府運用一切外交手段在安理會推動對伊核查新決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出於美國中期選舉的需要。現在布什政府已跨過中期選舉的門檻,全面掌握動武主動權降低了儘快實現軍事打擊的迫切性,布什政府將慎用“倒薩”這張牌,以更好地為美國的戰略利益服務。

  從軍事角度分析,等待聯合國武器核查小組負責人在核查恢復60天后(即明年1月27日前)提交核查報告本身就會使美軍錯過冬季對伊動武的最佳時機。更重要的是,如果伊拉克確實在發展美方最擔心的生化武器,那麼武器核查在中斷4年後得以恢復,客觀上將迫使伊政府放慢甚至暫時放棄有關計劃,使美軍完全掌握戰備方面的主動。在更長的軍事準備期內,美軍可以加強戰術研究,並可利用核查加強打擊目標方面的準備,爭取打擊的有效性。

  此外,從核查執行情況分析,伊拉克政府在1441號決議通過後表現出了最大程度的合作,如美選擇在短期內發動戰爭,將對其蒐集證據、爭取盟友的外交工作不利。分析人士認為,美國一方面需要時間消化伊方提交的長篇報告,鞏固前一段的外交成果;另一方面將極力爭取對核查的控制,利用其影響不斷強化核查並通過長期化的核查製造伊政府不合作的機會,以求全盤的勝利。

  在前一段白宮就如何打擊薩達姆展開激烈政策辯論的過程中,以美國務卿鮑威爾為首的鴿派佔了上風,美決策層為促使1441號決議的通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美急於動武而全盤拋棄前階段外交努力的可能性很小。

  目前各界關注的焦點已集中到主要核查人員將於明年1月27日前提交什麼樣的核查報告問題上。此間外交界人士認為,由於武器核查人員承受著可能引發戰爭的極大壓力,預計報告説暫未發現證據,提出未來核查工作規劃,要求延長核查時間的可能性最大。這也許符合華盛頓將對伊核查與制裁長期化的想法。

  最後,從接受核查對伊政府造成的壓力分析,美國希望看到薩達姆因接受條件苛刻的核查而在國內威信下降的局面,希望借長期的核查向伊拉克人民傳遞“只要薩達姆執政,核查與制裁將無休止”的信號,以期“以壓促變”,降低軍事打擊難度,甚至兵不血刃地實現戰略目標。

  長期化的嚴格核查這種“精神炸彈”所達到的效果可能是任何高技術武器所無法比擬的。(郭立軍)

責編:宏偉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逐頁審閱伊武器報告 聯合國武核人員開始工作(2002/12/09/ 16:24)
  • 薩達姆高級顧問:伊10年前就差點造出原子彈(2002/12/09/ 16:16)
  • 伊拉克向美挑戰 要美拿出伊發展違禁武器證據 (2002/12/09/ 09:22)
  • 伊武器報告于最後期限日送抵聯合國總部(圖) (2002/12/09/ 10:26)
  • 美國“倒薩”需內應 庫爾德人可能成幫手(2002/12/09/ 10:43)
  • 秘密取樣檢查土壤 對伊核查是這樣進行的(圖)(2002/12/09/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