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對伊武器核查今起恢復 專家手握秘密武器(圖)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27日 06:17)



  中國日報網消息:11月27日,由17名專家組成的首批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終於開始了中斷長達4年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工作。

  隨核查員同機抵達巴格達的還有大約20噸最新的武器核查設備,它們都是世界頂尖科技的最新産品。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核查小組使用的設備越來越“袖珍”了。20世紀90年代,用以發現薩達姆核實驗室的雷達探測器體積龐大,需要幾個人才能搬動。時至今日,該設備體積大大縮小,單人就可以攜帶並操作。核查小組手中的“法寶”還有:一種小如飯盒的探測器,利用DNA技術可鑒定出可疑物的成分;一個鈕扣狀的中子探測器,可藏在任何地方而不被發現;一台可隨身攜帶的“猛禽”探測儀,可利用激光技術“嗅”出空氣中的致命微生物,同時該探測儀還可對霧水、污水甚至牛奶在內的各種液體進行快速生化分析。

  布利克斯稱,核查小組將憑藉先進設備,在伊拉克逐步建立起覆蓋土壤、水源和空氣的取樣檢驗網絡,實時監控,決不放過任何核生化武器的蛛絲馬跡。但核查小組很清楚,先進設備固然重要,但關鍵還是準確的情報及伊拉克方面的合作。

  外界認為,核查員擁有聯合國賦予的巨大權力,又有這麼多的先進設備,他們在伊拉克的工作理應易如反掌。對此,那些有過核查經驗的專家們表示,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核查員在開展工作的同時,無時無刻不在為自己的人身安全擔驚受怕。

  英國《泰晤士報》26日報道,那些老資格的武器核查員在過去多次核查行動中,都或多或少的感到了伊拉克方面對於自己個人安全的威脅。為安全起見,一名美國核查員自備牙刷,唯恐牙刷被下毒。一位英國前核查員表示:“想象一下,伊拉克人用你的牙刷刷洗馬桶,再將之放回原位。第二天早上,你再用同一支牙刷刷牙……”

  由於害怕伊拉克人在食物裏玩“貓膩”,核查員有時只能以難以下咽的美軍野戰乾糧充饑。就算核查員到伊集市採買蔬菜水果,回來後還得嚴加看守,絕不會讓它們有一刻離開視線。核查小組還必須在巴格達旅館清潔人員打掃房間時,派人一直在旁監視,以防房間遭竊聽和搜查。

  美國核武器專家凱伊坦言,伊拉克經過數次聯合國核查,早就練就一身反核查的好本領。核查小組不是遭“滲透”,就是有人給伊拉克通風報信。這次核查小組在進入伊拉克前,已經在伊境外先行集合,所有個人身份證明文件都被集中保管在核查小組的保險箱,甚至核查員個人行李牌也一律拆下,以免伊特工利用這些信息反過來控制核查人員。

  其實,核查員們在小心保證個人安全的同時,另一個他們需要習慣的就是,要在周圍有無數雙“監視眼”注視的情況下開展工作。

  核查員周圍的“監視眼”可謂五花八門。在他們頭頂2萬米以上的高空,有美國高空偵察機和偵察衛星的“電子監視眼”。通過各种先進的探測監視設備,這些“電子監視眼”24小時不間斷的監視伊拉克土地上的一舉一動,讓薩達姆在企圖轉移隱藏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時候三思而行。

  當然,核查員們最討厭的就是無時不在的伊拉克“監視眼”。在以前的核查中,伊拉克特工們不僅盯上了為核查員開車的當地司機,要其提供核查活動的行程,還在核查員的車上、床頭、電話等處無孔不入地安裝了大量監聽設備。因為這些討人厭的“監視眼”,核查員們表示,開頭幾天的核查工作將受到大大限制。現在,為了躲開這些監視器,核查員們只能指望他們新配備的8架直升機儘早到來。(陳凡)

責編:小心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