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核查將開始 核查官隨身帶牙刷防下毒(圖)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26日 11:20)

  人民網消息:伊拉克製造輿論爭取國際社會同情

  在全世界的密切關注下,新一批18人的聯合國武器檢查小組成員25日抵達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他們將在27日開始進行武器核查。已經中斷了將近4年的對伊拉克武器核查工作即將展開。新的武檢關係到海灣地區戰爭與和平。


聯合國人員卸下武器核查裝備(路透社圖片)

  伊拉克當局利用國際社會的關注,不斷指責美國以武器核查為藉口,試圖證實對伊拉克動武的合理性。伊拉克執政黨"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機關報革命報25日發表文章,呼籲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以誠實、中立、客觀的方式執行自己的使命,聲稱不應當利用安理會所謂“扭曲的決議”來損害伊拉克的“國家安全和尊嚴”。這家報紙的文章説,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很快就會揭示出“美國和英國的説法是不真實的”。文章還呼籲聯合國履行承諾,撤銷由於伊拉克1990年入侵科威特而對伊拉克實行的禁運。

  早些時候,伊拉克外長薩布裏在致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19頁函件中説,聯合國決議要求伊在12月8日限期前公佈武器清單,是美國採取攻打伊拉克的藉口。美國如果以武器清單中任何遺漏作為伊拉克違反決議的依據,等同是下了攻打伊拉克的決心。

  根據聯合國1441號決議,伊拉克必須把化學、生物和核子武器計劃在12月8日限期前完全公開並報告聯合國。薩布裏在信中説,美國和英國均沒有拿出證據證明他們所稱存在的武器,所謂伊拉克具有大規模殺傷力武器的説法,完全是“無中生有”。薩布裏説,伊拉克仍然堅守承諾,與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決議合作,即使當中包括了“魔鬼”。有人預料,假若伊拉克試圖阻撓任何核查人員,在聯合國決議下,將被定性為“實際違反”決議,後果可能是引發針對伊拉克的戰爭。

  武檢人員:人身安全第一

  這次來到巴格達的武檢專家有不少人是“二進宮”或“多次進宮”。他們在核查伊拉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同時,還有自己的“小九九”:人身安全是第一要事。據英國《泰晤士報》25日報道,四年前,武檢小組成員個人安全受威脅的程度,一度令一名美國高層武檢官員隨身帶著自己的牙刷執行公務,唯恐牙刷被下毒或是被捉弄。一位英籍前武檢人員表示,聯合國武檢人員關切自己的牙刷一點也不為過,“你可以想象一下,伊拉克人用你的牙刷刷洗馬桶,再將之放回原位。第二天早上,你再用同一支牙刷刷牙……”。


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重返伊拉克(路透社圖片)

  報道説,武檢人員在伊拉克簡直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有時候,擔驚受怕的武檢人員只能吃難以下咽的美軍野戰口糧,這種口糧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甚至被戲稱為“敵人也不吃的食品”。有些武檢人員會外出到當地市集採買蔬菜水果,但買回來後還得嚴加看守,絕不會讓它們有一刻離開視線。一名前武檢成員説,“伊拉克若想謀取武檢成員的命,隨時都可以。”

  武檢小組前負責人巴特勒曾在與伊拉克副總理阿濟茲舉行重要會談之前肚子疼,外界一度認為這是伊國特工的“傑作”,意在削弱巴特勒的談判能力。

  伊拉克早已練就對付核查的功夫美籍核武器專家凱伊坦言,伊拉克數年來逃避國際原子能組織的監督發展核武,早就練就一身反制武檢人員的功夫。當時,武檢小組實施的基本安全措施,都被伊拉克有關當局“破譯”。武檢小組好長一段時間後才發現伊拉克的“智謀”。武檢小組要不是遭“滲透”,就是有人給伊拉克通風報信,所謂的“突檢”,其實大多數對伊拉克人而言並不突然,他們早有準備。武檢小組進入伊拉克前都會在伊國境外先行集合,並取下所有個人身份證明文件,集中在聯合國保險箱保管,連行李牌也一律拆下,以免伊國特工利用這些信息反制武檢人員。聯合國一直在採取防範措施,連巴格達旅館清潔人員打掃房間時,一直都有聯合國人員在旁監視。武檢人員都有房間遭竊聽並定期被搜索的心理準備。有時後,武檢人員車輛的駕駛員會坦承被要求報告武檢小組的行程。武檢人員半夜還會在下榻的旅館房間固定接到恐嚇電話或字條。

  新一輪武器檢查即將開始,這一番貓鼠鬥也許比上一次更精彩。(老任)

責編:楊飛洋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核查令伊民眾恐慌 已開始囤積食品找後路(2002/11/26/ 10:34)
  • 聯合國前核查人員表示對伊戰爭不可避免(圖) (2002/11/26/ 07:28)
  • 聯合國第一批武器核查人員抵達巴格達(組圖)(2002/11/26/ 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