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參加對伊武器核查 中國派出核查專員(圖)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11日 22:47)


聯合國核查人員在伊拉克對可疑物品進行核查

  環球時報消息:美國東部時間11月8日,聯合國安理會以全票贊成,通過對伊武器核查的第1441號決議。主持對伊進行武器核查的“聯合國對伊拉克武器監測、核查和視察委員會”(簡稱監視委)主席布利克斯在會後向記者表示,武器核查小組的先遣人員計劃在11月18日抵達伊拉克,做恢復工作的前期準備,先遣組主要是後勤人員。根據決議規定,如果伊拉克接受決議,武器核查人員將在45天內恢復對伊武器核查,60天內向安理會作出報告。

  人們對聯合國對伊武器核查工作十分關注,也非常想知道中國人在其中能起到什麼作用。記者了解到,在今後對伊武器核查過程中,將有不少中國人的身影。目前,已有一批中國人整裝待發,隨時準備應聯合國的要求進入伊拉克。向本報透露這些信息的是聯合國監視委下的專員委員會(簡稱專員會)的一名中國代表、來自中國外交部國際司的李軍華先生。經多次聯絡,11月7日,李軍華在外交部國際司的會議室接受了本報的專訪。

  專員有兩種身份

  專員會和監視委是同時成立的。1999年12月,聯合國安理會的5個常任理事國和非常任理事國達成共識,決定成立監視委,取代原有的負責伊拉克武器核查和銷毀工作的聯合國特委會。原來的特委會,由於其重要負責人的原因,某種程度上已成了個別大國手中的工具。為避免監視委重蹈覆轍,安理會決定設立專員會。專員會的工作是向監視委提供政策性和技術性的諮詢與指導,及事先磋商向安理會提交報告的內容。

  專員會共有16名成員,5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各派一名代表,另外各大洲都有代表參加,聯合國秘書處裁軍部也派出一名高級官員。5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派出的基本都是現政府官員;非洲國家的專員主要是國際經驗豐富的退休大使;其餘專員多是生物武器、化學武器、導彈、核武器等領域的專家。

  從某種意義上講,專員會成員是聯合國的僱員,應站在聯合國的立場上,以客觀、中立、專業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見。對李軍華而言,他既是中國的外交官,又是聯合國的僱員,兩種身份的轉換很是微妙。對此,他解釋道:“我個人理解作為中方專員有兩項使命,一是客觀表述作為專業人員的個人意見;二是儘量體現中國政府在伊拉克問題上的原則立場。”

  專員的工作就是開會

  據了解,李軍華是中國的第二任專員,去年10月接任,第一任是他的同事叢光。李軍華1985年進入外交部,1998年開始接管有關伊拉克的事務。他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工作過多年,對伊拉克問題的方方面面,特別是伊裁軍問題相當了解。

  在人們想象中,專員會的工作充滿了明爭暗鬥。對此,李軍華笑説:“哪有那麼熱鬧,我們的工作就是開會。”專員會每年定期分4個季度開4次會,一般定在2月、5月、8月、11月。每次會議基本上開一天半。會議過程大概是:監視委主席布利克斯向專員們介紹監視委這3個月的工作,伊拉克問題出現了什麼新的情況,將向安理會做什麼報告;然後,專員們對此作政策性指導和技術性的幫助。

  雖説專員會是聯合國的機構,但李軍華的工作主要都是在國內做的。雖然説去開會只要3天左右就打個來回,但專員的工作卻並不容易,往往面對著成百上千頁的文件,而且文件裏所説的都是非常專業的東西。監視委一般在會議召開10天或半個月前將有關文件提交給他。對政策性的問題,他參照我國政府既定的政策框架,擬好提綱,到現場表態就行了;而對眾多的技術性問題,他不可能都很了解,他會先向國內的有關專家諮詢討論,有了充分的把握後再到討論會上提交看法。和安理會的討論中常出現的針鋒相對的局面不同,專員會的討論氣氛還是比較溫和的。最終也不是以投票,而是以協商的方式達成一致。

  據李軍華透露,下次會議預定在11月25日到26日舉行。屆時他們將主要討論監視委核查人員回到伊拉克以後,在武器核查過程中的具體技術細節問題。

  中國專家深入伊腹地

  目前負責對伊拉克武器核查的是兩個機構,即國際原子能機構和聯合國監視委。在恢復對伊拉克武器核查中,這兩個機構也會同步進行,原子能機構主要查伊方的核設施、核原料等。監視委的人員分為三部分,分別負責導彈、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的核查。相比而言,導彈問題和核武器問題比較容易查清楚,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比較複雜,也是今後核查的重點。

  據了解,像李軍華這樣直接參與伊拉克問題的中國官員和專家,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不少。

  自1991年到1998年,聯合國特委會共向伊派出397個核查和監督小組、3500多人次,對伊全境7000多個地點進行了2萬餘次核查,並重點對400多個“藏匿疑點”逐一進行了嚴格核查。而國際原子能機構1991年以來監督和銷毀了伊部分關鍵設施和設備,把高濃縮鈾進行同位素稀釋,對其它難以移運的設備作了無害化處理。在此期間,中國多次派出專家和官員,深入到伊拉克內部,履行核查和監督任務。

  對伊生物、化學武器和導彈核查方面,1998年1月,中國向伊拉克派出了第一批武器核查人員,到1998年7月,中國共有26人次參與了對伊武器核查。此次在解決伊拉克問題上中國的態度更加積極,不僅派專門

  人員參加聯合國的培訓,而且還於今年9月在北京舉辦了一期關於化學武器的高級培訓班。到目前,監視委一共培訓了220多人,分別來自40多個國家,中國有7人,他們目前都在國內待命,隨時準備應安理會的要求進入伊拉克。

  而在對伊核武器核查方面,中國此次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供了3個人的候選名單。實際上,早在1993年,中國就曾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派遣專家,參加了對伊核武器核查。

  最後,李軍華以這樣一句話結束了採訪:“這些都表明,在對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問題上,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一直都在發揮著積極、建設性的作用。這些都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肯定。”

責編:陸玨如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贊成採取強硬措施 伊武器核查小組出發(圖)(2002/11/02/ 08:24)
  • 伊拉克再次表示願無條件接受武器核查(圖)(2002/11/02/ 07:00)
  • 前武器核查員:美國正蓄意挑起伊拉克戰爭(圖)(2002/11/02/ 06:57)
  • 聯合國核查官將同布什商討對伊核查問題(圖)(2002/10/30/ 09:52)
  • 伊拉克表示將使武器核查工作公開透明地進行(2002/10/29/ 09:19)
  • 安南希望安理會通過伊武器核查新決議(圖) (2002/10/17/ 09:30)
  • 核查人員重申安理會出臺新決議後再赴伊核查(2002/10/16/ 12:13)
  • 伊拉克重申將與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認真合作(2002/10/14/ 10:56)
  • 伊拉克邀請美核查其武器 遭到布什政府拒絕(2002/10/11/ 14:23)
  • 核監會希望本月內向伊派遣核查先遣隊(圖)(2002/10/11/ 09:27)
  • 聯合國武器核查要求在伊使用U-2高空偵察機(2002/10/10/ 11:35)
  • 聯合國公佈對伊拉克武器核查基本規則(2002/10/09/ 14:50)
  • 聯合國和伊拉克就核查人員重返伊拉克達成一致(2002/10/02/ 10:21)
  • 維也納會談商討對伊武器核查具體事宜(圖)(2002/09/30/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