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華盛頓郵報:聯合國到底要在伊拉克查什麼?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11日 04:21)

  新華通訊社消息:聯合國安理會8日通過新決議,對伊拉克下達了最後通牒:在12月8日之前,伊拉克必須交出一份“準確、詳細和完整”的材料,將它所擁有或曾經擁有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設施列出一份清單,以證明它沒有違犯聯合國要其銷毀武器的決議,否則將面臨“最嚴重後果”——第二次海灣戰爭。

  聯合國武器核查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準備,計劃再次演繹他們在1998年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華盛頓郵報》10日透露了聯合國武核小組對伊進行核查的計劃。

  核查關鍵:提供證據

  聯合國決議規定,伊拉克的聲明必須列出它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及之後用來生産、運載、發射或儲藏生物、化學、核武器及原材料的任何設施。

  然而,正如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前任總幹事、現任聯合國監測、核查和視察委員會主席布利克斯所説,“伊拉克的聲明材料本身構不成證據”。所以布利克斯和他的同事,負責伊拉克武核問題中核武器檢查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現任總幹事巴拉迪此番到伊拉克“出差”的重任就是:通過實地考察,為安理會提供證據證明伊拉克的聲明材料“所言不虛”。

  布利克斯所領導的核查工作組幾個月來一直為伊拉克之行進行一項重要的準備工作,那就是根據以往聯合國核查人員的工作記錄、美英等國政府提供的材料、以及工作組屬下一支在過去兩年內負責跟蹤伊軍用物資採購記錄的研究隊伍,列出聯合國希望伊拉克在聲明中“如實彙報”、而工作組將在伊境內進行實地核查的武器製造設施和場所。

  除了伊政府提供的“證據”,核查工作組也希望美英等國政府和包括情報機關在內的相關機構能夠提供協助。

  “黃蛋糕”及其他

  核查工作組的第一項任務將是搜尋“黃蛋糕”——可用來製造核武器的氧化鈾的蹤跡。因為有兩件事布利克斯和巴拉迪記得很清楚:一是英國情報機關最近提供的報告中指出,伊可能企圖從非洲的尼日爾購買“黃蛋糕”;另一則是專家分析得出的結果:既然“伊拉克沒有任何正在運行中的民用核産品開發計劃或核電廠”,就意味著它“沒有任何合理的理由需要購買鈾原料”,除非伊拉克終究是在背著聯合國生産製造核武器所需材料。

  炭疽是讓美國人感到有“切膚之痛”的一個威脅,因此美國一直指控伊可能暗地裏發展炭疽武器計劃。布利克斯曾表示,炭疽問題是工作組所必須核查的項目之一,因為伊拉克之前的報告中從不曾提及銷毀炭疽這種致命的生物武器載體,布利克斯希望伊政府在12月8日的聲明中對此有所説明。另外,據了解,裏哈布塔哈——一名在英國受過教育、曾負責伊拉克生物武器發展計劃、被核查人員稱為“細菌博士”的科學家,目前仍在伊工作。他是核查工作組採訪名單上的重要人物。

  核查工作組的另一個重要核查對像是伊導彈系統。美中情局的一份報告説,伊拉克在以前的聲明中對其導彈發展計劃的報告與事實有出入,伊可能還存有相當數量的“飛毛腿”導彈。中情局和英國情報機關的報告還指控説,伊近年來發展的導彈射程可能遠遠超過聯合國決議中所規定的150公里距離的上限。因此核查工作組的早期任務將包括在伊導彈製造場所安裝監視器,核查人員也會在導彈發動器試驗和發射現場要求到場進行檢查。

  這次核查工作還有一個“新目標”:伊拉克的無人駕駛飛行器。中情局指出,這種飛行器可以用來運載生物、也可能包括化學武器。一旦證實無人駕駛飛行器確實有此種能力,伊拉克必須將它們銷毀。

  布利克斯的警告

  布利克斯10月底在莫斯科的一次發言中説,核查人員在伊可能真正能證實的“也許只是煙,不是冒著煙的槍”——這意味著核查人員可能在伊找不到真實存在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可以從一些蛛絲馬跡確定伊拉克是否違犯了聯合國的決議。“光是看到煙就足以引發政府的關注和行動。”

  布利克斯警告伊政府,“合作態度”也是核查的考察對象之一。他説,如果伊方沒有主動配合核查人員的工作,例如拒絕向核查人員無條件開放任何一處可疑場所,核查人員將如實報告安理會,而後果將由後者決定。

  “關於和平或者戰爭的問題,做決定的不是核查人員,”布利克斯強調説,“而是安理會及其成員國。”(沈敏)

責編:小心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薩達姆呼籲議會舉行緊急集會 商討聯合國決議(2002/11/10/ 23:37)
  • 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將立場堅定但講究策略(2002/11/10/ 20:18)
  • 伊稱美欲借聯合國對其動武遭挫(2002/11/10/ 11:45)
  • 伊報暗示伊將接受聯合國決議以免遭美打擊 (2002/11/10/ 10:30)
  • 埃及電視臺:伊拉克已接受聯合國1441號決議 (2002/11/10/ 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