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新聞分析:朝鮮到底擁有什麼樣的核能力?

央視國際 (2002年10月23日 16:42)

  中國網消息:多年來,朝鮮的導彈和核武器問題一直是東北亞地區安全的核心問題,也是朝鮮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摩擦的焦點。近日朝鮮承認其核武器計劃的消息再度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有關報道與反應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鮑徹透露,“本月早些時候,美國高級官員前往朝鮮,開始就範圍廣泛的一系列問題進行會談。在這些會談中,助理國務卿凱利及其率領的代表團成員告訴朝鮮方面,我們最近獲得的信息顯示,朝鮮有一個用於製造核武器的濃縮鈾項目,違反了美朝《框架協議》和其它有關協議。朝鮮官員承認有這一項目。朝鮮方面試圖歸咎於美國,並聲稱他們認為《框架協議》已無效。”

  韓國在獲悉相關報道後強調,“韓國政府一貫堅持反對朝鮮發展核武器的立場,希望朝鮮當局恪守日內瓦協議,遵循核不擴散條約以及朝鮮半島非核化宣言所承擔的義務”。另據美聯社報道,韓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對記者説:“我們將朝鮮的表白視作平壤願意通過對話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首相發言人表示,日本對於美國所稱朝鮮正在發展核武計劃的問題嚴重關切,並指出日本將在本月29日在吉隆坡重開的日本和朝鮮的建交談判中要求朝鮮立刻停止核武研製計劃,若朝鮮違反和日本的協議,則兩國將無法實現關係正常化。美國務院發表聲明説,美方認為朝鮮此舉違反多項協議,並使美國與朝鮮的交往政策無法繼續。10月19日凱利在漢城表示,美國希望和平解決朝鮮核危機,並警告朝鮮必須立即停止其核計劃。在即將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年會期間,美日韓三國將協調對策。加拿大外長表示,除非朝鮮放棄核武器計劃,加拿大將不會給予朝鮮經濟援助。歐盟也聲稱將拒絕對朝鮮提供能源幫助,除非朝鮮放棄核計劃。對外界的報道,朝鮮方面尚無進一步的反應。

  朝鮮的核能力

  儘管朝鮮承認其擁有核武器計劃,但對於朝鮮的核能力,尤其是朝鮮到底生産出了多少武器級核材料,在製造核爆炸裝置的道路上走了多遠,外界並不清楚。

  根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FAS)公佈的資料,朝鮮擁有4千噸高質量的可開採鈾礦。從60年代中期開始,朝鮮就在寧邊(Yongbyon)建立了大型的原子能研究設施,1965年蘇聯向朝鮮提供了一個名為IRT-2M研究堆,並從1965~1973年起向該研究堆供應豐度為10%的高濃鈾燃料。1970年,朝鮮把重點放在核燃料循環研究方面,到1974年,朝鮮獨立地對IRT-2M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功率達到8兆瓦,所用燃料的豐度達到80%。隨後,朝鮮又開始建造功率為2兆瓦的研究堆。1977年朝鮮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達成協定,接受該機構對蘇聯援建的研究堆進行視察。

  FAS的資料還認為,朝鮮核武器計劃可追溯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時的重點是核能的實際利用和核武器的開發體系,製造和轉化鈾的設施開始運轉。此外還分別在泰川(Taechon)和寧邊開始建設功率為200兆瓦的反應堆和後處理設施。還進行了爆轟試驗。

  美國情報機構一直相信朝鮮擁有秘密的核武器計劃。它們估計朝鮮擁有足夠的材料製造1~2枚核武器。已知朝鮮擁有25~30公斤未被分離的钚,位於寧邊的反應堆生産的乏燃料可以提取這些钚,但這些材料已被置於IAEA的監督之下。

  朝鮮已經擁有分離钚的能力。根據1994年朝鮮與美國達成的框架協議,全境已申報核設施(包括運營和建設中的)都已被凍結。

  朝鮮核問題

  1985年,美國官方首次宣佈其情報資料顯示朝鮮正在位於平壤以北90公里的寧邊附近秘密建造反應堆。在外界壓力下,朝鮮加入了《核不擴散條約》,但是卻一直拒絕按照條約的要求與IAEA簽署全面保障監督協定,遂引起西方的警惕。1990年7月,一篇《華盛頓郵報》的報道透露,新的衛星照片顯示朝鮮在寧邊的設施可能被用來從核燃料中分離钚。

  從1988年開始,朝鮮半島南北雙方也出現了緩和的氣氛。雙方也展開了高層次的對話。南北對話産生了積極成果。1991年9月,雙方發表了《朝鮮半島無核化宣言》,1992年2月生效。雙方在“宣言”中承諾不試驗、製造、生産、接受、擁有、貯存、部署或使用核武器。1992年1月,朝鮮終於與IAEA簽署了核保障協議。根據協議,IAEA從1992年6月開始了核查。但是根據聯合聲明成立的聯合核控制委員會卻沒能在核查問題上達成一致,核查機制一直無法建立,南北對話也因此受阻。IAEA根據它與朝鮮達成的協議對朝鮮相關設施進行了一系列的視察,但在1993年初IAEA提出對兩個未申報設施進行特別視察時卻遭到了朝鮮的拒絕,這兩個設施被懷疑藏有核廢料。朝鮮的行為引起了外界的更大猜疑。1993年3月,朝鮮威脅要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南北對話中止,朝鮮與南方和美國的關係再度緊張。

  1993年5月1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敦促朝鮮與IAEA合作,執行南北無核化宣言。此間,朝美並未中止對話。1994年朝美雙方就核問題達成框架協議,朝鮮承諾在IAEA的監視下凍結其核設施的建設和運轉,並最終拆除現有的可疑核設施,美國則同意在協定簽署之日起的三個月內開始每年向朝鮮提供50萬噸重油(heavy fuel oil),直到第一座輕水反應堆完成,並援建兩座1000兆瓦輕水反應堆。

  1995年,框架協議的執行遇到障礙,朝鮮拒絕接受韓國提供的輕水反應堆。後來,美國與朝鮮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達成協定,成立由美日韓組成的“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KEDO),由該組織選擇輕水反應堆主供應商,最後KEDO選擇了韓國設計的“Ulchin3-4”輕水反應堆作為樣機,並以韓國公司為主供應商。最後確定2003年建成輕水反應堆,作為交換,朝鮮凍結其核計劃。1997年8月,KEDO與朝鮮還舉行了破土儀式。

  儘管如此,朝鮮和美國在導彈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問題上摩擦和口角始終沒有間斷。1998年11月17日,美國和朝鮮舉行首次高層會談,美方稱懷疑朝鮮正在秘密建造地下核設施,要求對此進行檢查。1999年5月和2000年5月,美國視察團2次視察了位於金昌裏(KumChang-ri)的可疑核設施,沒有發現任何證據。2000年4月10月,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訪問平壤,建議美朝在紐約恢復就核問題、導彈和恐怖主義的談判,敦促朝方遵守已達成的協議。2000年7月,由於美國一直沒有兌現幫助朝鮮建造輕水反應堆的承諾,朝鮮威脅要重新啟動它的核武計劃。布什總統上任後,認為克林頓政府在朝鮮核問題上幹了一件傻事,對朝政策發生逆轉,將朝鮮列為邪惡軸心國之一,KEDO計劃蒙上陰影。2001年6月朝鮮稱,如果美國布什政府不恢復與朝鮮關係正常化的談判,朝鮮將恢復它的導彈試驗計劃。

  初步的判斷

  目前關於朝鮮在什麼情況下承認其核武器計劃,為什麼承認其核計劃的分析較多。有的認為是朝鮮的“精心設計”,有的認為是為了提高與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有的認為是朝鮮選準時機向美國發難。對此,我們不便置評。但根據現有的報導,有以下幾點是可以肯定的:

  一、朝鮮是在美方向其兩次提出所謂“確鑿和詳細”的證據的情況下被動承認其核計劃,而非主動宣佈其核計劃。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美國官員透露,起初朝鮮官員稱美國的説法“純屬捏造”,但一天以後,朝鮮第一副外長姜錫柱才承認朝鮮擁有核武器計劃。美國掌握到的所謂“證據”是,朝鮮自第三國(巴基斯坦)獲得了濃縮鈾所必需的離心分離器零部件,以及濃縮鈾採購計劃的清單。還值得注意的是,朝鮮向美方承認其核計劃是強硬和具有進攻性的,是朝方反守為攻的攤牌之舉。姜錫柱在承認朝鮮一直在推進核武器計劃的同時,還進一步透露朝鮮正在開發更具威力的武器,並強烈抨擊“這完全是為了應付布什將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指責為邪惡軸心,並對朝鮮採取強硬立場的措施”。

  二、朝鮮正式承認其核計劃,限制了朝鮮以核計劃為籌碼與美國週旋的空間,朝鮮半島問題將更加複雜。朝鮮要麼徹底放棄核計劃並接受嚴格核查,要麼面臨更大的外部壓力。根據最新的報導,美國也已廢除了《框架協議》。凱利已表示,“美國絕對不會重蹈覆轍地與朝鮮進行談判”。儘管朝方要求美國承諾不對朝鮮採取先發制人的打擊、與朝鮮簽署和平協議,以及承認朝鮮現行經濟體制,但這個要價布什政府能否接受,而且上述條件與放棄核武器計劃何為前提條件,美朝雙方是否能就這一問題進行認真的對話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三、朝鮮承認擁有核武器計劃,並不意味著已經擁有了核武器,更不意味著朝鮮決意要擁有核武器,因此這一問題完全有通過和平對話解決的空間。考慮到韓國、日本已經表示了與朝鮮繼續對話的意向,美國也沒有關死與朝鮮對話的大門,我們就更有理由對朝鮮核問題的解決持樂觀的態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接受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一貫支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維護半島的和平與穩定,認為朝鮮核問題應通過對話和協商和平解決。但願朝鮮核計劃從隱蔽走向公開能為該問題的徹底解決提供新的契機。 (翟玉成)

責編:陸玨如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金大中反對用經濟制裁手段解決朝鮮核問題(2002/10/23/ 16:21)
  • 朝鮮半島又起核風波 朝鮮承認發展核武器(2002/10/23/ 12:51)
  • 朝鮮稱如美拒絕就核問題談判將採取強硬措施(2002/10/22/ 13:43)
  • 朝鮮指責美國行動遲緩 考慮放棄框架協議(2002/10/21/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