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頭條

旅遊過年高潮涌動 黃金周收穫“黃金”多多

相聲萬歲

懷舊——永恒的旋律

小品:從不再快樂的那天開始回憶

中國舞蹈越舞越寂寞
更多...

保留最近一個月內的新聞信息


    馬年春節在紅火熱烈、喜氣洋洋中不知不覺地從人們身邊滑過,想起我們每個人曾耳濡目染和親身感受的傳統民俗和時尚新風,不覺仍讓人如飲醇釀,回味無窮。
  一切來得是這麼的自然又是如此的突然,以至於只有當節日的喧囂緩緩歸於沉寂,大家都抽身出來之後,再回首時我們才重新看清了春節,也看清了自我。




年俗新花別樣紅

——回望馬年春節特別報道之二

2002年02月26日


    (央視國際 邢貴平)馬年春節在紅火熱烈、喜氣洋洋中不知不覺地從人們身邊滑過,想起我們每個人曾耳濡目染和親身感受的傳統民俗和時尚新風,不覺仍讓人如飲醇釀,回味無窮。伴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突飛猛進,中國人過年的習俗和時尚也是逐年翻新。拜年方式從打電話到發傳呼再到發手機短信;慶祝方式從燃放花炮到放環保爆竹再到上網點擊電子花炮;消閒方式從串親訪友到去體育場館健身再到出境旅遊……




    如今人們吃團圓飯要上酒樓,穿衣要穿唐裝,連逛廟會都可以逛“洋廟會”,傳統與時尚、古典與現代、本土文化與異國風情全通過春節實現了完美的結合,中國人充分展現了自己繼承、吸收和融合的非凡天賦。一切來得是這麼的自然又是如此的突然,以至於只有當節日的喧囂緩緩歸於沉寂,大家都抽身出來之後,再回首時我們才重新看清了春節,也看清了自我。




過年過出新情趣
上網學農技
節日愛花人
新春鬧秧歌
乘傘遊碧空
    手機短信拜年異軍突起




    如果要評點2002年春節的亮點,手機短信當列第一。春節期間,約1億條短信通過電波在北京上空飛揚。大年三十晚上,許多急於“短信拜年”的用戶因為網絡容量不能滿足短時間內急劇增加的短信發送量,在自己的手機上頻頻發現“信息發送失敗”的字樣。而在去年春節,這個數字只有1000多萬;前年春節,很多北京人甚至還不知道短信拜年為何物。用手機短信拜年,正在成為春節這一古老節日的新時尚。手機短信息服務之所以能夠“一夜走紅”,是因為短信息服務具有開通方便、收費低廉、內容豐富、應用廣泛等特點,能夠滿足人們爆炸性增長的信息需求。業內人士指出,2002年中國手機短信市場容量將達到30億元甚至更多,一場激烈的短信市場大戰將在今年展開。




    在手機短信拜年的喜慶氣氛中,也出現了一點不和諧音,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春節被網民發送次數較多的拜年短信多屬“搞笑”類,這些拜年話中有很多內容都和“男女關係”、尤其是和“小蜜”有關:“吃喝不愁不發胖,小蜜爭著把你傍,媳婦越長越漂亮,老的小的身體壯”。即使有的祝福裏沒有“小蜜”的字眼,但是寓意也類似:“家裏有個做飯的,辦公室裏有個好看的,身邊有個犯賤的,遠方有個思念的”。這些低級庸俗的短信使得一些家庭險些由於誤會而造成夫妻失和。社會學者認為,拜年也應倡導“環保”,千萬別因為太多的“小蜜”,而使原本時尚又先進的短信拜年變得粗俗。




    靚麗唐裝紅遍大江南北




    今年春節期間,電視熒屏上、大街小巷裏各色唐裝令人眼花繚亂,風光無限。商場賣唐裝,請裁縫做唐裝,送禮送唐裝。北京粗算唐裝穿出了4個億,上海出現無“唐”不成市,廣州的裁縫做得手都軟了。




    唐裝盛行,源自著名的上海APEC會議,因此用民族自信心高漲來詮釋民族服裝的重新流行不無道理。開放的中國在世界的目光裏,從容地用自己的民族服飾張揚文化個性,這其中蘊藏的意味可以從一件件“唐裝”下舒展的笑臉中細細品讀。時光流轉,今非昔比,那些浸染著唐風宋雨的瑰麗服飾的衰落與重興,涵蓋了一個文明古國的滄桑巨變。這是唐裝的盛行讓許多年過花甲的老人唏噓慨嘆的原因,也是盛行的唐裝讓無數外國人擊節賞嘆的理由。




    然而,我們以往在商業活動中的短期行為所造成的負面效應太多太多,因此如何讓唐裝持續熱下去,是商家們應該認真面對的一個課題。中國已經入世,在與世界對接之中,我們的民族文化中包含的賣點依然豐富,希望我們在發掘文化商機的同時,能多一點長遠觀念,多一點文化構思——在新經濟時代叫“設計商業模式”,用專家的話來説是“打造産業鏈”,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將我們的民族文化轉換為時代財富,才能讓我們的文化優勢傳之久遠。




    洋廟會異域風情傾倒京城




    今年春節,位於朝陽公園的“國際風情節”、石景山遊樂園的“洋廟會”著實讓京城百姓體會了一次異域風情,過了一把“洋”癮。




    熱情四射的巴西桑巴舞,帶有野性的草裙舞,迪斯尼風格的童話故事彩車……一走進朝陽公園濃郁的西方風情就撲面而來。值得一提的是,國際風情節上安排了行進歌舞表演,遊客們不僅可以欣賞異國風情歌舞,而且還可以加入表演隊伍,親身體驗德國、意大利、巴西、古巴等異國風情。




    石景山遊樂園的洋廟會又是另外一番風景。新穎有趣的迪斯尼卡通迎賓樂隊,站在歐式大門外興高采烈地迎接遊客;挂滿禮物的巨型禮品樹在陽光下向遊人“招手”;被沖洗一新的雪松、冬青展現出一派喜人的碧綠;藍橋上一條條祝福、一幅幅對聯為遊客們送上節日的祝福;各色的彩旗揮舞出充滿陽光的氣息,營造了遊樂園“洋廟會”的無限美麗。




    據統計,朝陽公園的“洋廟會” 每天客流量在4萬人左右,核算收入和支出,組委會並未賺多少錢。但是有關負責人表示,“洋廟會”明年肯定還要辦。因為它是朝陽區文明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社會效益比經濟效益更重要。而且,事實證明群眾有這樣的文化需求,當地又有各種軟硬體資源,今年積累經驗,創出品牌以後,明年有希望辦得更好。




這裡新春好風景
京城洋廟會
中原文化節
迷人廣州夜
    移風易俗棄陋習破除迷信




    中國人過春節有許多講究,其中不乏迷信觀念。如今,這些迷信觀念卻在逐漸遠離人們的生活。




    在中國農村家庭裏,春節有在屋中的顯要位置貼上“財神爺”招財進寶的習俗。如今,不少農家的“財神爺”位置已被“科技農曆”取代,這些“科技農曆”上印著各種農業科技知識。按照舊時迷信的説法,正月裏不能理髮,尤其是男士,頭髮再長也要等到農曆二月二“龍抬頭”時再剪。可是在今年春節,大大小小的美發店裏生意卻紅紅火火。“馬年無春,不宜結婚”是一個特殊的老講究,但這並未影響到大多數年輕人。今年的情人節恰逢大年初三,婚紗影樓裏拍攝結婚照的情侶絡繹不絕。青年人普遍認為:只要彼此相愛,就能幸福長久,這和馬年有沒有立春沒什麼關係。很多老人雖然也知道有這麼個講究,但現在的老年人越來越開通,父母都不干預兒女們的私事。大年初一不能流血也是舊的迷信説法,但是在今年春節,全國不少地區卻掀起了獻血熱。廣州市在春節7天公眾假日期間,專門組織了新年採血活動,服務時間比平時延長了4個小時,僅大年初一至初三3天就有195位熱心人士參加了無償獻血。




    “中國人對待傳統節日的態度正在發生改變,”社會學家對此評論説,“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人們除了辭舊迎新,更希望得到身心的放鬆。擯棄了許多陳規陋習,年也越過越自在,越過越舒心。”




    除了上述年俗新風之外,人們根據自己不同的居住地域、不同的經濟狀況、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年齡特徵,紛紛選擇了個人喜愛的過年方式。套用一句流行廣告詞就是:高興就好。縱觀人們過年的各項活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文明、健康、向上,這不是政策規定和宣傳號召的結果,而是大家的自由選擇,每個人都在自覺不自覺地為我們民族的精神家園添磚加瓦。雖然下一個春節會是什麼樣子,人們心中誰也沒有清晰的輪廓,但我們可以確信明天會更好,因為我們中國人有著智慧的頭腦和熱烈的心。








  相關專題



春節特別報道:《回家過年》專輯  


旅遊過年潮踏馬飛來(回望馬年春節特別報道之一)  



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視聽在線 |  寬帶頻道 |  廣告頻道 |  ENGLISH CHANNEL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