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體育新聞 > 正文

亞運會綜述:外籍教練帶來的不僅是金牌

央視國際 (2002年10月13日 22:31)

  新華社釜山10月13日電:金昶伯(曲棍球)、鄭亨均(手球)、徐順晚(手球)、楊昌勳(射箭)、馬克帕洛齊和亞諾西(皮划艇)、辛普森(橄欖球)……中國亞運軍團中從未有如此眾多的洋面孔。他們執教的大多是中國的弱勢項目,雖然執教時間有長有短,在釜山亞運會上取得的成績也有好有壞,但他們給中國體育傳統訓練觀念和方法以及管理手段帶來的衝擊卻是一樣的。

  刻苦訓練與科學訓練

  挑戰人體極限已經成為競技體育的發展趨勢,“洋教練”讓中國選手在一些弱勢項目中實現歷史性突破,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把科學訓練與刻苦訓練融為一體。

  有“魔鬼教練”之稱的韓國人金昶伯執教中國女子曲棍球隊近3年,成功地使“醜小鴨”變成了“金鳳凰”,在今年連續取得世界冠軍和亞運冠軍。老隊員陳朝霞在中國隊擊敗連續四屆亞運冠軍韓國隊而奪得首枚亞運會金牌後,深有感觸地説:“沒有金老師的大強度訓練,也沒有中國女曲的今天。他找到了非常適合中國選手的訓練方法。”

  無獨有偶,中國皮划艇選手在奪得多枚亞運會金牌後,不約而同的都是一句話:多虧了我們的洋教練!加拿大籍教練馬克帕洛齊這麼告訴記者:“中國人與外國人在體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關鍵是要努力訓練和科學管理,我們能夠奪冠就是這樣做的。”

  這些洋教練執教的手球、曲棍球、射箭、皮划艇等項目,過去長期處於低谷或者近年成績下滑,一個重要原因是對體能訓練的忽視。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刻苦訓練並未過時,反而由於競技體育水平越來越高而凸顯其重要性。著名的韓國手球教練鄭亨均説,過人的體能,是承載科學訓練的基礎。鄭亨均讓中國女子手球隊員每日3練,每天訓練7個小時左右,其中60%的時間練體能和力量,40%的時間練技戰術。他的戰術思想強調快速和對抗,而快速和對抗則需要足夠的力量和體能貯備。

  契約意識與敬業精神

  由於本屆亞運會在韓國舉行,而幾名韓國教練所執教隊伍的主要對手恰好是韓國隊,所以由韓國籍教練執掌的中國隊伍的釜山之行,引起了廣泛關注。

  儘管韓國教練帶領中國人與韓國選手交手有勝有負,但這些教練無一例外表現出強烈的契約意識和職業道德。他們認為,雖然自己是韓國人,但是與中國運動隊簽訂了協議,就要全力以赴帶領他們打好比賽,即使對手來自自己的祖國,也毫不手軟,更不會“放水”。就如鄭亨均所説的一句話:“我是韓國人,但我現在代表中國隊。”

  這種契約意識和職業道德是建立在高度的敬業精神上的。這些外籍教練對隊員要求嚴格,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金昶伯為了安心訓練,把夫人接到了北京一起生活,孩子也放在北京上學;為了與隊員更好溝通,他自己還學會了漢語。他有嚴重的腰傷,但訓練時,隊員們在烈日下奔跑,他從來不坐,有遮陽傘時他也從來都站在陽光底下。中國手球隊的朝語翻譯黃松虎這麼評價鄭亨均、徐順晚兩位韓國手球教練:“責任心強,做事兢兢業業,沒有絲毫馬虎。”

  國家體育總局小球管理中心共有3名韓國籍教練,中心主任胡建國説,韓國教練把嚴格訓練、科學管理與敬業奉獻融為一體,加上超眾的人格魅力,使教練與隊員消除了文化、語言和身份的隔閡,使隊伍的團隊精神與凝聚力得到空前的加強,而這恰恰是一些中國體育隊伍所欠缺的。

  請進來與請進來之後

  在體育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國在一些弱勢項目上引進高水平的外國教練,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但是引進來之後,如何用好外籍教練,是擺在體育管理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金昶伯剛剛執教中國女子曲棍球隊時,隊員一時跟不上他的訓練強度,曾發生過集體“彈劾”金昶伯的事件。但是堅持原則的金昶伯沒有減少訓練量,小球管理中心也充當他的堅實後盾。

  由於思維觀念、文化背景、訓練方法與體育運動水平的差異,外國教練往往難以立即得到中方的完全理解和信任,他們常常屈從於輿論、隊員和管理層的壓力,作出讓步,甚至放棄自己的原則。所以,體育管理部門在一方面加強運動隊管理、做好隊員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另一方面要充分信任並支持外籍教練。

  中國運動隊與外籍教練的關係,不應該僅僅是“僱主”與“僱員”的關係。有關管理部門,也不能僅僅把自己當成一個“後勤部長”。一紙合同之外,還應該注入更多人性化的因素,為外籍教練全力營造一個優良的內部環境,以情感人。例如中國曲棍球協會從來沒有把金昶伯當外國人,相反還視他為親人。金昶伯的家安在北京,由於他長時間在外帶隊訓練,他在北京的家人一旦遇到什麼困難,中國曲棍球協會馬人會派人給予解決,這無疑讓這位韓國人感到中國人給他的溫暖,使他心無旁騖地投入到振興中國女子曲棍球的事業中去。(肖春飛 辛儉強)

責編:柳博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