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女排有三憂 北京奧運衛冕非坦途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23日 19:17 來源:

  新華社南京10月23日電:全運會女排決賽22日落下帷幕,國手在全運會上發揮了水平,令人高興。但前來選拔新人的女排國家隊主教練陳忠和卻未發現新人,一些位置人才的缺乏、隊伍年齡的老化和後備人才的隱憂,又使人們對2008年女排能否在家門口的奧運會上成功衛冕,多了幾許憂慮。

  接應二傳和主攻:兩個位置缺人

  十運會期間,前來觀摩女排比賽的陳忠和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看看接應二傳和主攻是否有合適的新人。在比賽接近尾聲接受記者採訪時,陳忠和不無遺憾地説:“國家隊接應二傳和主攻相對來説人員比較匱乏,到目前為止,還沒看到讓我眼前一亮的新面孔。”

  在多次大型比賽中,中國女排暴露出自己的弱點:戰術使用過於重復,尤其是以接應二傳周蘇紅為核心組織的一些戰術進攻多次被對手識破並“當場封死”。改變思路,豐富戰術組合,融入立體進攻是中國女排的當務之急,這對接應二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國家隊陣容中,周蘇紅是主力接應。她不僅進攻出色,而且防守、一傳、二傳、串聯以及場上的作風和穩定性都極為優秀。國家隊急需一名能在她狀態欠佳、有病有傷時的替補,但目前仍未找到合適的替補人選。再説,2008年奧運會時,她將超過29歲,尋找一個新接應二傳的任務就更顯迫切。

  在主攻位置上,王麗娜和張越紅離隊後,中國女排在主攻位置上只剩下楊昊一人獨撐大局。目前入選18人大名單的新主攻只有王一梅和楚金玲。 楊昊今年25歲,2008年就28歲了,打主力年齡偏大。令人高興的是,楚金玲、王一梅在全運會的表現得到了陳忠和的肯定。楚金玲生於1984年,王一梅生於1988年,兩人身高都是1米90。從中培養出2008年能“一錘定音”的高大強力主攻,也是當前一項緊迫的任務。

  主力有老化之虞:培養新人迫在眉睫

  陳忠和已對國家隊主力隊員偏大表示出了憂慮。 陳忠和説:“國家隊出生在1982年和1983年間的隊員太少,而這個年齡段的運動員打2008年的奧運會正好,國家隊這個年齡段的隊伍還比較薄弱。”

  一般排球運動員25歲上下正是打比賽的“黃金時期”。但三年後,目前國家女排的平均年齡將達到25歲多,主力陣容甚至會超過26歲。按照中國女排以往的“標準”,到那時,隊伍確實就有些老化了。

  在老女排的“五連冠”歷程中,孫晉芳1981年和隊友一起首奪世界盃時26歲。第二年奪世錦賽冠軍後,27歲的她便逐漸淡出主力陣容。而接替她的楊錫蘭在洛杉磯奧運會挑起了主力二傳的重擔時,不過23歲。

  目前,中國女排的主力二傳馮坤已經過了26歲。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她已經接近30歲,擔任接應二傳的周蘇紅、副攻劉亞男、自由人張娜到北京奧運會時,她們分別會達到29歲、28歲和28歲,女排第一高度趙蕊蕊也將達27歲,都將步入大齡隊員行列。她們到時能保持怎樣的狀態,讓人心生憂慮。

  新一屆國家女排陣容裏突出地有了多名副攻,在擁有了趙蕊蕊、劉亞男和張萍後,又召集了薛明、王可可、王婷、羅瑜、馬蘊雯五位新人。但女排全隊的實力必須通過各個位置的協調來體現。馬蘊雯、王一梅和薛明等幾位新人的發展潛力巨大,但她們還很難在比賽中擔當重任。讓年輕隊員加強歷練,在二傳、接應、自由人諸位置培養能獨擋一面的新人,刻不容緩。

  基礎薄弱 排球後備人才缺乏

  接應二傳和主攻的缺乏,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前排球後備人才的缺乏。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全國有40多支職業排球隊伍。近些年來,在“奧運戰略”、“全運戰略”的指導下,一些省市紛紛砍掉了專業排球隊伍,到現在全國專業女子排球隊伍只剩下十四五支。以女排為例,全國一線球員總共只有一百八九十人,二傳的位置也就十幾個,年齡和身體條件都適合到國家隊的就更少了。

  河北隊主教練孫雁雄説,各省市區都有自己的“全運戰略”、“奧運戰略”,中心思想還是圍繞拿分、拿牌。若一支隊伍每年經費投入很多,卻沒什麼成績,地方領導就會考慮球隊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全運會結束了,如果沒有聯賽,一些隊伍可能又要解散掉。

  為解決一些地方球隊的生存問題,從今年開始,有關方面將聯賽隊伍從男女各12支增加到16支,基本上將國內現有職業隊全包括進來。中國排球管理中心主任徐利表示,排球聯賽目前成了各地方排球隊生存的一個重要條件,除了參加聯賽的球隊外,其餘球隊一年也就十幾場優勝賽可以打。不能參加商業化的聯賽,地方的專業隊就會沒有訓練的資金和條件,再不保住現在僅存的隊伍將威脅到中國排球的生存,威脅到國家隊保持高水平。

  排球聯賽開始以來,幾乎年年都有新人涌現,成為國家隊的後備人才庫。但對於聯賽擴軍,人們認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河南隊主教練余有為説,後備人才缺乏,不是單靠聯賽擴軍就能解決的,這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

  人們都還記得,四川男排曾連續14場不敗,三獲聯賽冠軍;上海女排則曾五獲聯賽冠軍。但“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因為後備力量斷層,上海女排和四川男排都在老將淡出後迅速衰落。今年全運會,四川男排僅列第七,上海女排僅列第八。

  值得欣喜的是,目前上海、山東、江蘇等隊伍都完成了新老交替,隊員普遍比較年輕。四川隊主教練胡進説,從全運會比賽看,全國女排整體水平都上來了,年輕隊員比較多,大部分隊伍都以新隊員為主,中國女排又到了一個比較好的時期。

  目前國家隊隊員中的殷娜、王一梅、馬蘊雯、羅瑜都是1986年以後的,雖然到2008年奧運會,她們可能會略顯稚嫩。但令人高興的是,中國女排不僅在謀劃2008奧運,還在謀劃更遙遠的未來,創造了輝煌的中國女排一定會不斷續寫新的輝煌。

責編:宏偉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