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十運會足球比賽綜述:鮮有亮點 任重道遠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23日 09:57 來源:

  新華網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蔡擁軍、王英誠、李勇華) 山東隊21日奪得男足冠軍。北京隊22日摘走女足金牌。十運會的男女足比賽由此畫上了句號。回顧這次的足球比賽,展望2008年奧運會,就會發現,這裡鮮有讓人心動的亮點,有的是讓人心裏沉甸甸的擔憂:以現在的水平,我們能在奧運會上有所作為嗎?

  “創新”賽制創出尷尬

  為防止小組賽中出現以凈勝球定名次而可能導致的假球,十運會男女足球比賽實行了每場都必須分出勝負的賽制。這一賽制在女足比賽中曾經實行過,在男足比賽中實行還是首次,但此前女足比賽實行的是靠點球獲勝一方得兩分、負方得一分的方法,與這次比賽勝方得三分、負方不得分的計分方法不同。

  本次比賽的競賽規則規定,在小組賽第三名比較成績時,只看積分,如果積分相同則實行抽籤。結果在男女足比賽的小組賽結束後,都出現了各小組第三名都得三分,男女足共6支球隊要靠抽籤決定命運的情況。在男女各有12支球隊參加的比賽中,有1/4的球隊要抽籤,使得這一“創新”的賽制受到質疑。

  與此同時,這次比賽的另一個變化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那就是男足比賽只在最後的爭冠軍決賽中有加時賽,而女足比賽在淘汰階段如果打平都要加時,但不包括第三至第十二名決定名次的比賽。

  “創新”賽制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種方法不能從根本上遏制假球的出現,而且使本應由比賽成績決定名次之爭改由抽籤決定,被認為有失公平。

  老將發威新秀罕見

  在這次女足比賽中,一些“老將”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北京隊任麗萍、上海隊浦瑋、河北隊張歐影等。進能入球,退能防守,這些老隊員的表現使人們依稀還能憶起當年中國女足的風采。

  與老隊員的風光相比,女足新人的表現則不理想。雖然也有部分新人表現不錯,但是整體來看,這些新人還難以完全代替老隊員的作用,而且其中缺乏使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星級人物。這實際上給足球尤其是女足運動的管理者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才能吸引和培養更多的新人,使女足水平恢復到當年?

  與女足相比,男足參賽運動員年齡被限制在1985年1月1日以後出生。但是,就在這批青年隊員中間,表現突出的仍是一些熟悉的面孔和名字,仍給人以靠“老將”吃飯的印象。一些在中超踢球甚至進入了國字號球隊的隊員,在各自球隊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上海隊主教練可可維奇就曾表示,王洪亮和毛劍卿的受傷缺陣使上海隊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強隊。

  備戰奧運任重道遠

  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使得中國男足和女足自動獲得了參賽資格。能夠參加這種高水平的比賽,對於女足和國奧隊來説無疑是難得的機會,但是,如何才能在北京奧運會上賽出水平,不辱東道主的風采,從而以此為契機促進國內足球運動的發展,是一個現在就必須面對的問題。

  曾經在奧運會和世界盃賽上多次獲得亞軍的中國女足,被人們寄予的期望也更多。但是如今,中國女足的水平每況愈下,屆時能否從低谷中走出,值得人們期待。從這次十運會的比賽來看,女足想打翻身仗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相比于女足來説,男足的情況更不樂觀。高豐文率領的國奧隊曾經進入1988年漢城奧運會決賽圈,但是,無論是國奧隊還是同樣只“出去”過一次的國家隊,都還有一個紀錄尚待打破,那就是在奧運會和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中一球未進。而目前這批隊員能否承擔起打破這一紀錄的重任,還讓人心存疑慮。

  距離北京奧運會只有三年了,在這看似較長但從競技體育週期來看又很短的時間裏,中國女足和中國國奧隊如何能夠取得突破性的發展,以更高的水平和姿態出現在北京奧運會上,是擺在人們面前尤其是足球管理部門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

責編:劉鑫隆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