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中日關係進入友好合作新階段
新聞分析:中日關係進入友好合作新階段
    金秋十月,朱鎔基總理于10月12日至17日對日本進行正式國事訪問,這是本世紀最後一年內中日兩國之間的重大外交活動,它將促進中日兩國關係在各方面的發展。因此此行備受人們的關注。怎樣認識當前的中日關係?朱總理訪日有何重要意義?如何展望未來中日關係?就此我們特邀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金熙德副研究員來談談看法。

    -90年代中日關係的重新定位

    中日關係是一個由多領域、多層次構成的複雜整體,其中既有友好合作,也有矛盾與摩擦。如果把歷史的概觀作為縱軸,把政治、安全、經濟、文化各領域的總體把握作為橫軸,在這一坐標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中日關係的全貌。

    在歷史的長河裏,中日關係就其主流而言經歷了兩千年的友好交往期、19世紀末以來50多年的對抗期、1949年以後23年的冷戰對立期、1972年以來28年和平友好期。而這一最後時期又可細分為:1971年到1992年的中日友好合作發展期,1992年到1997年的重新調整、重新定位期,1998年以來旨在構築“友好合作夥伴關係的新階段。

    一般説來,當代中國人最關注的部分自然是當前這一段中日關係。每個中國人對中日關係的認識,總是各自以不同組合方式反映著各歷史時期日本觀的歷史積澱以及對現實中日關係諸領域的自我把握。應當説,無論是近年來人們對日本安全戰略走向的警惕和對日本右翼翻案勢力的義憤,還是對中日經濟關係的期待或對中日友好合作的重視,都有其一定的客觀性和合理性,只是其視角各異、側重點不一而已。問題就在於,如果從中國的根本利益和中日關係的大局著眼,21世紀的中日關係究竟應是什麼樣的,究竟有多大可能來爭取其最佳或次佳前景?

    -“中日夥伴關係”的表述及內涵,體現了現階段中日兩國所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標誌著21世紀中日關係的總體框架和理想目標業已確立

    從國際關係的觀點看,90年代中日關係的內外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日俄與中美出現“兩衰兩盛”勢頭,打破了七八十年代曾存在的東亞地緣戰略格局,出現了日美向心和中俄接近的新局面。日本政治大國化和中國經濟大國化的同步發展導致了兩國戰略心理失衡,表現為“日美威脅論”和“中國威脅論的惡性循環。日本政界“總體保守化和“新生代政治”導致了對華強硬派上升,中國面臨著如何有效地化解日美歐一些勢力製造的“中國崩潰論和“中國威脅論的負面影響的長期課題。

    90年代的中日關係在上述背景下經歷了一波三折。1992年,江澤民總書記成功訪日和天皇夫婦的成功訪華,曾把中日關繫帶向一個新高潮。但1993年以後,環境變化的影響逐漸顯現,中日間圍繞歷史問題、台灣問題、日美同盟、日本對華經援、釣魚島等問題的政治摩擦頻繁發生,兩國輿論相互指責驟增,兩國人民之間的好感度急劇下降。

    1995至1996年間,中日關係跌入了“邦交正常化以來的最低谷。中日兩國政府和各界人士都意識到如任這種局面發展只能導致“兩敗俱傷,而且也認識到中日關係確實已進入了重新調整階段,面向新世紀的中日關係需要進行重新定位。基於這一共識,兩國著手改善相互關係,1997年橋本龍太郎首相和李鵬總理成功互訪以及一系列高層互訪,使中日關係的滑坡趨勢出現轉機。

    1998年11月江主席訪日時,中日一致同意建設“致力於和平與發展的友好合作夥伴關係,以此為基調發表了《中日聯合宣言》,並達成了33項合作協議。在新的雙邊框架下,中日關係進入了以建立“夥伴關係為目標的穩定發展時期。1999年7月8日至10日,小淵首相對中國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

    今年在“聯合國新千年大會期間,江主席與森首相舉行了友好會談。近來兩國高層往來頻繁,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和深化。總之,中日關係已在新的軌道上開始出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朱總理訪日的重要意義

    朱總理在此重要時刻訪日,是在中日確立新的雙邊框架後的一次重要的高層訪問。此次訪問在以下三方面尤顯重要。

    -推動中日關係由“零和遊戲”轉向“雙贏結局”的進程

    中日兩國是永久近鄰,有著兩千年的友好交往史,如今互為最重要經貿夥伴,又都是上升中的重要大國。在地緣、文化、歷史、經濟、對外影響等領域,中日間既有友好合作的深厚基礎和相互需要,也存在著摩擦與競爭的現實結構,前者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雙方應力爭把後者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內。

    對於我國來説,對日關係始終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70年代以來,我國三代領導集體始終都把發展對日友好合作關係置於對外政策中舉足輕重的地位。90年代出現的波折並不反映中日關係的主流,更不代表我國對日政策的初衷。近來中日關係出現的良好發展勢頭,與我國政府和領導人以及各界人士的不懈推動不可分割。在世紀之交的特定現實下特別強調中日友好合作,推動中日關係從滑坡轉向上升,這是我們在對外政策上的理智判斷和主動選擇,同時也以日本政府及各界人士的積極響應為必要前提。朱總理訪日,必將起到鞏固和發展業已出現的良好局面的作用,必將進一步推動中日關係從相互防範的“零和遊戲式惡性循環轉向共同受益的“雙贏結局。

    -推動中日在貿易、投資、援助領域的合作實現新的飛躍

    通過確立“夥伴關係的理想目標,中日面向21世紀的重大政治框架得以確定。鋻於中日關係已出現穩定的政治局面,朱總理訪日可以借此東風大力推動中日經濟合作。

    90年代中日經濟關係得到了飛速發展。日本自1993年連續7年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日貿易1999年已達660億美元,今年有望達到700億美元,兩國貿易結構更趨合理。截至今年7月底,日本對華直接投資累計合同金額370.26億美元,實際使用265.8億美元,其顯著特點是資金到位快和到位率高。

    另外,1979年至今,日本已向我國提供四批政府開發援助貸款(日元貸款),累計協議金額達24535.37億日元,用於我國“六五至“九五計劃中的128個重點和骨幹項目的建設,分佈在能源與資源開發、交通、運輸、通訊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林、城建、環保等領域制約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領域及其他重要領域。北京市民日常使用的首都新機場和北京地鐵等關鍵項目均利用了大量日元貸款。

    從1981年至今,我國還接收了日本無償援助資金項目98個,約達1120.63億日元,涉及教育、醫療、農業、環保等領域。其中,北京市民熟知的有中日友好醫院、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等等。20年來,日本政府的開發援助不僅支援了我國的經濟建設,也增進了兩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從2001年起,中國的“十五計劃將啟動,“入世後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接軌進程將加速,日本對華政府開發援助政策將有重大調整。這些因素將使中日在經貿與援助領域的合作在深度和廣度上都進入新的階段。在這一時刻朱總理訪日,無疑是與日本各界共商中日經濟合作大計的良機,日本政府和經濟界也早已熱切期盼朱總理訪日。此次訪日將為中日經濟合作再上新臺階提供新的契機,並在一些重要合作項目上取得新的進展,同時也將為2001年以後日本對華政府開發援助的實施方向達成新的共識。例如朱總理將對日本的高速鐵路和磁懸浮技術等進行實地考察,這將有助於今後中日在重大建設項目上加強合作。

    -為推動中日友好合作營造相互信賴的良好氛圍

    江澤民主席在今年5月的講話中強調,“中日友好歸根結底是兩國人民的友好。為了推動中日人民的友好,在兩國間營造相互信賴的友好氛圍至關重要。近來,中日兩國各界人士互訪頻繁,我國領導人頻頻接見日方代表團,並一再強調中日關係的重要性,重申我國重視對日關係的一貫方針,並對日本對我國現代化建設給予的支援表示謝意。日本各界對中國重視對日關係的一系列舉措反應熱烈,中日關係的改善進程正由政府層次向輿論界和國民感情層次擴展。日本輿論和各界人士對朱總理的工作風格和人格魅力評價甚高,對此次他的來訪寄予很高期待。為了與日本國民直接溝通,消除近年來兩國間出現的一些誤解,朱總理在東京破例以電視直播形式與日本各界市民直接對話。這將有利於營造兩國間輕鬆、直率的對話氛圍,為增進兩國人民間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賴開創新的局面。

    -積極而審慎的未來展望

    對待未來中日關係,過於強調政治與安全領域的摩擦因素而悲觀,或僅僅看到經濟領域的互補性而樂觀,都可能誤導對中日關係的全面認識。對待未來中日關係的發展趨勢,我們需要有一個理智而全面的總體把握,在此基礎上找出因勢利導、確保中日關係健康發展的最佳途徑。

    在政治、經濟、安全、文化諸領域中,中日之間既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與共識,同時也存在著對這些利益的制約因素。基於這一估計,未來中日關係的發展預計呈現如下基本趨勢:

    -新世紀初期中日關係將在友好合作與競爭摩擦並存狀況中得到發展

    具體而言,兩國在經濟上的相互依存將進一步得到深化;兩國間圍繞歷史問題、台灣問題、日美同盟問題、領土與海洋權益問題的潛在矛盾依然存在,兩國將致力於構築避免摩擦、增進合作的穩定的雙邊機制;兩國間相互交往與作用方式將繼續得到調整,新的相互交往方式與渠道將在“磨合過程中漸趨成形;亞太與東亞多邊合作的發展將對中日關係産生重要影響,兩國在地區乃至全球事務中的合作將逐步增加。

    中日貿易總額將會不斷增大,兩國間貿易結構將逐步升級和得到調整,但中日兩國商品在技術含量上的層次差異不會在短期內消失。日本的對華投資將繼續增加,其投資重點領域和地域分佈將發生變化與調整,尤其是將逐漸向西部地區傾斜。日本將進一步調整對華援助政策,其援助重點將從基礎設施建設轉向環保、扶貧、人才培訓以及農業和西部開發等領域。

    -展望未來,“中日夥伴關係”的框架將保持相對穩定,中日將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共同努力

    中日已達成協定的諸項合作領域將得到逐一落實,中日雙方將為儘量拉近彼此間距離而加強對話。只要中日兩國共同努力,“中日夥伴關係就將能夠從目標變為現實,這不僅有利於兩國的相互安全與共同繁榮,而且也將是對東亞地區和平與發展的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