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的水資源危機
中東的水資源危機
    中東石油資源十分豐富,但水資源卻非常緊缺。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和地中海以東的沙漠覆蓋並威脅著大片地區。中東地區雨量很少。離地中海215公里的開羅年平均降水量僅有28毫米。中東地區21國的人口正已平均百分之三的速度增長,進一步加速了水資源的緊張狀況。各國間圍繞水的矛盾層出不窮。

    中東地區的水資源主要分佈在尼羅河盆地,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以及約旦河谷區。

    尼羅河全長6700公里,發源於非洲赤道山地和埃塞俄比亞高原,流經布隆迪、埃及等9國。尼羅河河水總量為840億立方米,埃及的份額為560億立方米,但由於尼羅河流經9國,加上非洲地區連年乾旱,埃及實際上得不到它應有的份額。據預測,到2000年時,這9個國家將缺水200億立方米。

    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幼發拉底河發源於土耳其東部山區,在土耳其境內綿延約1000公里,從土耳其進入敘利亞再到伊拉克。全長2700公里,百分之九十的水來自土耳其山區,它是3國的重要經濟命脈。土耳其把幼發拉底河看作是本國的河流,擁有絕對主權。從60年代起,土敘伊三國就幼發拉底河水資源問題進行談判,但一直未能達成協定。1979年土前總理厄扎爾訪敘,和敘領導人就阿塔托克大壩建成後幼發拉底河河水問題簽訂了一項議定書,並成立了3方技術委員會具體研究此事。幼發拉底河關係著土、敘、伊3國的切身利益。

    約旦河為約旦、敘利亞、以色列3國共有。多年來,阿拉伯和以色列一直圍繞水資源進行殊死的鬥爭。以色列建國前,移居在巴勒斯坦要求複國的猶太人,大多定居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湖區,以便控制水源。1948年以色列國成立後,通過4次中東戰爭和兩次對黎巴嫩大規模武裝入侵,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埃及的西奈半島、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和黎巴嫩南部約850平方公里的領土。以色列佔領這些地區的一個重要目的是企圖霸佔和掠奪那裏的地面和地下水資源。以色列近百分之四十的水來自約旦河西岸。西岸有3個天然地下水池,水資源十分豐富,以色列佔用了其中兩個。以色列三分之一的水來自這裡。

    以色列每年從黎巴嫩利塔尼河取水5億立方米,它挖了一條20公里長的地下水渠,把利塔尼河河水引至大巴列湖,與通往納格布沙漠的水渠聯結起來。

    以色列控制約旦河後,約旦受害最大,因為約旦的水資源百分之四十九來自約旦河。近年來,約旦面臨著嚴重的缺水危機。據統計,約旦用水1988年為5.55億立方米。隨著經濟發展,以及人口以百分之三點五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00年約旦需水11億立方米。

    水資源饋乏問題嚴重地困擾著阿拉伯國家,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些阿拉伯國家已制定並採取了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綜合性戰略措施。

    阿拉伯沙漠和乾旱地區研究中心的調查表明,阿拉伯世界必須再開發出目前供水量的一倍,才能滿足農業部門的需要,實現糧食的自給自足。目前,整個中東地區農業用水佔87%,工業和家庭用水分別佔7%和6%。另據世界銀行1995年發表的一份報告 統計,到2025年,中東地區每人將只有700立方米的新鮮水, 是1990年的二分之一,1960年的五分之一,而且這些水將比以前更臟。

    面對嚴重的水荒,阿拉伯各國十分重視開發水資源。埃及計劃在它與蘇丹之間繼續修建朱格利運河。該運河長280公里,寬120米,深5米,建成後白尼羅河的水量可增加140億立方米。埃及還制定了一項耗資76億美元、歷時30年的灌溉革新戰略。這項戰略規劃的目標是從1996年7月1日開始,用30年的時間使全國的灌溉設施現代化,節約灌溉用水10%。此外,埃及政府還採取措施,減少水稻等耗水量大的農作物的種植面積。以色列也開展大規模的節水活動,在農業灌溉用水方面,發明並採用了電腦控制滴灌和噴灌系統。並制定了《水法》,實行用水許可證和計劃用水分配製度。同其他中東國家相比,海灣各國地處沙漠,且無常年性河流,缺水就更加嚴重。沙特阿拉伯等海灣國家依靠淡化海水,緩解了居民用水的困難。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産國,科威特每年生産的淡化水佔全國用水量的70%以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淡化海水産量也佔全國用水量的一半左右。其它阿拉伯國家也在改善灌溉方式,採取各種措施節約用水,保護和開發新的可再生水源。

    1996年7月1日,阿拉伯國家在開羅召開了水資源問題部長級會議,討論阿拉伯世界面臨的水資源饋乏和沙漠化問題及其解決途徑。會議就運用現代技術管理阿拉伯世界水資源的七個工程項目的水利研究計劃、開采地下水和開發河水資源以及控制沙漠化等問題進行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