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哈圖他拉嘎查黨支部書記烏日塔白乙 > 正文

哈圖他拉嘎查2006-2010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

央視國際 (2006年03月29日 22:35)

  為進一步加快哈圖他拉嘎查發展步伐,全面達到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要求,現結合本嘎查實際,提出如下發展規劃。

  一、總體思路

  “十一五”時期哈圖他拉嘎查新農村建設的總體思路是: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繼續堅持“以種植業為基礎,以養殖業為主導,依託城鎮,多种經營,種養結合”的經濟發展路子,以村屯規劃、産業培育和環境治理為重點,以基礎建設為突破口,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協調發展,努力把哈圖他拉嘎查建設成為“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預期目標

  哈圖他拉嘎查“十一五”期間新農村建設的目標是實現“六新六化三配套”。“六新”即“發展新産業、增加新收入、建設新環境、強化新服務、培育新農民、樹立新風尚”;“六化”即“村屯凈化、環境美化、街道硬化、住房磚瓦化、 農民知識化、管理民主化”;“三配套”即“社會保障配套、管理服務配套、文化設施配套”。 

  圍繞上述標準要求,通過五年的努力,到2010年,哈圖他拉嘎查新農村建設的具體量化目標是:嘎查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農牧業基礎建設進一步加強,新開發水澆地2000畝,實現人均水澆地5畝;糧食和經濟作物産量達到55萬斤,人均7500斤;以牛羊為主的養殖業得到進一步發展,高産奶牛和黃牛存欄達到2000頭;綠化總面積達到11000畝,森林覆被率達到48%;對村屯主要街路進行綠化硬化,新建油路3300延長米;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實現年收入20萬元; 45歲以下青年都掌握1-2門農業實用技術和務工職業技能;住房磚瓦化率達到100%;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100%。

  三、主要措施

  (一)培育主導産業,增加農民收入

  引導農民調整種養結構,發展産業化項目。通過資金扶持、政策引導、科技服務等措施,鼓勵村民大力發展以牛、羊為主的養殖業,擴大養殖規模,提高養殖效益,使養殖業成為群眾增收的主導産業。進一步調整種植業結構,通過開發水澆地,推廣農業實用技術,不斷提高種植業的經濟效益。同時,積極引導群眾依託城鎮,搞小型農産品加工,發展運輸業,參與商貿流通和服務業,組織人員外出務工,多方增加群眾收入。大力發展産業化仲介組織和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牧業生産組織化程度。

  (二)加強基礎建設,改變村容村貌

  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則,積極爭取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和環境整治工作。對嘎查主要街路進行硬化,不能硬化的,要鋪成沙石路。通過“三清三改三建”(即清垃圾、清路障、清危房,改水、改廁、改圈,建村路、建沼氣、建庭院),進一步加大對主要街區的整治力度,改善嘎查居民的生産生活條件,消除“臟、亂、差”現象。加強生態建設,進一步建設防護林,加大村邊、道路、水庫、庭院四旁綠化力度,提高森林覆被率。

  (三)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素質

  著眼于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講文明”的新型農民的要求,每年都要利用嘎查勞動力培訓中心對青年農牧民進行務工技術培訓和農牧業實用技術培訓,培訓人數分別達到100人次以上,使45歲以下的農民都掌握1-2門農業實用技術和務工職業技能,每家都有一位科技明白人。

  (四)強化配套建設,完善服務體系

  一是加強保障體系建設,實現社會保障配套。建立健全勞動就業服務體系。通過提供就業信息、開展技能培訓等措施,促進勞動力有序轉移,充分就業,實現每年組織勞動力外出務工百人以上。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建設較高標準的嘎查衛生室,到2008年建立起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到2010年在全嘎查推行老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實各項優撫政策,使優撫對象享受應有待遇。建立社會救助幫扶體系。通過村民互助、集體幫助、社會捐助等措施對特困學生、特困家庭進行重點幫扶,對嘎查10戶特困戶的危房進行改造,解決特困家庭住房問題。二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實現管理服務配套。加強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健全兵青婦等群團組織。按照嘎查村“五個好”黨組織的創建標準,不斷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健全村規民約,規範村務公開,實行民主管理,做到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章理事,進一步提高嘎查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強化基層組織的服務功能。三是加強文化活動場所建設,實現文化設施配套。進一步加強嘎查的文化活動室建設,購進充實圖書資料、電教設備和文化活動器材,在村部前建設村民文化活動廣場,使嘎查“兩委”辦公有場所,黨員群眾文化活動有陣地,村民健身有廣場,為豐富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打下基礎。

  (五)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和諧社會

  加強對廣大群眾的形勢、政策和 愛國主義教育,引導農民以正確的觀點認清形勢、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執行政策,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的關係;加強道德教育、誠信教育,奠定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礎;加強文明教育,開展爭創“五型黨員”等活動,評選“黨員致富能手”和“小康文明示範戶”,開展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引導農民崇尚科學、破除迷信、遠離邪教、移風易俗,大力倡導遵紀守法、尊老愛幼、鄰里互助等文明新風,形成民主、團結、文明、健康、和諧的良好村風。

  四、2006年計劃開展的幾項重點工作

  (一)培植壯大主導産業

  進一步扶持村民發展養殖業,重點扶持40戶養牛典型戶,每戶新購進黃牛10頭,進而擴大養殖規模,增加經濟收入。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屯環境整治

  1、主要街路硬化。一是將從村前公路到嘎查三組的南北1900延長米的主路進行水泥硬化。計劃該工程在3月15日前開始組織群眾拉山皮石墊高路基。在6月底以前完成施工任務。二是對經過村部前的1100延長米的東西路和從公路通向二組的300延長米的南北路進行水泥硬化。三是從三組通向水庫的道路以及其他主要街路鋪設成砂石路,共計5000延長米。

  2、整治嘎查環境。對嘎查主要街路進行清理,對居民院墻、門垛進行統一取直修建,共計5000延長米。在此基礎上,進行清垃圾、清路障、改圈、改廁,建沼氣池。

  3、進行四旁綠化。重點對新修的水庫庫區栽植柳樹,對嘎查主要街路進行樹木補植。

  4、開發水澆地。利用水庫開發配套水澆地2000畝,進一步提高種植業的抗災能力。

  5、建設擠奶點。為方便養奶牛戶擠奶、賣奶,計劃在三個小組各建一處擠奶點。

  6、建設村民文化活動廣場和標準的衛生室。在村部前面建設1萬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廣場,用於群眾休閒和開展文體活動。建設3間標準的衛生室,完善相應的配套設備。

  (三)壯大集體經濟

  1、建設育肥牛基地。計劃採取招商引資、聯合辦廠或籌資自建等辦法,創辦嘎查育肥牛基地,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2、擴大嘎查採石廠生産規模。為嘎查採石廠上高壓線路1500延長米,安裝大型粉碎設備一台,擴大採石規模,然後進行發包開採,每年可使嘎查集體經濟增加收入3-5萬元。

  (四)開展科技培訓

  進一步配備勞動力培訓中心的配套設備,加強對村民的實用技術培訓和就業技能培訓,年內辦班3期,培訓200人以上。

  (五)加強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

  繼續開展爭做“五型”黨員活動,通過設崗定責、服務承諾、結對幫扶等方式,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抓好“零家庭暴力示範嘎查”創建活動,適時評選表彰嘎查尊老敬老好媳婦和青年致富能手;組織群眾利用節日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

責編:馬芳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