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哈圖他拉嘎查黨支部書記烏日塔白乙 > 正文

艱苦創業銳意進取,千方百計改變家鄉落後面貌

央視國際 (2006年03月29日 22:34)

  “哈圖他拉”,漢語譯過來就是“硬甸子”的意思,曾是一個“旱時噹噹硬、下雨澇泥塘”的鹽鹼灘子。嘎查總土地面積23400畝,耕地面積卻僅有5888畝,再加上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1990年,在他剛上任時人均純收入還不到500元。為改善嘎查惡劣的生存狀況,扭轉嘎查因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嚴重制約經濟發展的問題,烏日塔白乙上下協調,多方跑資金,上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積極爭取項目,開發稻田。1991年,支部決定開發稻田,可一沒資金,二沒設備,沒辦法,只能找有關部門申請資金。稍有空閒,烏日塔白乙就往旗裏跑,終於申請到水利開發資金6萬餘元,用於嘎查打井。當時打一眼井相當困難,一旦缺水就會坍塌。為保證成功率,他每晚都披著棉大衣去值班,生怕出現意外和損失。就這樣他帶領群眾苦幹了一年,終於打出8眼水井,開發稻田500畝,當年畝産就達到800多斤,讓百姓們嘗到了甜頭。

  二是多方籌措資金,進行低壓改造。嘎查線路老化是個大問題,有些電線桿子快倒了,電線已經拖拉到地上,這是關係到群眾用電安全的大事,必須儘快實施改造。烏日塔白乙與班子成員經過反復研究,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面由烏日塔白乙跑電力等部門協調資金,另一方面由村民們自籌一部分。就這樣籌措了14萬元,不但把三個自然屯的低壓線路全部進行了改造,還新上了三台變壓器,架設了1500延長米高壓線,大大降低了用電成本,減少了變電損耗,群眾得到了實惠。

  三是堅持種養結合,大力發展農區畜牧業。為找準符合本地實際的發展思路,他與班子成員經過認真思考和反復論證,明確了“以種植業為基礎,以養殖業為主導産業,依託城鎮,多种經營,種養結合”這一發展思路。為有效落實這一發展思路,他多次主持召開村民會議,講解如何發展農業産業化,走種養結合的農區畜牧業路子,指出種植高産的優質牧草和飼料穀物來發展舍飼養畜,進而把草和飼料穀物轉化為肉和奶,通過賣肉賣奶來提高農業的效益。要求全嘎查的幹部和黨員&&養牛,他自己家率先建了30立方米的窖池,購買了7頭奶牛,種了20畝優質牧草。在他的帶動下,全嘎查群眾紛紛效倣。同時,他還多方聯絡,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吸引個體業主黃樹權在嘎查建起了一座奶牛養殖廠,這對於引導群眾科學養畜,起到了較好的示範效果。目前,全嘎查大小畜達2670頭(只),其中黃牛存欄884頭,奶牛存欄614頭;擁有優質牧草基地2500畝,建設永久性窖池96處。

  四是堅持教育先行,改善教學環境。教育是全民關心的一件大事。1990年嘎查小學僅有六間破爛危房,檁子斷的斷、窗戶扇掉的掉,下雨天房頂漏雨,三九天四面透風,學生老師們遭罪不説,上課時還要提心吊膽。1991年,烏日塔白乙抓住全旗開展“教育年”活動的契機,四處奔波,爭取資金20多萬元,蓋起了12間標準教室,修建圍墻300延長米,購進了先進教學儀器,大大改善了教育教學條件。經過多年的不斷建設,哈圖他拉嘎查小學已經擁有“三室一庫”標準教室21間,全嘎查適齡兒童全部走進了學校。

責編:馬芳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