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2006年全國兩會 > 正文

日本,想説愛你不容易

央視國際 (2006年03月08日 16:07)

  中國有句話:知恥近乎勇。這句話用在日本身上就難了。3月7日李肇星外長記者招待會上,談到日本問題時,他有點激動,他的原話是:“一位德國官員告訴我,德國人也不能理解,日本的領導怎麼能幹這種事,這種傻事,不合道德的事,這是德國人説的。他們説二戰之後,沒有哪個德國領導人還對希特勒或者納粹分子錶示崇拜。他們説不論我們怎麼做,也不能再使那些被納粹分子打死的人復活,但是至少我們不應該做任何會傷害死難者後代的感情的事。”

  李外長所説的傻事就是説日本領導人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的事。奇怪的是日本人為什麼這麼難以認錯。有專家曾經歸結于日本人的國民性格,你看日本電視劇裏很少會説:“我承認,是我的錯”,他們在羞愧的時候可能會以武士道剖腹的方式謝罪,也不會面對面的認錯。我的日本朋友不多,不知是否真的如此。日本前首相中曾根也曾參拜,他雖然也認為參拜沒錯,但是為了中日關係,他選擇不去參拜。但是小泉為什麼嘴這麼硬呢?除了他的性格剛愎自用以外,和信仰也有關,他大概從骨子裏就不認為當初日本發動的戰爭是侵略戰爭。也有日本人提出,把戰犯的牌位移出神社不就完了嗎?以甲級戰犯罪被處絞刑的日軍將領板垣徵四郎的兒子曾經非正式地要求將父親靈位移走,但神社方面拒絕了他的要求。神社職員強烈反對將戰犯牌位移出,日本遺族會也強烈反對。由二戰官兵遺屬等組成的“日本遺族會”擁有一定影響。擁有800萬成員的日本遺族會強烈要求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最近幾代日本首相,如橋本龍太郎、小淵惠三、森喜朗等都曾擔任過日本遺族會的會長。可想而知,想一刀斬斷是非根,難。

  我不是一個極端民族主義者,從小學習歷史就知道日本和我們是一衣帶水,唐朝就派遣唐使來學習,鑒真和尚六次東渡到日本傳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怎麼著也該播下些種子吧,可是都是東亞人,做人的差別咋就這麼大呢,怎麼就連“知恥近乎勇”、“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的道理都不懂呢?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看了那麼多的日本電視劇,寬容堅韌的阿信、純真善良的幸子、美麗勇敢的真尤美、活潑自信的小鹿純子、堅持正義的杜丘、慈愛祥和的大島茂,使得年少的我印下了對日本人深深的美好印象,我真不希望成年了才有人告訴我,那只是一個構思,還沒有成為現實,而且永遠都不會成為現實。

責編:劉棣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