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2006年全國兩會 > 正文

一年,為什麼只有一個三八節呢?

央視國際 (2006年03月08日 16:04)

  零點已過,今天是三八婦女節。

  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誰最想過這個節。

  我見過她們----在河北的女子監獄裏。

  她們都是殺夫的女犯。在忍受了十幾二十年的家庭暴力之後,以暴制暴。

  三八節這一天,會有一些人,能因表現良好獲得減刑,可以有家人探視----如果家裏的孩子和老人能有錢和體力坐車來看看她的話。

  我找到了編導范銘當時寫的文案:

  豆曉花,15歲不到就嫁給了一個比她大11歲的男人,那個男人多疑、殘忍,始終懷疑她不忠,八年來不允許她跟任何人説話。她身上傷痕纍纍,從來不敢穿短袖,但是沒有一個鄰居知道她所忍受的生活,因為丈夫打她的時候,甚至連傢具都不碰,無聲而兇猛。

  燕靜,丈夫在她懷孕八個月的時候都會用槍抵著她的頭讓她揀地上掉落的子彈,在女兒誕生的第十天,重男輕女的丈夫就想要掐死親生女兒,為了保護女兒,她開槍打死了丈夫,被叛了無期

  。。。

  “那一刻頭腦是空白的”每個人都這麼説。

  這叫“受虐婦女綜合症”。專家説。

  “受虐婦女綜合症”是目前國際通行的概念,用來描述“受虐婦女”特殊的心理和行為模式。她們經歷的受暴週期一般是:關繫緊張的積累階段——爆發階段——平靜期(甚至是蜜月期)——緊張關係的積累期。她們無處求助,並且受到威脅,暴力只會愈演愈烈,週期越來越短,直到多年的隱忍終於爆發。

  “不可避免麼?”

  “一旦開始,不可避免”專家説。

  寫到這兒,我還能感覺到,她説完這句話的時候,辦公室裏一瞬間的寂靜象海水卷來。

  -----她也是女性,單身母親。

  “女犯中很多人都是殺死了睡夢中的施暴人,也有的是趁丈夫酒醉,將他綁縛後殺死。國外視其為正當防衛,因為家庭暴力具有週期性,受虐婦女可以根據日常經驗推測自己將要受到的生命威脅,於是在一種極度的恐懼之下試圖以暴制暴。這種情形類似被綁架的人質,如果明確知道自己明天要被殺死,他一定會選擇在今天晚上把綁架人殺死並逃走,而不是等綁架人醒來再與之搏鬥,因為搏鬥的結果自己肯定是死,這是一個合理的判斷。”她説。

  在加拿大和美國,患有“受?婦女綜合症”,由專家證人出法庭作證後,可以獲得輕判甚至免刑。

  但在國內,她們都是15年以上,死刑,死緩。。。她們的婆婆求情和鄉親的聯名上書都沒用。

  只有在象今天這樣的日子裏,她們也許會能獲得名額有限的減刑。

  豆小花對我們説她很熱愛這個節日,但是她嘆口氣説“一年,為什麼只有一個三八節呢?”

  小梅是安瑞花的女兒,十五歲。

  我問“誰來保護你媽媽呢? ”

  小梅説:我想誰來保護她應該就是一個問號?

  “向誰提出的問號?”

  “向自己母親提出的問號,向我提出的問號,再向社會上的大家提出的問號?”。

  天亮之後,我要去見見很多的代表委員,從他們那裏尋找答案。

責編:劉棣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