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建設節約型社會 > 正文

北京密雲建設節約型開發區
——確保“首都一盆凈水” 推進資源集約利用
央視國際 (2005年08月03日 05:55)

  《人民日報》消息:本報北京8月2日訊 記者王建新報道:前不久,北京市密雲工業開發區出了一條新聞:按照《密雲工業開發區新引進企業入區標準》,兩家找上門的水飲料企業因資源消耗量大而被開發區拒之門外。這是密雲工業開發區在全面推進“資源集約化經營”理念,努力打造節約型工業園區工作中一個最新事例。

  密雲水庫是首都北京最重要的水源區。為嚴格落實密雲縣的首都水源區發展戰略,建區13年來,開發區始終把確保“首都一盆凈水”的環境安全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他們一方面嚴格禁止污染型企業進入,另一方面對入區企業制定了嚴格的環保標準,並督促企業按照“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目標加大環保投入。今年內,開發區還將投資上億元,對區內排污系統和污水處理廠進行改造,爭取達到廢水、廢物、廢氣的“零排放”。

  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是開發區採取的重要措施。從去年開始,開發區從三個層面著手,抓好土地資源的集約化經營,確保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土地效益的充分發揮。一是對閒置較長又難以經營的企業,通過産權組合,引進新企業出資購買,或啟動法律程序,折價補償,加速土地收回和企業退出;二是對建成擱置或斷續生産的企業,簽訂補充協議限期投産;三是對收回的土地廠房,納入二次招商的範圍,重新開發利用。據統計,到今年6月份,開發區共清退企業10家,盤活土地近600畝,並引進了銅牛製衣、海南中和、華源仁濟等13家企業,協議投資總額10億元,保證了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土地效益的充分發揮。

  同時,開發區十分注重引進節約型項目和配套資源的集約化使用。開發區結合園區已經形成的五大主導産業,注重節約型項目的引進,合理規劃佈局,發揮土地、能源資源的最大效益。開發區出臺了《密雲工業開發區新引進企業入區標準》,對企業的容積率、投資強度、産出強度及環保標準等做出了嚴格規定,提高了企業入駐門檻和引進質量。

  截至2004年底,密雲工業開發區入區企業達118家,累計完成投資101億元,完成總産值258億元,完成稅收24億元,解決就業1.6萬人,成為帶動全縣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責編:陶亮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