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建設節約型社會 > 正文

京津滬應率先啟動“節約型社會發展戰略”

央視國際 (2005年07月08日 23:14)

  一方面資源短缺壓力特別巨大,另一方面客觀條件相對齊備。專家指出,在當前發展遭遇資源環境約束瓶頸的形勢下,京津滬應充分利用科技、人才、資金等優勢,率先啟動符合資源消費特大型城市特點的“節約型社會發展戰略”。

  節約型社會是指將節約的理念貫穿于生産、流通、消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從根本上改變“大量生産、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經濟增長模式。在保證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盡可能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齊建國、美國環保協會首席經濟學家杜丹德博士、上海科技成果促進轉化會科技諮詢部副主任唐益齡等中外專家指出,京津滬三地産業集中度高,門類較全,易於形成規模效應;技術水平領先,可獲得先進科研成果的支撐;擁有大批優秀技術和管理人才;信息聚集,能及時掌握相關産業和技術發展應用的動態;資金投入能力強,政府有能力對諸如固體廢棄物處理等公益項目進行財政支持;市民環境意識較強。因此,京津滬啟動“節約型社會發展戰略”可從以下四個層面加以構建和推進:

  ——建立節約型産業結構和生態型消費結構

  目前京津滬的産業結構中,第二産業均處於支柱地位,其能源消費始終佔據絕對比重。如北京工業能耗佔全市總能耗的50%,萬元GDP能耗為全市平均水平的6倍;上海鋼鐵、石化兩大行業能耗佔全市總能耗的40%左右,而其工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僅為8%左右。

  從資源制約的角度來看,京津滬的産業發展必須進行結構性的調整,建立以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的資源節約型産業框架。以知識密集的金融、信息、商貿、旅遊、會展,和技術密集的電子信息、裝備製造、汽車、新材料等環境友好型産業,替代資源密集型産業,形成適合京津滬資源匱乏城市特點的産業結構。同時,調整産品結構,高能耗行業要以高端基礎性材料為突破重點,提高産品附加值。

  作為拉動三地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京津滬的消費市場規模龐大,且對周邊地區有較強的示範和輻射效應。因此,要構建節約型社會,就必須率先將高消費、高消耗的“物質享受第一型”消費模式轉變為適度的、可持續的“生態型”消費模式。

  ——實現資源節約技術研發強、轉化快、應用廣

  現代意義上的資源節約技術,不是傳統社會低水平的物質回收利用,其核心應是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的先進技術。資源節約技術能夠給建立節約型社會提供強大支撐。在工業領域,依靠技術進步能夠使單位産品能耗降低20%至30%。

  京津滬科研技術力量雄厚,但當前資源節約技術在轉化和應用領域普遍滯後。針對這一狀況,京津滬應重點加強資源節約技術的孵化和培育,構築技術研究開發平臺和技術轉化仲介服務平臺,儘量縮短相關技術應用研究的中試環節。

  ——確立資源節約的“尺子”和資源管理的“鞭子”

  建立節約型社會不可能自然形成,必須要靠政府的推進和指導。對於京津滬三地而言,科學的資源節約評價體系和資源綜合利用管理體系亟待儘快建立。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上海市政府曾強勢推動建立針對行業和企業的資源節約評價體系,並將節能降耗與行業、企業負責人的政績測評考核緊密結合,結果各項用能指標逐年大幅下降。而近年來,由於考核監管和節約教育有所放鬆,指令性降耗指標逐步取消,上海的能源和電力消費彈性系數雙雙出現反彈。

  確立衡量資源節約的“尺子”和強化資源管理的“鞭子”,是當務之急。京津滬三地應儘快創建科學的資源節約評價體系,對資源消耗量大的重點企業實行資源利用公示,並與各級政府職能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幹部和企業法人的政績測評考核結合起來。同時,通過完善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等方式,在公共建築、交通、高耗能産品等重點領域設置強制標準,進一步增強執法力度。

  ——引導社會公眾重視節約、樂於節約、善於節約

  除了政府和企業,社會公眾是建立節約型社會的三大主體之一。公眾的節約意識與節約技能,則是衡量節約型社會建設實際成效的一項重要指標。

  京津滬三地的經濟發展和教育、生活水平較高,公眾的環境意識也相對較強,但這些城市不少市民的資源節約意識和知識仍然欠缺。譬如,上海市水務局做過調查,目前除了在部分中學化學教材中有簡單的水資源內容外,還沒有一份教育中小學生節約用水的專門教材。加上水價偏低,價格與成本長期倒挂,許多中小學生錯誤地認為自來水是“打開水龍頭就能自來的”,更不清楚上海其實是一個極度缺水的城市。

  因此,京津滬在建立節約型社會過程中,應大力普及資源節約的知識,向公眾傳授資源節約的技能和技巧。在中小學基礎教育的教材和輔助資料中,增加有關保護資源與合理、節約利用資源的內容。同時,通過建立有效的經濟激勵機制,引導公眾購買和使用資源節約型産品,在日常生活中自覺採取節水、節電、節氣等節約措施。

責編:朱亞菲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