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建設節約型社會 > 正文

自貢:循環經濟為老工業基地添生機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21日 08:31)

  6月初,走進四川自貢東方鍋爐集團公司巨大的生産車間,車間負責人指著一台正在組裝的鍋爐介紹説:“這臺四五十噸重的大型環保鍋爐,可用過去被當成廢物的煤矸石或劣質煤作燃料,並能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所以廣受市場青睞。”目前,“東方鍋爐”已成為國內首家同時擁有火電機組脫硫、脫硝環保技術和製造能力的企業。依靠自主研發的先進煙氣脫硝技術和海水脫硫技術,“東方鍋爐”繼今春連續獲得兩項大額訂單後,5月又拿到廈門嵩嶼電廠430萬千瓦海水脫硫工程總額2.4億多元的總承包合同,打破了國外對我國大型燃煤機組海水脫硫技術的壟斷。

  發展循環經濟,不僅造就了“東方鍋爐”這家年銷售收入40多億元的老國有大型企業的今天,更為自貢這個老工業基地擺脫粗放型發展模式寫下精彩篇章。自貢因井鹽立市,以化工和有色金屬為主的工業結構曾給這座城市帶來長期的嚴重污染,使原本就因水資源匱乏而造成的脆弱生態雪上加霜。近年來,自貢市委、市政府把全力推進循環經濟作為根治污染、促進增長方式轉變的著力點,通過技術改造,提升企業合理利用資源的能力,使不少污染企業舊貌換新顏。

  自貢中橡集團炭黑工業研究設計院年炭黑生産能力8萬噸,是國內炭黑行業最大的專業生産基地。這家企業由於採用了先進的原料油脫水精製技術,不僅有效提高了産品質量,凈化了環境,而且每年可換回3000噸“副産品”工業萘,還節水1萬噸,僅此一項獲得年利潤近200萬元。此外,該企業投入800萬元研發了利用工業廢氣發電的技術,並在廠區新建一座廢氣發電廠,不僅滿足了生産需要,還可以上網送電。

  已有40多年曆史的自貢鴻鶴化工集團,是全國最大的合成法小蘇打生産企業和國家大型甲烷氯化物、純鹼及氯鹼生産基地,過去長期戴著“污染大戶”的帽子,工業廢料堆積如山。6月正是生産高峰期,在一座大型水泥生産設施前,技術人員指點著高聳的水泥塔告訴記者,為保護環境、發掘工業廢料用途,企業投入1.8億元,採用先進的“幹法窯外分解工藝”,利用工業廢渣生産水泥,每年可消耗廢棄物20多萬噸,節水8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近9000萬元。

  自貢市委書記唐堅告訴記者,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使全市更多的企業把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緊密聯絡起來,也使循環經濟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目前,自貢市經過四川省認證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達到45家,年實現效益2.6億多元。全市工業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城區大氣環境質量優於二級標準的天數佔全年的70%。昔日穿城而過的釜溪河污染嚴重,如今已是碧波盪漾、綠蔭繞岸。

責編:朱亞菲  來源:人民日報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