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胡錦濤出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 > 正文

胡錦濤和普京都務實而自信

央視國際 (2005年07月04日 17:07)

  瞭望東方週刊消息:

  《瞭望東方週刊》記者黃琳報道

  相對而言,中俄兩國領導人的外交決策權較大,在對外政策方面,通過交往、直接溝通,對解決具體問題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季志業認為,兩國元首都知道這一點,也知道加強雙方的友誼對國家發展友好關係的重要性。例如,葉利欽和江澤民在幾年的交往中建立了良好的友誼。他們二人年齡相倣,葉利欽喜歡擁抱對方,江澤民每次見到葉利欽都擁抱一下,對其他領導人例外。

  胡錦濤和普京處在同一個年齡層次。曲星説,從性格上看,胡錦濤和普京都是相當坦率,處理事情穩重。

  在胡錦濤以國家主席的身份于2003年第一次訪問俄羅斯時,普京總統夫婦在自己莫斯科郊外的別墅專門為胡錦濤夫婦舉行家宴,兩人都沒有繫領帶。在莫斯科克裏姆林宮亞力山大廳,普京為胡錦濤舉行國宴,兩位元首的祝酒詞簡潔而坦誠。

  胡錦濤言簡意賅,稱偉大的中國人民願與偉大的俄羅斯人民作好朋友、好鄰居,發展平等互利合作關係。普京總統則表示,願遵循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倡導的做人之道,“德不孤,必有鄰”,與中國發展睦鄰友好合作關係。

  專家們都認為普京和胡錦濤最大的相似之處,就是務實而自信。

  2003年胡錦濤的俄羅斯之行就體現出了他的務實風格。新中國成立後,凡是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出國和回國時,留在北京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相關國家駐華使節等一般都會舉行歡送和歡迎儀式。

  但為了節約時間,提高效率,胡錦濤取消了在人民大會堂的送行儀式,回國後也不再舉行歡迎儀式。由於當時“非典”肆虐,在出訪前一週胡錦濤夫婦還主動進行自我隔離,此舉被媒體稱之為“自信、負責”的表現。

  本次出訪前接受媒體採訪,胡錦濤談到中俄經貿合作時,用了很長的一段話來闡釋。裏面提及了兩國要實現的貿易額的具體數字——“要努力使雙邊貿易額到2010年達到600億至800億美元”,還提到了雙方積極努力的5個具體方面,盡顯“務實”風格。

  普京同樣被俄羅斯新聞媒體一直稱為“務實派”。很簡單的一個例子是,普京執政後答應給退休人員增加工資,結果他説到做到,退休人員的工資一連幾次得到提高。到去年為止,俄羅斯人的退休金達到每月1400盧布,大大高於他上臺時的每月400盧布。

  “這種相近的人格,使得他們更容易接受對方的做事方法。”曲星説。

責編:王麗華  來源:了望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