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胡錦濤出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 > 正文

俄羅斯轉軌基本完成

央視國際 (2005年07月04日 16:59)

  瞭望東方週刊消息:

  《瞭望東方週刊》記者岳連國、盛世良、黃琳、舒泰峰/ 北京、莫斯科報道

  2005年對俄羅斯來説是一個具有分水嶺意義的年份。15年前的6月12日,俄羅斯聯邦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俄聯邦國家主權宣言。以後這一天被定為俄羅斯獨立日。15年間,俄羅斯從“葉利欽時代”進入了無可爭議的“普京時代”。

  同樣是在今年,5月31日,一場“世紀大審判”之後,舉世矚目的俄羅斯前首富、尤科斯石油公司前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逃稅和欺詐案判決終於塵埃落定。俄媒體認為,這一事件宣告了俄羅斯“寡頭時代”的終結,也是俄羅斯轉軌基本完成的重要標誌。俄羅斯《消息報》點評説:“毫不誇張地講,這一標誌性事件將決定國家未來多年的發展方向。”

  在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弗裏蘭問及寡頭問題時,普京回答説:“那些有錢人不應當控制社會……寡頭們不可以、也沒有權力影響政府的決策。如果有人不喜歡這樣,如果有人已經習慣了無政府主義,那我很抱歉,他們將必須遵守新的規則。”普京實際上道出了他的新執政思路:拋棄建立在權貴、官僚和犯罪基礎上的市場經濟,選擇建立在強大的國家基礎上的市場體系和社會生活。

  美國“金融大鱷” 索羅斯認為,“俄羅斯目前可能正進入國家資本主義階段,所有的資本所有者都意識到他們要靠國家。

  俄羅斯問題專家、中央黨校戰略研究所景桂蘭教授認為:目前俄羅斯的國家治理逐漸走向規範,這切斷了寡頭復歸的路徑。還有一點非常重要,俄羅斯媒體輿論的監督功能非常厲害。他們把一些錢權交易的非法黑幕暴露在陽光之下,這是制約寡頭權力的最好力量。

  近年來西方對俄羅斯的批評是持續的,主要矛頭所向是普京一系列加強中央權力的做法。

  普京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加強中央權力:按地區管理原則建立7大聯邦區;改革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的組成原則;製成整頓聯邦憲法秩序和紀律的法律;建立國務委員會。

  2004年9月13日,經歷了別斯蘭人質事件後,普京又提出修改俄羅斯89個聯邦主體最高行政長官産生辦法,即由原來的選舉産生改為總統提名候選人,再由地區議會選舉通過。

  景桂蘭認為,“俄羅斯15年轉軌取得兩大成果:一是在經濟基礎領域建立了市場經濟,憲法確立私人財産神聖不可侵犯的法理及制度。二是構築了與市場經濟客觀規律相適宜的立法、執法、司法以及新聞傳媒等多元制衡的現代權力機制。這兩大成果從社會的基礎層面上保證了俄羅斯不會重新走向專制。”

  專家們普遍認為,俄羅斯的民主與西方的民主是有區別的,普京追求的更多是一種“可控的民主”,一種適合俄羅斯國情的民主方式。

責編:王麗華  來源:了望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