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新聞發佈會匯總 > 正文

04年10月13日:就陳水扁十月十日講話等問題答問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13日 17:56)

  國臺辦消息:10月13日,國務院臺辦在新聞發佈廳舉行了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張銘清就陳水扁十月十日講話以及兩岸春節包機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張銘清: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十月份第一次新聞發佈會現在開始。歡迎各位提問。

  《人民日報》記者:陳水扁在“雙十”發表了一個談話,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看法?

  張銘清:我們注意到,陳水扁在10月10日發表了一篇講話,也注意到各方對這一講話的反應。

  今年5月後,陳水扁當局在台灣島內和國際上的“台獨”分裂活動逐步升級。他們進一步謀求通過所謂“憲政改造”,把台灣從中國分割出去,“使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完整的國家”;在所謂“國號簡稱”問題上大做文章,繼續推動所謂台灣“參與”聯合國的活動,並加緊大規模採購軍事裝備,甚至發出戰爭叫囂。陳水扁宣稱他有意降低兩岸緊張與對立,但他的這一講話卻頑固堅持兩岸“一邊一國”的分裂立場,進一步否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大肆污衊和惡意攻擊祖國大陸,肆意惡化兩岸關係,這就自我戳穿了他的謊言。陳水扁在講話中鼓吹“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這種赤裸裸的“台獨”言論,是對臺海和平與穩定的又一次嚴重挑釁。至於這篇講話中提出所謂“共同來面對和處理兩岸未來的問題”,在陳水扁頑固堅持兩岸“一邊一國”分裂主張的前提下又有什麼意義呢?這完全是對台灣民眾和國際輿論的欺騙。事實充分説明,陳水扁講緩和是假,搞“台獨”是真。

  當前兩岸關係形勢嚴峻,根源在於陳水扁變本加厲地進行“台獨”分裂活動。“台獨”是對臺海和平和亞太地區安全的最大威脅。陳水扁分裂國家、搞“台獨”的行徑,激起了13億中國人民的強烈義憤。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人民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將台灣從中國分割出去。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我們多次重申,願意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受權發表的“517聲明”鄭重指出,只要陳水扁當局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摒棄“台獨”主張,停止“台獨”活動,兩岸關係就會展現和平穩定發展的光明前景。我們的立場和態度沒有任何改變。

  我們一再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擱置政治爭議,及早恢復兩岸對話與談判。1992年,海協與台灣海基會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錶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這一事實不容否定,也不容回避。我們一貫主張並多次重申,只要台灣當局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對話與談判即可恢復。我們這一立場也從來沒有改變。

  兩岸同胞是骨肉兄弟。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符合兩岸同胞的利益和願望。我們願意與台灣同胞加強交流,擴大合作,增進了解,培養互信,共同開創兩岸關係互利雙贏的前景。但是,“台獨”沒有和平,分裂沒有穩定。陳水扁在“台獨”分裂活動的道路上一意孤行,決不會給台灣同胞帶來安定、繁榮的前景,只會帶來重大災難。我們呼籲台灣同胞與我們一道,堅決反對“台獨”,維護臺海和平。

  廈門電視臺記者:在陳水扁的“雙十”講話中,他提出希望兩岸能夠以“九二香港會談”為基礎,為推動協商談判作準備。您認為這與我們大陸一貫主張的“九二共識”有何不同?

  張銘清:我剛才已經全面回答了這個問題,請你注意理解我剛才的回答。

  台灣中央社記者:在2003年第一次實現了兩岸包機。現在,台灣“行政院”提出希望推動兩岸“人貨包機”“雙向對飛不落地”的政策,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看法?

  張銘清:關於兩岸空中直航的主張,我們已經多次説過。我想,各位已經很清楚,沒有必要再重復。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台灣當局一直説要進一步推動兩岸交流與溝通。但是不久之前,台灣“新聞局”的林佳龍在回答質詢的時候談到,大陸利用廣播媒體進行統戰,而且特別提到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台灣聽眾聯誼會”,認為這是統戰的形式之一。與此同時,台灣的廣播業者卻認為,聯誼會是一種正常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張銘清:我們看到了有關所謂“介入台灣廣播”的報道。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希望台灣當局不要為兩岸的新聞交流設置障礙,也不要搞泛政治化。

  台灣東森電視臺記者:請教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有關十月十日的談話,剛才發言人也提到相關的立場。不過,台灣有關部門建議重新檢討軍備政策,建立“海峽行為的準則”,發言人覺得可行性如何?是否代表某種善意的展現?第二個問題是有關“春節包機”的事情。台灣“行政院”提出不排除由工商團體來對談,這符合大陸方面有關民間對民間的立場,您認為此舉可行嗎?

  張銘清:我剛才已經全面闡述了對這個講話的立場,沒有更多補充。

  中央電視臺記者:請問發言人一個問題,陳水扁在10號的講話當中説他承諾在年底“立委”選舉之後要成立兩岸和平委員會,來推動“憲政”的改革。我們記得在“5?20”講話中,“憲政”改革時間是2006年,這是否意味著“憲政”改革的時間將提前一年,對此發言人有何評論?第二個問題,最近台灣軍方宣佈計劃在金門的六個島嶼撤軍,對此您有何看法?

  張銘清:所謂“憲政”改造的問題,這不過是“台獨”升級活動的一個表現。關於第二個問題,我們已經注意到台灣媒體這方面的報道。

  美國聯邦通訊社記者:您剛才講“台獨”沒有和平,分裂沒有穩定,我想了解一下台灣走私軍火的問題。我看《環球時報》有一個這樣的題目,我想具體了解一下。

  張銘清:很抱歉,你的問題不清楚,我沒法回答。

  台灣中天電視記者:陳水扁在“雙十”談話中提到“以九二香港會談為基礎”,他提出兩岸之間現在很少有接觸的機會,因此雙方會造成一些誤解。台灣方面在包機問題上,包括在“雙十”談話裏不斷呼籲希望兩岸恢復協商。想請問發言人,究竟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大陸方面才有可能派人跟台灣接觸呢?

  張銘清:這個問題我開始已經回答過了,在陳水扁“一邊一國”的框架下,協商有什麼實際意義呢?我們的立場已多次重申,不存在他不了解的問題,關鍵是他沒有誠意。

  台灣《聯合報》記者:發言人剛才非常清楚解釋了大陸對於“雙十”談話的立場,我們已經了解。在這個情況之下,我想請問,在大陸許許多多的臺商和台灣人在這裡的經營和生活會不會受到影響?兩岸的民間交流會不會受到影響?如果不會受到影響,請問大陸這邊如何分別對待無法改變立場的台灣政府以及持續推動兩岸交流的台灣人民?謝謝。

  張銘清:我可以負責地告訴你,臺商在大陸的經營活動不會受到影響,因為有各級臺辦和有關部門努力地工作,我們的法規也將保護臺商的合法權益。所以,這個問題不會因為我們的回應而受到影響。而且我們一貫認為,台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跟台灣當局、跟頑固堅持“台獨”的陳水扁這些人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請你放心。

  台灣TVBS電視臺記者:發言人剛才對“雙十”談話已經有了很清楚的解釋。不過,台灣媒體有很多解讀,包括美日等國都認為“雙十”談話是有善意的,不知國臺辦是否認為善意不存在?

  張銘清:剛才我們的回應已經非常明確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你剛才説的美國、日本等各方的看法,我們已經注意到了。

  中新社記者:10月9號,臺胞韓殿一在四川省遇難,我們想了解現在他的家屬是否已趕到了四川省以及相關的善後處理情況。

  張銘清:對不起,你説的情況我不了解。但是,我想告訴你,在大陸發生的臺商的人身傷亡事故,我們當地的臺辦和有關部門會非常重視,我們會立即採取措施和他的家人溝通,善後的處理也會按照我們常規的做法進行。

  美國彭博財經通訊社記者:這次台灣“陸委會”説,他們會願意同意按照中國大陸的要求,可以直飛,不需要經過第三地,也不需要“落地”,也可以跟民航溝通,進行直飛,你的回答是否認為這樣做不可能?

  張銘清:關於空中直航的問題,我們已經闡述過我們的立場,那就是“國內事務、直接雙向、互利互惠。”你剛才光講到“直飛”、“不落地”,應該是12個字,只有四個字不全面。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我還想追問“雙十”的問題,美國稱陳水扁的“雙十”談話是和解的或者是緩和的,您是否認為他的談話中有積極或者是緩和的內容?

  張銘清:你從我剛才回應的談話中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嗎?我想不會。

  台灣年代電視臺記者:兩岸之間一直有“密使”的傳聞。據國臺辦了解,台灣民進黨政府人士有沒有跟你們有什麼私下來往?

  張銘清:第一,既然是密使,就應該是秘而不宣,不可能在新聞發佈會上來説。第二,我可以負責地告訴你,我們和搞“台獨”的民進黨沒有什麼黨際的聯絡。

  日本共同社記者:以胡錦濤為首的中國新一代領導人有沒有對台灣問題新的“戰術”或方案?

  張銘清:我們已多次講過,我們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政策和八項主張並沒有改變,特別是剛剛舉行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特別講到了一段台灣問題,我想如果你認真看過這段話,對這個問題就會得到一個完美的答案。

  台灣《聯合報》記者:我還是比較關切兩岸民間交流的問題。請發言人再次原諒我提包機的問題,因為包機對臺商的權益以及兩岸人員往來有很大的幫助。大陸是否會考慮,基於對台灣民眾利益的考量,可以接受在春節這樣特別的時機再推行一次包機直飛?謝謝。

  張銘清:關於春節包機已經試行過了,第一次是作為一個特例,因為不符合我剛才講的12字的要求,就是“國內事務、直接雙向、互利互惠”,當時就提出應該按照我們的要求來做,但是台灣當局到現在並沒有明確回應我們這12個字的要求。我們非常理解台灣同胞從大陸回去過中國人傳統佳節的心願,而且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去年春節包機無法實現的情況下,通過金門做了很多工作。所以,如果真正為台灣人民利益著想,就應該按照我們之前曾多次提出的12字方針的要求來交換意見。我們曾説過可以通過民間來談,陳水扁去年5月19日在大擔島講話中也提出可以考慮通過民間來談。但是時間過去一年半了,不知他還要考慮多久,所以無法實行。

  台灣TVBS記者:剛才發言人提到12個字的原則,不知道臺方在這12個字裏哪一個項目沒有做到?

  張銘清:第一個項目沒有做到,即“國內事務。”

  台灣東森電視臺記者:針對發言人剛才提到第一個項目沒有做到,不過在昨天有一個言論,台灣“行政院”説甚至兩岸協商“一中的議題”也可以搬上臺面來談,這是否展現出台灣方面的某種程度的彈性和誠意?

  張銘清:過去陳水扁説過未來“一中”,那麼就是説現在不是“一中”,那談話還有什麼意義呢?我想剛才開始的回應已經説得非常清楚了。

  發佈會至此結束,謝謝各位!

責編:王麗華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