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新聞發佈會匯總(舊) > 正文

6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實錄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02日 10:03)

  CCTV.com綜合消息:2005年6月2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王玉慶和汪紀戎介紹2004年中國環境狀況和中國城市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王玉慶]: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對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今年是第34個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署確立的主題是“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為了展示中國政府改善城市環境、創建綠色家園、構建和諧社會的決心和行動,鼓勵公眾參與,國家環保總局確立了中國的宣傳主題:“人人參與,創建綠色家園”並推出了“六五”中國主題標識。希望通過這個主題的宣傳號召全社會行動起來,積極參與環保模範城市、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生態省、生態市等環保實踐活動,建設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綠色家園。今天除了發佈2004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外,針對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我們還首次發佈了中國的城市環境狀況。


  2004年,在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全國環境質量基本穩定。地表水水質無明顯變化,近岸海域海水水質與上年基本持平,東海和渤海污染嚴重。城市空氣質量與上年相當,部分城市污染仍然嚴重。酸雨污染略呈加重趨勢。城市聲環境質量較好,輻射環境質量基本維持在天然本底水平。生態狀況無明顯改善。氣候屬偏好年份。

  我們已經向大家提供了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和中國的城市環境保護,有關具體情況,這裡不再重復。

  下面,我願意和汪紀戎女士一起回答各位提出的問題。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看到中國城市環境保護的主要對策提到調整城市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結構形式,發展循環經濟,是否確定循環經濟的試點城市,標準是什麼?如何確定循環經濟試點城市,將有哪些政策上的優惠?謝謝。

  [王玉慶]:關於循環經濟的試點城市問題,我們國家很多城市都在推動循環經濟的工作。但是作為國家的試點,從城市來講,比較早的是貴陽市。我們還抓了像山東的日照、江蘇的張家港,屬於環保總局抓的試點。各個省、各個城市自己搞的,這樣的城市就很多了。對於循環經濟試點城市,目前國家沒有明確的指標,我們只是就城市開展循環經濟,首先做一個規劃,或者有的城市做的是循環經濟發展的方案,這個方案和規劃經過專家論證,然後我們總局正式認可一下,按這個規劃和方案來推進循環經濟。

  主要做這麼幾項工作:

  一是法規制度的建設。貴陽市制定了我國第一個建設循環經濟生態城市條例,是由貴陽市人大通過發佈的。此外,根據《清潔生産促進法》、《固體污染防治法》開展企業的清潔生産審計,開展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和生産者的責任制度建設。

  除了法制建設方面,在環境具體管理當中也努力體現循環經濟的思想,比如説清潔生産的審核,比如説我們的環境影響評價等等,再有就是開展宣傳教育。

  至於國家目前在循環經濟發展方面有什麼優惠政策沒有,國家資源綜合利用,在節能節水方面有優惠的政策,專門針對循環經濟的,目前還沒有出臺一些特殊的政策。但是我們正在配合發改委編制《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這個《意見》可能將以國務院的名義發佈,這裡頭會規定一些支持鼓勵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謝謝。

  [美國彭博資訊記者]:我想請教一下,1月份的時候,我們有報告稱,有26項發電廠的計劃被停頓,因為還沒有呈交完整的環境影響的報告。到今天為止,這26項工程是否又開始恢復建設工作?我還想問一下,在鋼鐵廠方面,有沒有工程計劃和進程因為環境影響報告還沒有做完整而被停止?謝謝!

  [王玉慶]:今年年初我們停建了一批大的項目,包括發電廠的項目,主要因為在環境影響評價的程序上違反了法律規定,並不是説這些項目從環保角度不能建設,這是兩個概念,我想先説明一下。

  現在這些項目除了福建的一個項目現在還沒有批准環評之外,其他項目都經過專家論證,經過我們審查,批准了環境報告書,大部分已經開始在建設。剛才這位記者問到了我們現在正在審批的有沒有冶金方面的項目,比如鋼鐵,應該説這種項目也是有的。有沒有因為環境影響把它停下來的呢?也有。大概每個月我們要退掉三到四個大的項目,但這裡頭可能有鋼鐵,也可能有其他的。謝謝。

  [中央電視臺記者]:我有一個問題:最近我們對七大水系和海洋的報道逐漸加多,特別是對湖泊的報道也有一些,但最近我們發現,在2004年,對湖泊和七大水系的治理不是特別盡如人意,我想知道在七大水系治理方面有沒有一些新的舉措?另外,效果不明顯,是否有什麼樣的原因和難題呢?

  [汪紀戎]:剛才這位記者同志提到七大水系的問題,我想説明一下,列入國家重點的是三河三湖,就是三個流域和三個湖。在“十一五”計劃中可能還要增加一些,比如像長江上遊、黃河上遊。

  大家也都很關心水環境的污染治理情況,也對目前大家了解到的水環境的質量感到不滿意,我也感到不滿意。我要説明的是,中國經濟持續20多年以8%的速度增長,人口密度這麼大。我再舉一個數字,去年説了淮河,今年我介紹一下黃河。黃河水資源量只佔全國的2%,但是它承擔了12%的人口、15%的耕地,還承擔了50個城市的供水和遠距離調水20%。

  其他流域也有類似黃河這樣的問題,也就是説高強度的經濟活動造成污廢水的排放量相對的超過了流域的環境容量,用一個簡單的比例是污徑比,也就是污水比和徑流比。我們中國的很多河流都是污水比例大,徑流量偏小。所以,水質的改善是相當艱巨的任務。

  我們提供給各位今年的環境狀況公報,剛剛王玉慶副局長已經介紹了水質狀況,大家可以詳細看一看那本材料。水環境總體情況是比較嚴峻的,有些地方是略有好轉。我想,這是我們這些年持續抓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有限的成績。我們將堅持不懈地和全國人民一道,和各級政府一道,為改善中國的水環境質量而不懈努力。謝謝!

  [AFP記者]:我的問題是想接著剛才的問題繼續問一下,眾所週知,經濟發展會引發一系列的環境問題,您是否能夠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所造成的環境後果,尤其是在城市裏面?另一個問題是,眾所週知,當前有些地方政府無視環境污染,只是盲目開展經濟建設,在這方面中央政府將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改進地方的環保狀況呢?謝謝。


  [汪紀戎]:我想剛剛已經有過這方面的表述了,中國是在經濟快速增長情況下出現了一些環境問題。中國環境問題的出現是壓縮型的,發達國家在一百多年裏面陸續出現的環境問題,中國在20多年裏集中出現,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需要我們解決的環境問題。

  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的發展是不會停的。我們現在要應對環境問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發展的觀念,需要改變的是發展的方式,需要評價的是我們發展的結果。

  剛剛您還問到中國的城市環境問題,應該説,中國城市化的整體程度並不高,當前也正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實事求是地講,中國大多數的城市都出現了因為高強度的經濟活動、快速的人流和物流形成的諸多壓力,像交通堵塞、基礎設施落後、公共服務設施欠帳大、保護和開發的矛盾尖銳、複合型環境污染等等問題。

  就這一點,我們將和各城市政府從以下幾方面應對:

  一是科學合理地確定和利用城市的環境容量,找準城市在區域經濟圈中的定位,然後修整城市發展方向,調整城市的發展戰略。

  二是組織城市政府集中精力搞好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幹好、管好應該由城市管,也只有城市才能管好的事。

  三是用循環經濟的理念來調整和改造城市已經有的經濟結構,引導市民摒棄不良的生活習慣和消費行為,形成資源節約型和良好友好型的架構和氛圍。

  四是組織更多的城市以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為載體,注重城鄉聯動,構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的和諧社會。謝謝。

  [美國奈特-裏德報係記者]:最近我有一個印象,來自公眾對環境方面的投訴有與日俱增的趨勢,能不能透露一下2002年至2004年這三年之間投訴的具體數字?如果具體的投訴數量是逐年劇增的話,是否可以解釋一下後面的原因?你們將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應對這個問題呢?

  [王玉慶]:應該説最近幾年群眾的環境投訴確實是逐年增加的,而且增加的速度比較快。據我們不完全統計,每年的增加速率大概在30%左右。如果分析一下後面的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我感到很高興的,就是人們的環境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願意通過合理、合法的渠道來維護他們自己的環境權益。

  第二,並不是好事。有些地方環境污染確實很嚴重,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生産生活,所以他們的反應很強烈。

  第三,有些污染嚴重的企業並沒有依照國家一些法律法規的規定來治理污染,而當地政府或者環保部門又執法不力,所以這些企業的污染問題遲遲沒有得到解決。

  這是我講的主要問題,當然每個對污染的投訴還有其具體原因。

  我們下一步要採取的主要對策有這麼幾點:第一,我們還是鼓勵廣大公眾通過各種合法合理的渠道來反映他們的環境需求,我們專門開通了12369舉報電話,在全國用統一的號,公眾在環境權益受到損害或者受到環境污染危害,可以打這個電話進行舉報。

  第二,加大我們的環境執法力度。主要通過以下兩點:一是繼續開展環境污染嚴重情況的專項執法檢查。我們的專項執法檢查不光是環保一家,要跟監察部門、工商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共同來開展。二是加強中央政府對地方執行環保法律的監察力度。比如説增強環境監察局的力量,比如説我們可能要調整我們的環境管理體制,中央要派出專門的環境督察員,來促使地方政府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環保法律。三是要進一步明確地方政府對當地環境質量負責這樣一種環保責任制,把環境的好壞作為考核地方幹部政績的重要指標,這已經開始在部分省市進行試點。

  [美聯環球電視記者]:我想問一個關於奧運會的問題,我想了解一下,為了籌備奧運,環境方面的準備工作開展得怎樣?眾所週知,為了迎接奧運會,我們制定了大量關於大氣凈化方面的目標和改善水源、改善水質等的計劃。我們知道目前奧委會正在北京進行審查,而且也派了專家考察和監督北京的環境整治措施。我想問的問題是:您對目前北京為了迎接奧運而採取的措施是否滿意?是否對它充滿信心?能否在2008年的時候為奧運會提供滿意的環境以及清潔的空氣和水呢?

  [汪紀戎]:我想在座的各位可能都和我一樣,會感受到北京市近年來的空氣質量、環境質量是在改善的,藍天白雲比以前多了。我也和大家一樣,相信2008年北京市的環境質量會比現在更好。至於剛才您説到的,還有一些措施,北京市制定了迎奧運的幾個理念: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也決心把2008年奧運會辦成一個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

  綠色奧運體現在很多方面,由於時間關係,只能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是環保節能的措施、清潔能源的利用,包括太陽能,在所有場館不用燃煤鍋爐;還有就是環保建材的使用,一切可以節水的措施,包括雨水的利用、再生水的利用、節水潔具的使用。

  再就是大力調整北京市的産業結構,大家都知道,首鋼因為排放污染物數量比較多,所以最終將在2010年或者提前一些遷出北京,也就是説,在北京市,涉鋼産業將不再發展。

  應該説,一切想得到的、能夠做的措施,都在做,一切行動都在有序的進行當中,我希望各位在2008年,如果在北京的話,有機會參與其中,感同身受,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夠支持北京市出臺的各項措施。謝謝!

  [《中國環境報》記者]:近年來,我們黨和國家的領導人都非常關心人民群眾能否喝上乾淨的水,我問的問題是:國家環保總局今後將採取怎樣的措施來保證飲用水源地的安全?

  [汪紀戎]:應該説,我們國家飲用水保護的法律、法規、監測技術標準、規範、方法等都還是比較完善的,問題是執行得不夠嚴格。一些地方雖然劃定了飲用水源的保護區,但是監管沒有跟上,加上人口、經濟、社會的快速增長,相當多的地方存在著水污染問題,從而對飲用水源安全構成了威脅。

  近年來,國家陸續組織實施各個重點流域的污染防治計劃,這裡面都把保護飲用水源作為重點,各項工程措施的實施都會對保障飲用水源的安全起到作用。

  目前我們正在對重點城市和流域的飲用水源開展有機物和農藥類的監察調查,正在編制全國的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十一五”的環境保護規劃當中,也仍會把飲用水的保護列為重點。

  再就是逐步的清理、關閉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直排口,規範保護區內的經濟活動,清理保護區內不宜存在的經濟活動,這些都已列入今年的專項環保行動的整治內容之中。

  我們將繼續發佈重點城市飲用水源的水質信息,逐步建立起預警和預報制度,指導供水企業採取應對措施。謝謝!

  [《中國工業報》記者]:請問王局長一個問題,我們現在都知道我們國家進入了重化工業時代,環境污染比較嚴重。我想問的問題是:環境影響評價在眾多的重大工業投資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是什麼?今年以來,因為環境影響評價沒有通過的投資項目有多少?有沒有典型的案例跟大家講一講?

  [王玉慶]:應該説我國重化工發展非常快,也是這幾年支撐我國工業快速發展的一個支柱産業,但是污染也相當嚴重。從中國現代化和工業化發展的趨勢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們的重化工業還要繼續發展。因此,在這方面的環境壓力非常大,我們主要採取以下幾項措施:

  一是堅持並且認真執行環境評價監測制度。凡是重污染項目,環評把關都是非常嚴的,現在要求用最先進的技術達到最新的標準。

  第二是要促進結構調整。我們在“十五”、“九五”中曾經關停了一些小化工,包括一些小冶煉等污染嚴重的項目。在“十一五”,我們還將在結構調整上下很大的力氣,目前正在醞釀一個新的名單,準備在今後五年內關閉一些技術比較落後、規模比較小、污染比較重的企業。我預計,如果順利的話,今年年底可以發佈這個名單。

  第三是要適當提高我們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對新建企業,包括老企業的治理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從去年到今年,我們已經發佈了十幾項新的涉及到工業污染的行業標準。

  第四,我們加大對污染企業的監督管理,要提高排污收費的標準,並且能把它收到位。謝謝!

  我補充一下,化工行業是最能利用清潔生産工藝和循環經濟的行業,可以通過清潔生産和循環經濟來實現最優的生産、最少的廢氣。中國也已建成了好幾個化工方面的環境友好企業,這些企業在生産消費、污染排放、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等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被我們授予了環境友好企業,比如魯北化工、獨山子的石化、鎮海化工等,還有一些企業在創建環境保護友好企業。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請問目前地方保護主義對我們的環境執法有多大的影響?産生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國家環保總局對此有什麼應對舉措?謝謝。

  [汪紀戎]:地方保護主義是我們環保總局非常頭疼的一件事。近年來,我們組織聯合六個部委開展的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的專項行動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在去年的專項行動中,我們清理了208件基層政府制定的一些地方保護的土政策,像其中有的是降低環保門檻招商引資的,有些是設立企業安靜日、重點保護企業等等,為日常的環境監管設障。

  大家都知道目前法律授予環保部門的是檢查權、罰款權和建議權。在基層,檢查權往往被各類土政策阻擋,罰款力度又低於企業的成本,所以不利於規範企業排污;我們責令企業停産治理或者限産治理等建議,又不被地方政府採納和批准。

  我們有些基層環保局長在上級督辦、政府干預、群眾上訪三層壓力中工作,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甚至出現了自己充當舉報人寫匿名信,向上級反映應該由他來管這些事的現象。出現這些問題,我想主要原因是一些基層政府沒有真正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在這些地方保護主義嚴重的地方,GDP的指揮棒作用被過度強化了。

  怎麼解決呢?我想簡要介紹一下這麼幾個方面的打算:一是我們和監察部聯合出臺關於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一些行政處分的辦法;再就是和相關部門建立案件移送、移辦、聯合辦案的制度,來發揮各個監管部門的職責;第三是加大信息的披露,公開查處地方保護主義的典型案件;第四是配合有關的部門,落實好地方政府對轄區內環境質量負責的政績考核體系。謝謝!

  [《競報》記者]:前一段時間,我去採訪過幾個垃圾填埋廠,看到他們做一些環保方面的嘗試,他們進行廢氣發電,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因為首先能解決廢棄物堆積造成的安全隱患。第二是可以解決自身的用電問題。像一輕集團下屬的垃圾填埋廠,以前用燃煤進行發電和取暖,包括他們職工洗澡的熱能發電工作,現在都用自己的填埋廠製造出來的廢氣就可以解決。另外一方面,我們知道簽訂協議以後,允許我們在全球範圍內買賣廢氣指標。也就是説,如果他們進行廢氣發電的嘗試,一方面能解決自身的問題,另一方面還能帶來經濟方面的回報。另外,在環保方面肯定是很好的消息,但是他們現在也面臨一個問題,就是發電量超過他們自己的所有廠房運行的額度,所以他們有一些量可以用。我們現在都知道國家有很大的用電缺口,但這些電因為沒有一個上網電價,不能並網發電,雖然目前電很少,但我們知道以後還有很多火電廠會繼續運行。所以現在面臨一個問題,因為電價需要電力公司、發改委和環保等各個部門來解決,來定價,但現在沒有定價,就導致這些電發不出來,我想知道這方面是否會有法規?因為國家都在鼓勵清潔能源和循環能源的利用,這種情況可能使他們熱情降低。請您來回答這個問題。

  [王玉慶]:最後一個問題很具體,但也很重要。應該説垃圾發電,綜合利用,我們是鼓勵和支持的。關於多餘的電力能否上網的問題?我想主要跟當地的電網公司談一談,包括價格問題,包括高峰和低谷的時候怎麼處理。據我知道,國家在這方面,關於垃圾發電能否上網沒有專門的政策,但發改委正在制定關於可再生能源或者新能源如何上國家電網、能夠享受合理的價格,正在制定有關的政策。謝謝。

  再次代表環保總局感謝各位記者對環保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責編:王麗華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