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東方時空]誰讓你走單行道(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29日 19:38 來源:
    進入[東方時空(新版)]>>

杜寶良聘請律師準備起訴交管局

杜寶良的遭遇引起廣大市民同情

  CCTV.com消息(東方時空):[雨天,菜攤,杜寶良

  是通過舉行聽證還是打官司要回部分罰款,杜寶良還在猶豫中,這時老家來信了,説父親得了癌症,大兒子要考大學,這都得用錢。杜寶良覺得,來北京這麼多年,這是他最難熬的一個夏天。

  [報紙,網絡

  這個時候,媒體上對於杜寶良事件的議論,也正熱烈的進行著。

  [報社記者鄒樂訪談

  鄒樂:很多人對交通的關注程度是非常之高的,我們每天都會接到讀者的電話,後來我們覺得杜寶良這個事件,已經不是杜寶良一個人的事情了,它可能是一個社會的現象。

  [報社記者高杉訪談

  高杉:大家身邊有很多開車的人嘛,這些問題遇到的很多,被拍下來了根本不知道,到時候一驗車發現:十個二十個(違章記錄)。可能一千塊錢兩千塊錢就已經罰掉了。

  [報刊報道

  高杉是最早報道杜寶良違章的記者之一,她關於杜寶良違章的新聞線索來自交通管理部門。

  [高杉訪談

  高杉:這個新聞線索是從交管部門來的,可能想以此起到懲戒的作用。

  [報刊報道

  交管部門希望通過杜寶良違章事件的公開報道,對不遵守交通法規的駕駛員起到教育的作用,但媒體上關於杜寶良事件的報道卻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讓人始料不及的是,原本作為反面典型的杜寶良得到了公眾的同情,爭議卻集中到了交管部門的身上。

  [高杉訪談

  高杉:他為什麼那麼多次違章他根本都不知道呢?

  [道路空鏡,交管部門電腦屏幕

  北京交管部門雖然通過電子攝像機記錄了杜寶良的交通違法行為,卻沒能及時通知他,交通違章者儘管可以通過登陸交管部門的網站或預定短信等手段來獲知自己是否違法,但外來務工者杜寶良,根本沒有條件上網、為了省錢也不知道定制短信之類的事項,執法部門也沒有將他違法的情況直接告知他,就這樣,累積了105次違章和鉅額的罰款,輿論認為交管部門是在以罰代管。

  [高杉訪談

  高杉:從那個交通隊到他違章那個地方,就那麼近的路,時間、地點都是固定的,那就派一個警察來找他一下,就在這個地方等他一下,告訴他:這是禁行,你已經違反了多少次

  [電視新聞

  執法站工作人員:西單中隊早上去截這個車,截過兩次也沒截到。

  [高杉訪談:

  高杉:沒有找到就算了,也就再也沒有找,於是就從四十多次變成了一百多次。

  [菜攤,杜寶良

  由於杜寶良沒有獲知自己違法信息的渠道,他的違章記錄累積到了105次,每一次100元的罰款也累積到了一萬零五百元,這幾乎他全家一年的收入。

  [電視新聞

  杜寶良:等於一年都白幹了。

  [電視新聞

  電視新聞解説:杜寶良家裏的鬧鐘,永遠風雨無阻地停留在淩晨兩點半。他把自己這幾年的生活形容為一部機器,每天兩點半起床去新發地批菜,趕在六點小貨車禁行之前把菜拉到市場,然後一直賣到晚上七八點才能回家。因為只有那時才是北京取消對小貨車限行的時間。回家僅僅睡上四個小時,新的一天就又開始了。

  [電視新聞

  執法站工作人員:我們作為交警呢,我們對他這事兒呢,同情歸同情,但是法律代表不了同情。

  [菜攤,杜寶良 空鏡

  媒體在同情杜寶良,一些北京人也關心著這個安徽農民,一位叫王英的律師這天把杜寶良拉到了自己的事務所,他們説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要回杜寶良已經交了的1萬多塊錢罰款,還承諾,要免費為他打官司。

  [律師事務所

  律師:不要去復議,去訴訟。你要委託我們呢,我告訴你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這一般人不知道。有一個天大的錯誤,明白嗎?

  杜寶良:行

  律師:一會兒回避還是現在回避?最好是現在回避。現在回避一會兒行嗎?具體的一個因為是業務問題,我們要探討一下。然後我們把方案都可以告訴你們。

  [交通標誌

  律師們告訴杜寶良,北京交管部門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律師王英訪談

  王英:北京市的這個(禁行)標誌,可以説是十九年前就廢止了的標誌。

  [交通標誌

  王英,北京律師,他告訴杜寶良,真武廟頭條西口這條單行道上的禁行標誌,是新的道路交通管理法規頒布之前使用的,新交法中的禁行標誌並沒有將它包括進去,他認為,這是一個過期的標誌,不能用他來證明杜寶良的違章。

  [王英訪談

  王英: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了,報紙這麼報道這些事情,他也要為自己證明,這個事情到底是我杜寶良錯了還是交管局錯了?如果是你交管局錯了,那怎麼説你也應該把這個錢拿回來,拿給我。而且你應該承認這個錯誤。

  [杜寶良

  一直在猶豫是選擇聽證還是打官司的杜寶良,在聽了律師的建議後,決定接受王英所在的律師事務所的幫助,當天,他和王英簽訂了委託協議,起訴北京市交管部門。

  [北京西城法院

  2005年6月13號,杜寶良向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遞交了行政起訴書,正式將北京市交管局西城交通支隊西單隊告上法庭。

  王英:把這牌子跟這個國徽,一塊兒照下來。

  律師助手:對,把國徽照下來。

  王英:走吧,咱們。

  一個星期後,訴訟在法院立案了。離正式開庭還需要一定時間的等待。

  [菜攤 杜寶良妻子

  杜寶良妻子:不管了,你想(把錢)拿回來拿不回來怎麼辦?沒那精神。我這嗓子,禮拜六那天下大雨,嗓子疼著呢。沒那精神煩。

  顧客:你們上電視了多好。

  杜寶良妻子:我整天都是腦袋暈暈的,睡不好覺。

  [菜攤 杜寶良睡覺

  20多天過去了,被告方北京市交管局西城交通支隊西單隊向法院申請了延長舉證的時間,開庭的日子推後了。

  [網站演播室

  一家著名網站策劃了一個關於杜寶良訴訟的訪談節目,杜寶良作為嘉賓來到了演播室。

  嘉賓甲:你坐這兒,這是你的位子。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近一個時期以來,杜寶良這個名字漸漸為人們所熟知……

  嘉賓甲:談到過,一言以畢之:這是一個新技術帶來的新問題,而新問題需要新的規則。我們如果通過杜寶良這個案件能夠去完善法律、改進執法,那就是這個個案所能達到的最大的意義。

  主持人:這件事情給您的上菜賣菜耽誤了您多少的功夫啊?影響不影響您的心情?

  杜寶良:那肯定。這心情都糟透了這個時候。

  主持人:糟嗎?我覺得您有的時候您還是挺笑嘻嘻的。無論是在電視上,還是在跟我們面對的時候,您都還是挺笑嘻嘻的。

  杜寶良:笑嘻嘻,其實心裏挺不好受的。特別是這兩天,媳婦聽説要打官司,老跟我鬧彆扭。

  主持人:誰跟你鬧彆扭?

  杜寶良:我媳婦。我媽他們現在在老家也知道了,原來我並沒有想告訴她。現在報道了,他們都知道了。我想儘快通過打官司,把這事給解決了。不想那麼拖著,也讓他們耽心,自己心裏也老耽心。

  主持人:你覺得北京人怎麼樣?這一次,以前可能對北京人的了解

  和這次經過這件事兒對北京人的理解,不太一樣吧?

  杜寶良:對。

  主持人:覺得北京人還是非常寬厚、非常友善的吧。這是咱們的圖片。

  [杜寶良家

  杜寶良:有個阿姨説:做人你也別怕事、也別找事,遇上事了你也別怕。怕你也不行,怕,它還是找你,咱不找事也別怕事,攤上事了人也別怕。沒事了你也別找事。自己認為心裏踏實就行了,甭説這傻不傻的。人的世界觀都不一樣。

  這天晚上,杜寶良在飯桌上説了幾句為自己打氣的話,可誰都想不到,就在第二天,杜寶良獨自去法院辦理了撤訴手續。沒有告訴任何人,包括律師王英。

  [菜攤

  知道杜寶良撤訴以後,律師王英來到了杜寶良的菜攤

  [王英:怎麼説呢?從起訴開始到今天,這些事情,我們只是提供法律上的服務,最終還是他是客戶。他來選擇最終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包括撤訴啊、包括還有其它的選擇,這都是他法律的權利。我們作為律師,也可以説作為他的朋友,都非常,怎麼説呢,反正是很尊重他的想法。無論我們自己有什麼個人的想法,這都不重要。

  [菜攤

  鄰居:我都不知道他撤訴。説一聲對吧?那麼多人支持他。説一聲,

  撤訴了。為什麼撤訴咱也不知道。怎麼撤訴了?應該撤訴,要再打一下(官司),他沒這精力,是不是?應該撤訴。撤訴了啊,把大家玩了。

  杜寶良:就你老是叫我請你吃飯。

  這一天,是2005年的7月27日,距離“杜寶良事件”發生的第66天。

  [大雜院 淩晨

  第二天的淩晨兩點,我們跟隨杜寶良去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批菜。

  [夜路 新發地市場

  新發地是北京城南最大的一個蔬菜批發市場,北京市民每天吃的蔬菜有大部分都來自這裡,在許多人都已經入睡的深夜,這是一個熱鬧的地方。

  [空鏡 報刊

  2005年8月19號,北京交管部門第一次寄出了71萬份交通違法告知書.早在杜寶良撤訴前兩個星期,北京交管局出臺了新的規定,除了在網上公佈和通過短信通知等方式以外,還必須向違章者寄送違法告知書.

  [報社記者鄒樂訪談

  鄒樂:杜寶良現象,我覺得它發展到今天,其實它已經,怎麼説

  應該已經達到了它應該達到的社會效果。它促使交管局規範了一些東西。

  [報社記者高杉訪談

  高杉:因為有了杜寶良這麼一個相當極端的例子,所以它引起了社會和交管部門對這個問題的重視。後來就出臺了這樣一些措施。杜寶良的作用在這兒,當然他自己,首先,付出了比較慘痛的代價。

  [交通標誌

  對於杜寶良事件本身,媒體也多了一些冷靜的思考。

  [高杉訪談:

  高杉:實際上交通標誌、包括標線、信號燈,這些東西就是法,遵守這些東西就是遵守法律,反過來説,違反這些東西就是違反法律。從執法者來説,我們執法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不就是為了讓大家守法

  讓交通秩序更好、讓這個社會秩序更好嗎?那我們更應該注重這個執法的效果,最終的效果。各種聲音都出來了,難道這不是社會的進步嗎?

  [城市空鏡

  考慮到杜寶良家的經濟困難,北京市交管部門在杜寶良撤訴之後給予了他一定的經濟補償。

  [冬天 菜攤

  2005年年底,也是這件事過去五個多月之後,杜寶良被多家全國的知名媒體評選為中國2005年年度法治人物之一,好久沒有接待過記者的杜寶良再次接受了一家電視臺的採訪。

  [一位記者採訪杜寶良

  記者:一個外地到北京來外來務工的人員,只是一個比如説賣菜的,

  這樣一個經營者。但是現在呢,卻導致北京的交通因為你發生了這麼多的變化。當你一聽到這樣的議論的時候,你自己心裏面,有沒有什麼想法?

  杜寶良:現在不想説這個,當時我都説了。

  記者:沒事,那沒關係。

  杜寶良:我不想老説。

  記者:你別動,別動。站回去站回去。

責編:扈航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