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電信”能不能講點“誠信”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8日 13:46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電信收費中的欺詐現象花樣百齣,不斷翻新,讓用戶防不勝防,既損害廣大用戶的利益,也擾亂了電信市場,成為社會公害。”全國政協委員陸錫蕾説起電信亂收費現象就義憤填膺(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

  沒看這消息我就憎恨電信部門的壟斷經營,看了此消息後,更氣不打一處來。憤怒中我想到了“電信”你能不能有點“誠信”?

  壟斷經營讓電信收費中的欺詐行為五花八門。“隱形”未接電話,偽裝信息服務下圈套。欺詐短信強收費。手機註冊設玄機,被一些不法經營者悄悄地強制訂制一些高額短信服務; “無原則”為信息網站代扣信息費,然後和信息服務商分成;用戶被強制接受服務,電信運營商不斷設置新的服務項目,向所有用戶開通,要求不接受該項服務的用戶取消,而用戶根本無法及時知道、及時取消;電信運營商與信息服務商相互勾結,電信運營商熱衷於為信息服務商提供服務,因為服務時能收取15%左右分成,電信運營商與信息服務商之間形成了共同利益,進而使得電信運營商姑息、放縱信息服務商的非法行為;此外,電信亂收費的違法成本過低也助長了電信服務違規行為的發生。

  陸錫蕾委員説:“據調查統計,全國60%以上的移動電話用戶和小靈通用戶遭受過電信服務欺詐性收費。平均每年每門30元,照此比例估算,全國每年産生的電信欺詐性收費高達70億元以上。能夠通過投訴或訴訟獲得返還的數額微乎其微。” 電信服務欺詐性收費能夠屢屢得逞,根本的原因是利益驅動。

  電信部門號稱提供服務,其實服務不光不是無償的,而且總是誘騙消費者掏腰包,其招術多得讓人想不到。不明收費,金額多在幾元或幾十元,大多數用戶怕索賠費時費力,只好默認。只有更少數的用戶會投訴索賠,在投訴索賠過程中能夠堅持下來的用戶更少,從而使得這些非法行為的賠償風險很低。電信部門在服務名義下牟取暴利後常常在偷著樂。

  其實,越是難題往往越能用簡單的方法解決。在我看來,遏制電信亂收費必須強化公平、公正、公開的意識,倡導陽光操作,一切見不得人的東西只要放在陽光下,都會現原形的。信息産業部必須在民眾中樹立牢固的誠信形象,不斷增強自身的公信力。

  在具體操作上,一方面要及時制定相關條款,明確規定電信運營商不得以任何藉口代扣基本電信服務費用之外的任何費用,堅持使用代扣“基本電信費與信息服務費混合繳納”的繳費方式。同時,對於電信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司法部門也不能坐視不管,退一步説,司法部門也是受害者,必須為民從主持公道,用法律武器向電信服務中的欺詐行為宣戰,對於死不改悔的不法行為,一定要嚴肅追究責任人的刑事責任。為了懲治這種不法行為,電信部門不僅要引以為戒,電信消費者還要依法追回冤枉的費用,並依法履行賠償的責任。

  末了,筆者再提醒一下電信部門,不要以為壟斷多麼的神氣,不要以為消費都是好欺的,如果説消費者對電信的不合理收費有意見沒太計較,那麼飽嘗長期受苦的消費者再也不能沉默了。雖然這不是最後的鬥爭,但電信部門也應在消費覺醒之時看到消費者並不比電信運營商弱智到哪去,相反,吃一塹必長一智,反過味來的消費者絕對不會電信任意宰人的不法行為!(作者:久泰平)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王茜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