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東方時空]岩松信箱:農民看病誰掏錢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6日 21:31 來源:
    專題:CCTV-新聞CCTV-4聚焦2006全國兩會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進入[東方時空(新版)]>>




  CCTV.com消息(東方時空):

  白岩松:從今天開始我跟我的同事就開始當郵遞員為大家開通岩松信箱。他們從前幾天岩松信箱開通了之後呢,我們就收到了很多很多觀眾的來信,我跟大家來彙報一下。觀眾發來的電子郵件已經近一萬三千多封,以各種方式發來的手機短信是十一萬條,各方的信件是五千余封,總數接近十二萬封。可以説面對這樣一個數字,而且還在源源不斷地向我們信箱裏頭匯來,説句實話,內心有感動也有壓力。我會把這一封又一封的信看作是一支又一支伸出的手,看作是一雙一雙睜大的眼睛和一個又一個的問號。當然,每一個信件的背後都是一個個例,是一個個人的命運,但是匯總起來,大家關注的問題是相對集中的。我們來看,我們歸納了一下,比較集中的幾個問題,透過信箱來信有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然後,反腐倡廉,養老,還有大學生就業,當然也包括就業本身了,房價居高不下,還有物業的糾紛。你看看我們給大家念兩封信啊。

  白岩松:安徽蕪湖原烤爐廠87歲退休老人説,企業破産以後,我們離開了工作多年的工廠,雖然辦了退休手續,卻未拿到退休工資。現在,工廠只給那些尚未到退休年齡的人買養老保險,而我們只獲得每月22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我們希望能夠給我們買一份養老保險或給我們應有的退休工資,安詳晚年。

  還有深圳羅湖區觀眾,張學軍説,我2004年來到深圳工作,一直相信憑藉自己努力打拼,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套房子,但是去年短短一年,深圳的房價好像在坐了火箭一樣的上漲!儘管這段時間我讓自己的工資漲了一倍,但是房價上漲的金額遠遠超過了我收入增長數額的幾倍。

  其實這樣類似的信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也感覺到在聽昨天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之中,很多我們信箱裏大家所反映的問題,總理的報告當中也多有涉及和關注。當然,一封又一封的信是一個又一個的個體的命運和他們的關注點。但是匯總起來,如果從相對集中的問題在大的政策方面能給予改善的話,其實收益人會更多。

  我們今天岩松信箱關注的話題是什麼呢?也是要回到總理昨天的《政府工作報告》之中,在談到目的面對難題的時候,首先就談到了看病難,看病貴。

  白岩松:當然這是針對了普遍的國民的,如下要針對農民朋友的話,我覺得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在談這個難點的時候,還要加一個字,那就是更字,農民朋友看病更難,看病更貴。

  你看我們信箱裏就有這樣一封信。一位來自甘肅的農民朋友:我是農民的兒子,家裏父母經常生病,對於農村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深有體會;沒有專職的醫生,沒有先進的設備,沒有好的大夫,更多的是沒有錢,所以我們農村上如果生了病,生活就陷入了絕望。

  這種感覺其實很多來信中也都有涉及,我們的記者去四川採訪的時候就了解,有一對農民伕婦其中丈夫生病了,結果妻子就要一個月賣兩次血去掙錢來為丈夫治病。那麼我們也在關注,究竟用什麼樣的方法讓農民朋友,能看得起病,看好病呢,其實從2003年開始,我們已經開始進行試點推行群眾這種新型的合作醫療的試點。究竟情況會怎麼樣呢,我們先了解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針對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國家從2003年開始在全國試點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就是每個農村自己出十元錢,地方、中央財政各補助十元錢,也就是政府出資20元錢,然後把這些錢集中起來,農民看病後在省、縣、鄉按不同比例進行報銷。目前,全國開展全國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的縣達到671個,參加合作醫療的人口達到1.77億人。江蘇婺源縣農民,汪金福老伴得了心臟病,花去了一萬八千多元錢,由於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他們得到了實惠。





  汪金福:您看報了5600元,相當於一年的收入了,否則我要欠債了。

  應該説各地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都或多或少得到了實惠。

  村民:花了將近兩千塊錢,還不知道恐怕要報幾百塊錢吧。起碼解決了生活上的問題。

  村民:醫不好他給你報銷一部分,然後你可以再拿這部錢再就醫。那麼以前就不行了,這錢用完了,借也借不到,貸也貸不到,那也就算了,完了,等著死吧。

  白岩松:病了,誰來掏錢治病,對於轉型期的中國來説,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都是一個大問題,但是在農村裏這個問題是更加明顯。因此從2003年開始這樣進行試點的時候,農民朋友的支持率是很高的,達到是77%。但是究竟效果怎麼樣呢?另外,我先得給大家做一個背景介紹,就是誰來為農民朋友治病之後,還花錢治病,怎麼掏錢呢。政府是出二十,中央和地方各出十塊,加起來是二十,農民朋友自己出十塊,這有點兒像弄了一個保險,你要沒病你這個錢再往後挪,病了之後由於大家都出了這樣一個錢,壘了一個不錯的一個平臺,因此根據你看病不同的醫院,再有不同的報銷額度。

  好了,實行起來怎麼樣呢,我們來讀兩封信。一位來自河南省高集鄉的農民朋友説:2006年春節強係,我爺爺得腦溢血住進了醫院,跟醫生説病人參加合作醫療了,醫生説,合作醫療的藥有規定和範圍,如果只用其範圍之內的怕救不了命,無奈,我們只好聽之任之,所以最後報銷的額度微乎其微。這涉及到了藥用的規定和範圍等等。

  我們再看下一封信,這是央視國際網友留言:我現在生活在城市,但我一直無法將注意力離開那生我養我的農村。我的家在遼西的一個小山村,去年親做一個白內障手術花了7000多元錢,有農村合作醫療,但是無濟於事,到縣裏去治,那裏沒有條件做這個手術,但是去別的醫院他們又不給報銷,縣醫院的做法是,你有病,你得等,等我的朋友湊夠了20個我再請外地的醫生來治。你看,得病之後還得等。

  白岩松:面對這樣的情況,大家知道用心是好的,而且也是解決的一個大方向就是新型合作醫療,但畢竟剛剛起步,遇到的問題還很多很多,兩會的代表和委員們又如何看呢?好,我們的記者去了兩會。

  記者:我們把岩松信箱當中大家關心的民生方面的問題帶到兩會上。在兩會當中會提出什麼樣的議案?

  全國人大代表王樹清: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在一些地方,目前報銷的比例是30%到40%,但是由於這個門檻費偏高,報銷的比例並不高。比如,1000元的看病費用,由於門檻費給佔去了500元到600元。那麼剩下這400元到500元,在這個400元和500元裏面,再去報銷30%到40%,那麼我們的農民朋友的報銷費用就很少了。

  全國人大代表趙志全:有的規定給農民的報銷比例是30%,有的是50%。看起來好像不低,但是經過調研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為什麼呢?比如説一位農民看病花了1000元。他並是按照這1000元的30%到50%給予報銷。報銷300元到500元,而是1000元當中只報銷住院費,住院費當中治療必須的藥品又不在報銷範圍裏,還有一些檢查費或者診治需要的醫療器械,都不在報銷範圍內無。這樣去掉這些費用以後,那只剩下幾百元了,那這幾百元再報銷30%到50%,農民的報銷比例已經很低了。

  全國人大代表王殿貴:我國政府多年工作,農民溫飽問題得到解決,那麼小康不好抗關鍵看健康。新型的合作醫療起到一定作用。農民的藥費,看病費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報銷,但是因為額度太小,不解渴,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的問題。那麼我分析這個原因,根本問題在於投入太小,總額投入太低,現在國家拿10元,地方政府拿10元,農民個人拿10元,這種份額太小了,那報銷費用的份額也太小了。

  白岩松:其實你看,代表委員們都談到了,農民朋友看病時候的門檻費的問題,什麼概念呢,比如説定了一個門檻費,500塊錢,500塊錢以下的是不報的都得自己掏,500塊錢以上才開始報一點的比例,因此一攤下來,首先費用的承受力問題,有的很多農民朋友就做不到。另外報銷的比例加起來就偏低了。那如何看待這樣的一個報銷比例偏低的問題呢,我們的記者給我們帶來了報道。

  王玉蘭是四川省眉山縣的農民,丈夫患甲狀腺腫瘤,幾年來醫藥費花去了四萬多元錢,2003年全家加入了新型合作醫療。

  記者:參加醫療合作之後花了多少錢給他看病?

  王玉蘭:將近兩萬塊錢。

  記者:將近兩萬塊錢。給你報銷了多少?

  王玉蘭:三千多,三千五百多。

  王玉蘭愛人報銷費用比例為15%左右,雖然解了燃眉之急,但接下來的治療費卻沒有了著落。

  記者:你愛人再做手術怎麼辦?包括做大手術。

  王玉蘭:大手術不去做了,大手術不給他做。沒有錢了,我們承受不起。

  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中報銷比例偏低是比較普遍的現象。這是記者在四川某實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地區所看到的一份報帳單。

  我們來看,第一位農民,住院費為474元,報銷53元,報銷比例11%。第二位住院費,3212元,報銷388元,報銷比例12%。第三位,住院費3293元,報銷596元,報銷比例18%。第四位,住院費為422元,報銷34元,報銷比例為8%。而這些報銷比例是按照住院費報銷的,並不是按照農民看病的實際花銷。

  白岩松: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即使按一個剛才我們記者當中最高的也沒有超過20%這樣一個概念。好了,比如説一位農民朋友他得了病,他花一萬塊錢治療的話,假使報的是20%的也只報了兩千塊錢,那剩下那八千塊錢對他來説當然是一個很大的負擔了。當然了,衛生部的調查也反應了這方面的擔心,就是很多農民朋友對合作醫療,他擔心的是什麼呢?其中排前兩位的是這兩點,一是報銷比例太低,第二就是報銷的手續太煩瑣,這錢還不一定能那麼容易拿回來。

  好了,於是大家認為解決這樣的問題是增長投入,可不可一增長投入呢,在昨天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之中,好消息的確是傳來了。我們聽聽那段同期聲。

  溫家寶總理:加快推進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建設,今天把試點的範圍擴大到全國40%的縣,中央和地方財政對參加合作醫療農民的補助標準,由20元提高到40元。中央財政為此將增加支出42億元。

  白岩松:總理的這個短短幾十秒的話裏,透露出來的信息是什麼呢?我覺得主要有這樣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就是,擴大了試點的範圍,這個覆蓋面也就進一步擴大了,那麼在此之前其實只涉及到農民是1.7億多,那擴大了試點範圍之後,這個人數當然要有很大比例增長。第二點尤其重要,剛才我給大家介紹了,現在農民朋友病了誰掏錢呢,中央和地方加起來各出十塊,加起來是掏二十,農民朋友自己討十塊,總理報告中説了,今後中央跟地方加起來要討四十,也就是把二十翻了一倍,變成了四十,也就是五十塊錢了,水漲船高。基數大了,可能節會使農民朋友在看病的時候,被報銷的比例進一步增高,這樣農民朋友看病的時候,這負擔就有所減少了,這當然是一個好消息,而且他們也希望它能儘快地落地。

  白岩松:可是從另一個層面來説呢,中央和地方各加了十塊錢,翻了一倍,那農民朋友原來自己是掏十塊錢。農民朋友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願不願意多掏一點兒錢呢,我們也有一個這樣的調查。挺有意思的,農民不個人出資額度意願的調查,認為少於十元的佔18.2%,認為十到十五的是56.1%,這了比例是最高的,排在第一位,然後認為是十五元以上的是25.7%,我覺得這樣一個數據,當時我看到的時候很感動也很反映現實。為什麼呢?大家是經打細算的,尤其對於農民朋友來説,十到十五幾塊錢,但是56.1%,而十五元以上只剩下25.7%。但是同意有所增長的,加起來還是80%多一點,尤其希望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之後呢。農民朋友掏這錢來也能變得更容易一點,我覺得這才是很重要的。當然了,接下來要説給農民朋友解決看病的問題,光出了錢還不行。現在在新型合作醫療當中還規定,你如果要在鄉的醫院看病報銷的額度就高一點,去縣裏就降低了一部分,如果要省裏或者到北京去看病那可能就變得更低了,這是對於一種就近看病的鼓勵。但是在我們身邊如果醫療條件不是特別好,大家怎麼辦呢?這方面的調查我們記者已經在進行,看看相關的報道。

  這近期記者在四川針對村鄉兩級醫院進行的採訪。

  記者:您現在在這個地方從醫有多少年了。

  村醫生:三十多年了。

  記者:那個時候是做赤腳醫生?

  村醫生:是的。

  記者:然後背著診箱去

  村醫生:嗯

  記者:像這樣的診箱你用了多少年了?

  村醫生:35年了,1970年到2005年,35年,

  記者:一直沒換過?

  村醫生:沒有換過。

  記者:你一般出診主要都有哪些設備?

  村醫生:出診一般聽診器嘛,帶聽診器聽一下就夠了嘛。

  記者:這個聽診器多少年了?

  村醫生:有25年了。

  記者:這個25年了這個聽診器?

  村醫生:嗯

  35年的診箱,25年的聽診器,村衛生站如此,部分的鄉衛生院又如何呢。

  鄉鎮醫生:主要是聽診器,血壓儀、提問表,就是這個樣子,出了這個就是三個指頭摸一摸,另外就是望一望,還最後一個憑我自己的經驗。感受一下腹痛或者是哪個地方有什麼感覺。就是這樣樣子的,除外就沒什麼儀器設備。我們4個人,有3個人(加起來)都是將近200的人了。就就近170多歲,還有一個50了,馬上就50,是最年輕的,就這個樣子,我們都是快接近退休的人,而且都是接近淘汰的人了。

  針對村、鄉醫療機構的問題,代表們也進行了調研。

  全國人大代表童若春:大量的病我們希望就能在村上或鎮上的鎮中心醫院解決問題。你們希望這兩個,村這一級和鎮這一級醫院,還是希望政府再做些什麼工作,再達到一些什麼樣的保準,你們就基本上可以在這個地方解決了。

  村民:鄉醫院實際上就是兩個方面,一個就是多增加技術人才。二就是在設備上再多投入點。

  白岩松:我們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説法,就是大家應該改變就醫這種理念,不要什麼病都跑到大醫院去看,有很多病在身邊的醫院看就行了,話是這麼説,但是如果你身邊的醫療條件用的是35年的出診箱,25年聽診器的時候,你能不往大醫院跑嗎。這就是我們很多農村朋友在生病之後所面臨這種狀況。我們來看一下目前鄉鎮一些醫療機構它的設備的狀況。有這樣一個數據。達到全國最低標準的僅佔59%,意味著什麼呢,還有41%連最低的標準都沒有達到。顯微鏡,B超機,X光機,心電圖機四大類不全的佔76%。也就説這四項比較基本設施全的才有24%。這樣一個現狀顯然需要增加投入和改善設備。那麼我們的代表和委員們又如何看待這兩點呢,看我們的記者給我們帶來的採訪。

  我們把岩松信箱當中大家關心的民生方面的問題帶來來會上。

  記者:在兩會上提出什麼樣的議案呢?

  全國人大代表王貴蘭: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經決定加大投入比例了。但是我認為應該區別開來,你比如説比較千發達的省份,比如説西部和東北,就拿我們黑龍江來説,應該多傾斜一點。各省也應該根據各市縣的情況也不應該一刀切。根據農民個體具體的收入和人均的GDP,這樣作為一個標準來給他們發放這個錢。

  全國人大代表李秉記:針對農民自籌資金這一塊我們定的是10塊錢,但是在同一個地區我建議也不要搞一刀切,要根據農民自己的願望,他願交10塊錢就按照10塊錢的報銷標準,如果他自己願意交20塊錢的,甚至30元的,40元,50元的,我們也可以通過他的繳納費用來提高他的報銷比例。

  全國人大代表韓召善:現在鄉鎮和村的醫院醫療點遠遠滿足不了農民看病的需求,現在從設備上落後,環境上低劣,特別人員技術上技能上,依序上存在問題。那麼這個問題,國家應當儘快解決進行投入,改善設備條件,改善院內含量,提高醫生醫療素質。

  白岩松:其實一提到現在的三農問題,尤其今天提出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家都覺得很開心,但是很多人關注的焦點是放在了物質層面,比如説生活的改善,當然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然而對於生命來説,生老病死這四個字恐怕是最重要的,但是從目前的中國現狀來看,農村朋友在生老病死這四個層面,跟城鎮的居民比起來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如果這方面能有很大改善的話,我覺得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們更喜歡的一種局面。

  這就是我們今天岩松信箱所關注的話題,那麼在明天的岩松信箱裏我們關注什麼樣的內容呢,讓我來念一封信啊,是四川成都一位業主:小區物業管理是隸屬開發商的,是所謂兒子和老子的關係,在處理小區業主和開發商的糾紛時,兒子明顯會和老子站在一條線,無法有效維護業主利益。開發商實現的許多承諾都不能兌現,比如應屬小區的共有車位等等,由於開發商有較強的管商背景,業主的維權力量就顯得勢單力薄,希望岩松信箱給予關注。

  的確,對於農民朋友來説,一個是生活的改善,一個是生老病死的層面,如果能有一個很大程度的提高,那麼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局面就會越來越顯現出來。而對於城市裏的很多人來説,像社會保障,包括住房的價格問題,尤其現在集中體現很多小區的物業糾紛方面,如果也能在兩會,代表和委員給予關注的話,那生活的日子也會變得更好,因此在我們明天的節目裏面我們將關注物業。

  也許標題能反應您的這種內心,“我們住的這個小區,究竟誰來做主呢?”這就是我們明天節目要關注的內容,當然岩松信箱繼續歡迎您把希望反應的一些問題來投遞到這個信箱當中,我們一定來當一個非常不錯的郵遞員,儘快快遞到兩回當中,再見。

責編:復蘇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