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學生午餐倒一半 浪費驚人每天扔掉34萬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5日 15:19 來源:文匯報
    專題:建設節約型社會

  文匯報消息:

  13.6萬學生接受盒飯公司供應午餐。一半被倒掉,就是6.8萬份。以每份5元計,每天學生午餐浪費的金額高達34萬元。

  倒飯直接引發了學生營養攝入問題。不少學生忍不到晚餐,就跑到學校周邊吃各式各樣的攤點食品,加大了孩子們的食品安全風險。

  昨天12點05分,下課鈴敲響,本市某市重點中學高一(1)班的小葉拿回了自己的午餐。5分鐘後,這份由大排、豆腐、卷心菜肉絲、豆芽組成的盒飯被扔到回收處,裏面剩有一半的飯菜。

  “卷心菜都已經煮爛了,太難吃了。”沒有吃飽的小葉拿出了一個蘋果繼續她的午餐,“下午要上4節課,肯定很餓,但我們也習慣了。”不一會兒,這所學校的1400多位學生陸續用完午餐盒飯。幾乎有一半飯菜被丟棄。

  午餐每日倒掉一半

  食藥監系統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了學生對午餐中“不好吃飯菜”的處理辦法:21.5%學生選擇全部倒掉,倒掉大部分的佔28.4%,倒掉小部分的佔31.1%,只有14.2%的學生選擇繼續吃完。調查覆蓋了4所小學、8所中學的1599名學生、家長和教師。

  “凡採用冷鏈盒飯的學校,都存在嚴重的倒飯現象,保守估計,至少有一半的飯菜被浪費。”靜安區教育學院院長張人利説。

  上海共有160萬中小學生,共有85%,即136萬學生在校就餐。其中10%,即13.6萬學生接受盒飯公司供應午餐。一半被倒掉,就是6. 8萬份。以每份5元計,每天學生午餐浪費的金額高達34萬元。

   冷鏈盒飯存在口感缺憾

  所謂冷鏈供餐模式,即盒飯在前一天燒熟後迅速冷卻2小時,然後再進行分裝、儲存、運輸至學校。隔天食用前再進行加熱。這種從沸騰到冰冷,再回歸沸騰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摧毀了蔬菜的口感、新鮮度。對這種盒飯的口感,94.9%的中學生和90.1%小學生都表示不滿意。

  “每次家長會,家長和學生對午餐的意見最大。”在學校總務科工作的陳老師十分無奈。市食藥監局推薦的安全盒飯有冷鏈和熱鏈兩種模式,但上海的31家學生午餐供應企業中,只有1家選擇昂貴的熱鏈供應模式,且供應量和服務範圍十分有限。

  餓著放學風險更大

  倒飯,直接引發了學生營養攝入問題。同濟大學營養與保健食品研究所所長厲曙光教授説:“對中小學生而言,每頓飯都很重要,尤其是承前啟後的午餐。”他同時表示,食物的新鮮度和口感對促進食欲有很大作用。

  面對饑餓,學生們想方設法帶一些吃的,甚至偷偷地叫外賣。熬到放學後,不少學生忍不到晚餐,就跑到學校周邊吃各式各樣的攤點食品。張人利説:“雖然學生放學後吃什麼,學校不用承擔責任,但孩子們的食品安全風險太大了。”

  2003年,上海為學生午餐設立了一道安全門檻,大大降低了學校集體性食物中毒的發生。這其中,冷鏈午餐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兩年多過去了,午餐口感問題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選擇自辦食堂,但一些沒有場地的學校卻因此陷入困境。

  對此,有關專家提出了“配膳中心午餐供應模式”的設想,將供應環節“分段切開”,粗加工、切配和燒煮環節交由社會專業人士承擔,學校則負責將半成品現場加工。不過,這一設想不僅要求學校進行相關投資,還需要配套法律法規的支持。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