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湖北一酒店節水節電未達最低核定用量反遭懲罰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02日 12:12 來源:
    專題:建設節約型社會

  新華社武漢1月2日電 湖北某市一家酒店採取措施節約用水用電後,竟收到有關單位通知,要酒店補交節省下來的水電費。在全國上下都在努力創建資源節約型社會的今天,該市竟出現此等怪事,真是荒唐。

  這家酒店經理近日向媒體反映,她承包的酒店用的是該市一個水利部門的水、電,一直按水錶和電表交費。不久前,這個部門向酒店下了一道《催繳水電費差價通知》,要求酒店補交2005年1至8月的差額水電費3922元。聽這個部門負責人的解釋,好像他們做得“理直氣壯”:市自來水公司和電力公司對用水、用電的最低限量都核定死了,酒店水電用量不足,自來水公司、電力公司不管你三七二十一,要按核定的用水和用電最低限量計劃收費,酒店節省的水電費當然得補交。酒店經理對此很不理解:從她管理酒店以來,很注重節約,因此水電用量大幅度下降,怎麼節約了還要補交差額水電費,這不是變相挨罰嗎?

  酒店節約用水用電並沒有錯,催費的這家水利單位也可能是被動為之,責任恐怕在於市自來水公司和電力公司。作為執掌水、電重要資源的兩家公司,強化行業管理的重點理應放在安全、節約用水用電上,怎麼出臺的措施竟是鼓勵社會浪費資源呢?當前,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在舉國上下已形成共識,並變成了多數公民的自覺行動,難道該市自來水公司和電力公司置身於世外桃源,不知道這一基本國策?

  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包括生産、流通、消費等所有領域。由於資源節約所産生的效果具有明顯的外部性,需要政府和有關部門採取法律、經濟和行政等綜合性措施,鼓勵資源節約,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這兩家公司或許以為,只有用戶多用水多用電,公司才會有更多的經濟效益,但是不要忘記,任何一家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時,都不能背離了自己的社會責任,不能採取與國家大政方針相悖的做法。但願像“節水節電變相挨罰”這樣的怪事以後不會再有。(完)新華社記者楊興國

責編:楊潔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