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做一個負責任的“狗媽媽”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31日 13:51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養起了寵物狗。但隨著數量的增多,寵物狗在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在北京市疾控中心的狂犬疫苗注射室裏,有不少被寵物狗咬傷的市民前來打針。據介紹,截至今年6月30日,僅北京市登記在冊的寵物狗就達到了40.8萬隻。為了規範養犬,北京市明確規定了養狗人出門遛狗時要遵守拴狗繩、處理大小便等12條規範。但記者發現,一些養狗人並沒有遵守這些規定:不給寵物拴狗繩、不清理寵物便溺物、在城八區內飼養猛犬,甚至有人還將狗帶進了菜市場。 (10月30央視國際焦點訪談)

  不少寵物狗的飼養者對寶貝狗愛不釋手,比自己的孩子還要親密幾分,有人乾脆就與寵物母子或母女相稱,形影不離,疼愛無加。除了焦點訪談報道的人狗矛盾諸如寵物狗傷人、影響他人生活等問題引發法律訴訟外,還有大量因“狗媽媽們”喜新厭舊,或看護不當,造就了城市裏新的無家可歸流浪一族----流浪狗。

  北京市農業局正與有關社會機構協商,準備指定一家或幾家動物福利機構承擔流浪動物的收容工作,併為收容的流浪動物提供免費的疫苗接種和疫病診治,其所需費用將由農業局與市財政協調,根據實際需要予以解決。(6月7日 《新京報》) 對流浪狗等動物的人性化關愛體現了一種社會的理性和政府對完善動物救援機制的重視。不過,恐怕光有收容和免疫還不能解決流浪狗不再流浪的問題,尤其是面臨這個隊伍發展壯大的問題。還需從源頭上找原因,在“狗媽媽”那裏尋找流浪狗不再流浪的答案。

  要做一個負責任的“狗媽媽”,首先要有一顆公德心。不僅要有愛心,愛人之心;愛動物之心,更要有人際層面上的理解寬容之心,“狗媽媽們”的喜好才能得以持續和維繫。養狗者比不養狗者要佔用更多的社會資源,因此,作為狗媽媽應更多地把公德之心延伸到四鄰,讓他們對你理解、對你寬容。這樣才不會發生養寵物者與不養寵物者反目為仇、狗們經常被打、被害、被攆的情況。

  其次,“狗媽媽”要説公道話,不要自私,處處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歸入另類,拒絕與鄰里間交流。而應主動與不養寵物者溝通,把狗們的好處慢慢講給他們聽,把自己的寂寞孤單説給他們聽。遇到問題,多和他們商量,研究辦法。再者,要多做公益事。説是公益事,實際上本來就該“狗媽媽們”做的事情,比如在小區裏最頭痛的狗們大小便的問題,自古“貓拉屎貓打掃”,誰的孩子誰抱走,不能歡樂你享受,骯髒卻留給別人除。如果“狗媽媽們”都能主動承擔起打掃狗在外環境的衛生,鄰居們也不至於那麼咬牙切齒,欲置狗于死地而後快。

  玩物不應喪志,而應長智。“狗媽媽們”果能都負起責任來,城市街頭將不會再出現背井離鄉、形單影孤的流浪狗,更不再出現毒死狗,省得政府再為此操心。(梁江濤)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