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東方時空]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20日 20:19 來源:CCTV.com
    進入[東方時空(新版)]>>

當年的馮春

  CCTV.com消息(東方時空-百姓故事):

  攀枝花是四川西部的一個中小城市,在這個城市裏,47歲的馮春再一次被人關注。正如媒體所説的那樣,馮春完成了一次壯舉。2004年7月,馮春帶領著一支漂流探險隊,成功地征服了美國著名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成為第一支全程漂流完柯羅拉多河的中國隊。這樣馮春18年前那次幾乎被人遺忘的壯舉,又一下子被人提起。

  18年前,也就是1986年,為了趕在美國隊之前漂流長江,馮春參加了中國長江漂流隊探險隊。在那次舉世矚目的漂流中,有十名隊員付出了年輕的生命,而那次漂流也成了整整一個民族的事件。

  馮春説,從18年前中國的長漂,到18年後美國的科羅拉多,在常人的眼中只不過是一個瞬間的事件而已,而對他來説這是生命的一個輪迴。18年,整整18年

  這就是18年前的馮春,當年的他正處在生活的失意中,這時候一個叫堯茂書的年輕人走進了他的世界。

  馮春:當時我看到一篇報道,長歌祭壯士,就寫的美國有一支漂流探險隊,要到我們中國來,漂中國的長江,首次來漂流長江.那麼西南交通大學有一個青年人叫堯茂書,就為了趕在美國人的前面,要第一個去漂長江,結果他遇難了.


馮春

  四川日報記者戴善奎:引起大家關注的就是這篇文章,引起長漂熱的就是這篇.第一篇呢,應該説這篇最早的.

  《長歌祭壯士》,報道了堯茂書獨自駕“龍的傳人號”漂流筏,為了搶在美國人之前漂流長江而不幸遇難的經歷。讓戴善奎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篇文章徹底改變了馮春和一些人的命運。1986年,中國民間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首漂長江熱。

  戴善奎: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人,還比較有局限.中國人在多少年的封閉中間,好像在悶罐車中行走,很想松松筋骨,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和戴善奎試圖從歷史的觀點來解釋這一現象相比,馮春的動機似乎更簡單和個人化。馮春説,當年他就是希望通過漂流來逃避生活,來釋放自己。

  馮春:應該説是兩個因素吧,一個是女朋友吹了,失戀.另外我準備調到另外一個單位,沒有去(成).如果當時我的愛情非常地甜蜜,或者是我的工作也非常地好,也許就會放棄長漂的這個機會. 我覺得我當時真正的思想,我的動機應該是這個.

  的確,當年長漂隊員參與長漂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和馮春一樣,有的則是好奇,有的則是被愛國主義精神所鼓舞,而首漂長江無疑給他們帶來了最好的精神通道。

  馮春:要説穿了,就是美國人來惹一場禍.如果美國人不來漂中國的長江,可能還沒有這件事.

  而最重要的是,當年美國的探險家們顯然沒有想到,長江對於中國人的意義,這條中國億萬民眾視為母親河的河流,對於中國人來説,不僅是一個民族的象徵,而且也代表著自己的尊嚴。


龍的傳人號

  馮春:那個時候熱血青年嘛,1986年嘛,大家都很年輕.而且受的教育不像現在,那個時候, 我們什麼都不懂啊,不知道什麼叫漂流,反正大家就上去了.

  1986年6月,馮春所參加的中國長江科學考察漂流探險隊和中國洛陽長江漂流探險隊兩支民間隊伍,共五十多名隊員先後抵達長江源頭。與此同時,美國聯合長江上遊探險隊也于7月抵達這裡,形成了三支隊伍競漂的態勢。相對於美國探險家只漂流長江上遊的路程相比,當時的中國漂流隊員,在沒有任何漂流經驗,裝備又極其簡陋的情況下,憑著一腔熱血,宣佈要一寸不落地全程漂流長江。


中國長江科學考察漂流探險隊

  馮春:説起來中間還有一段插曲,因為美國人他是想首漂中國的長江.美國那個隊長是世界著名的,漂流探險家叫肯沃能,當時就是因為,1985年堯茂書去了以後,他就沒來了, 他覺得沒什麼意思,結果第二年他又申請了.當時找的,當時叫體委嘛,國家體委服務公司,服務公司就接待了他們.當時我聽説,據説是花了幾十萬美金,就是要買中國的首漂權.那麼正在這個時候,

  我們因為當時堯茂書遇難以後,這邊四川組織了一支漂流隊,全國各地有很多青年,都積極地來報名參加.也開始集訓了,準備也要上去漂.就在這個時候,鄭鳳榮就飛到了成都,就找到指揮部,當時就叫指揮部,不叫組委會.就是意思説應該讓我們不要漂,你們是民間的,我們這個才是真正國家,中美聯合漂流隊.這個時候當時説實話,當時省政府也不好得罪國家體育總局,

  就説這個事情我們也不好辦,因他們民間的,我們沒辦法,所以説就這樣,我們還是最後又上去了.

  1986年6月3日,馮春所在的中國長江科學考察漂流探險隊,于長江正源沱沱河下水開漂。在漂流了一千多公里的距離,並經過了53天平靜的水面後,他們來到了堯茂書當年遇難的地方——金沙江。

責編:陶柯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