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防止紅色旅遊成為公款旅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7日 19:38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在“紅色旅遊”的熱潮中,北方的黨員幹部公款組團往重慶、廣州跑,而東南地區的幹部黨員則往延安、井岡山跑,天熱時去參觀廬山,天冷時到海南五指山等等,反正可以打一個接受教育的旗號,用公款或用黨費報銷,成為變相的公費旅遊(《市場報》6月24日)。

  “七一”臨近,紅色旅遊又將迎來一個新的高峰。“紅色旅遊”本來是一個極富深層意義的構思,它不僅提醒國民不能忘記前人奮鬥犧牲的精神,也提供了一個有極高價值的旅遊産品開發思路。但是,目前社會上出現了曲解紅色旅遊産品意義的現象,應該引起人們的關注。它們借著接受教育之名,行遊山玩水之實,“紅色旅遊”有可能成為公款旅遊的合法外衣。

  現在全國任何一個單位都沒有專項的旅遊經費,公款旅遊的錢從哪來呢?辦法有二:一是打著各種冠冕堂皇的旗號,如組織會議、培訓班、研討班、考察學習、招商、參展等等。搞“紅色旅遊”更是理直氣壯,接受革命教育豈能落在人後,走得少、去得慢還是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不積極的表現呢;二是找“紅色旅遊”地的“對口”單位接待。據報道,某紅色旅遊景區鎮政府一中午招待36桌客人,旅遊局一天接待110名來客。一些革命老區的紅色旅遊景點雖然遊人火爆,但是並沒有給老區帶來太多的經濟收益,反而是繁重的吃住接待,讓一些地方政府不堪重負,叫苦連連。

  不管是花自己單位的錢,還是花“對口”單位的錢,拿公款搞“紅色旅遊”都是公款旅遊,都是為小團體和個人謀取好處,拿納稅人的錢換作單位的非法福利,和髮發獎金、髮發福利一樣,都是揮霍浪費公共財産的違法行為。

  要防止“紅色旅遊”成為公款旅遊的合法外衣,從根本上説,就是要杜絕一切形式的公款旅遊。之所以公款旅遊屢禁不絕,表面上看,是因為我們的現行財務制度對遏制各種形式的公款旅遊效果不佳,本質上在於地方政府的財政使用情況沒有接受人大的真正約束。任何政府都是由人民的賦稅建立的,政府的一切活動都要依靠稅收來支持。因此,公共財政由人大來控制,是現代民主政治的精髓,也是人類社會政治文明的表現。我國的法律也明確規定,政府花錢必須編制預算,並報經人大批准後執行。但是,地方政府花錢有多少真正受到了人大的硬約束呢?即使有約束,許多也是走走過場,或者是事後補辦一下手續而已。

  紅色旅遊目前正處於起步階段,要防止“紅色旅遊”成為公款旅遊的合法外衣,最好的辦法是充分發揮各級人大的作用,政府財政使用情況必須嚴格執行人大通過的預算,並且必須接受人大的監督。單靠制定什麼規定,如紅色旅遊由個人掏錢之類,效果不容樂觀。只有管好了納稅人的“錢袋子”,才能真正杜絕一切形式的公款旅遊。(作者:氣橫西北誰人劍)

  ■ 進入原帖 發表高見

  ■ 網評天下 更多精彩

責編:張會玲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