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期待對吃飯和睡覺立法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28日 16:36)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據《人民日報》2月28日報道,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的發生與“不會吃飯”有密切關係,為此我國正在起草首部專管吃飯的法規。中國營養學會受衛生部委託,正在起草《國民營養條例》,並有望于3月完成起草工作,5月遞交衛生部。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吃飯人人會吃,所以沒必要有法規來教怎麼吃;吃飯人人有權利,所以不應該讓法律來約束怎麼吃。所以對“吃飯”立法讓國人産生疑惑。但是,通過立法來規範“吃飯”的做法,在國外已不鮮見。它已不僅是吃飽的問題,更應該是吃好,吃得健康的問題。

  更何況,現在吃飯已經不是個人的問題,它可能更關乎他人甚至社會的健康。第一,個人的營養健康可能會給親人,甚至社會帶來嚴重的影響。為社會的醫療、衛生等造成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上的損失,會為國家發展帶來壓力和阻力。目前我國營養不良的人口是全世界最多的幾個國家之一,每年因此帶來的損失約3000億—5000億元。第二,畢竟多數人不是在自給自足,“閉關自吃”。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吃飯可能會不可知地受到他人的影響和傷害。沒有一部相關的法律規範,單靠食品衛生等法律條文只能是“亡羊補牢”,有些損失是可以在問題之前避免的。比如去年鬧得沸沸颺颺的“大頭娃娃”就是一種典型的營養不良——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而在幼兒園、學校等地方也潛藏著難以預見的可能的危險。因為未成年人在吃飯上很多時候沒有自主權,也沒有鑒別搭配能力。第三,成人的營養健康和疾病問題同樣不能忽視,它所帶來的家庭損失、社會損失都是巨大的。

  説到成人的營養健康問題,當然不只是簡單的“吃飯”。而説到健康也不僅是營養健康,還有身心疾病、工作壓力、心理調節等方面值得我們注意。比如“過勞死”的問題,筆者就看到了一則同日新聞:

  據《華西都市報》2月28日,投資服務局局長牟能、金牛區社保局局長向志雄這兩個成都人熟知的人物,以及網上出現頻度極高的知名人物焦連偉、高文煥、王均瑤,他們一個個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他們都“累”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這一連串的不幸引起了廣大群眾對“過勞死”的極大關注。不少成都白領紛紛走進醫院,忙著做檢查,為的是防患于未然。

  我們雖然欣喜地看到很多人都對此問題引起了重視,但是,畢竟只是個人的零散的無組織無規範地行為。筆者由此想到,為什麼不也對“睡覺”立法呢?其實由於工作勞累,休息欠缺等引起問題和營養問題一樣重要。

  吃飯、睡覺是人生兩件最平凡卻又最重要的大事,最簡單也又最容易讓人忽視。其實真正的健康的吃飯、睡覺都需要立法來規範。當然,這裡的“吃飯”説的是廣義的“營養”,“睡覺”説的是廣義的“休息”。我們期待早日從“吃飯”立法到“睡覺”立法。 (作者:崔書君)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張會玲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