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過年日記:年味及其他(臘月廿八)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19日 15:23)


  從昨天開始,我家就進入“過年程序”:第一頓提前的年夜飯就安排在昨天。每年吃年夜飯,我們都是這樣輪流著做東——為了每一個家的“團圓”。這是我父母擺的“年夜宴”,她們年紀大了,自己做太累,就在飯店裏包了一天(中午加晚上)。開支不算很大,圖的就是父母兄弟坐在一起樂呵一次。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天從中午開始就下起了小雪,這也是我們這裡今年下的第一場雪。紛紛颺颺的雪花白而純潔,雖然落到地上就化了,沒有北方那種冰天雪地的浩然,但看著雪花在空中漫舞的樣子,仿佛“年”的味道就有了一些。不知誰家放起了爆竹,就在我們吃飯的樓上,掉下來來不及炸了的鞭炮就在店門外的雨篷上響起,把嶄新的雨篷炸開了一個個星形的“天窗”。


  唉!這麼就這樣放鞭炮了呢?人們惋惜那嶄新的雨篷,七嘴八舌地評論起來。最後得出一個可怕的結論:中國人“素質”太低,只管自己取樂、不管別人傷害。如果這雨篷是自家的,放鞭炮的時候不知會不會這樣不顧惜?忽然想起前兩天央視裏討論大城市是否要開放燃煙花的禁令,以眼前的情形論,這禁令還是不開的好!飯店的東家不想為這一點小事在大過年的時候與人理論,只好自認晦氣。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放縱了不自覺者越加的肆無忌憚。

  國人的“道德危機”是何時起始的?一下子竟也找不出個頭緒,感覺裏好像慢慢地就已經這樣了。像以前的“不損壞公私財物”、“與鄰為善”、自己做某事時總要考慮一下會不會傷害到別人的思想,現在也被“做自己的事、莫管他人去説。”取代。仿佛這就是“酷”、這就是“IN”,自私與不管不顧的現象越來越多,即使國家出臺再多的政策法規也無濟於事。有些東西是社會法則自然而然應該遵守的,不是哪一部法規可以詳情規定得了的。

  “回家”,是現在所有媒體上説得最多的一個詞語之一。今天上午央視大型現場直播出動了幾組記者,就在報道與體驗回家的事。我不用“回家”,卻要送人回家。在杭州的外婆年事已高,今年九十多歲了,每年到春節的這幾天,我母親便要回家去看望我外婆她老人家。而我的父母也已經是七八十歲高齡的人,儘管從我這裡到杭州才五十分鐘的火車車程,但作子女的,心裏卻總有點放心不下。


  早在五天前就幫她們買好了去杭州的火車票,已經只有“無座”的了。想送她們,她們又不要,只好今天買了張站臺票送她們上車。大約因為短途的緣故,上車後還有座,幫她們把行旅放好,跑回車門口時,列車員正在鎖門。急忙讓他打開車門,在徐徐滑動的車上跳落站臺,總算沒被夾裹著一起出發去了杭州。沒想到這車停站時間突然縮短了,原來至少停兩分鐘的這趟列車今天只停了一分鐘!

  不知那些需趕長途回家的民工們是如何趕火車的?電視直播裏那幾組央視的記者坐的是“快速”與“特快列車”,一般這樣的列車狀況總要好些,特別是編號只兩位數的“特”字號。現在全國有數以億計的回家人流,都擠在這幾天趕火車,“行路難”的問題可以想見。記得二十年前也在春節前趕回家,從山東兗州上車後一直站到浙江,十幾個小時裏最擠的時候只能“金雞獨立”——車廂的地板上只能放下一隻腳去!那時還沒有民工潮。(網友:鷗盟客)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李莽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