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保定市:立足優勢創特色 凝神聚力求發展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21日 23:59)


  CCTV.com消息(記者付慶余報道):今天上午,保定市市長王昆山就保定市市情向“網上河北行”記者作了詳細介紹。

  保定市的基本情況

  保定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堯帝的故鄉。自古為京畿重地,元朝設郡,明朝建府,清朝為直隸總督署,解放後兩度為河北省省會。大家熟知的歷史名人劉備、趙匡胤、關漢卿、祖衝之等都誕生在保定。地道戰、雁翎隊、紅旗譜、狼牙山五勇士等反映了保定的光輝歷史。

  保定是首都的“南大門”。位於北京、天津、石家莊三大城市的中心地帶,京廣鐵路、京深高速縱貫南北,神黃鐵路、津保高速橫跨東西。從保定市向外擴展,在150公里半徑內,構成了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等城市為主,擁有4000多萬人口的多層次、大容量消費市場。全市轄管25個縣(市、區),總面積2.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070萬,是河北省第一人口大市。保定自然資源豐富。西部山區鉛、鋅、鉬、鐵礦、優質花崗石、石灰石、白雲石、陶瓷原料等,潛在開發價值巨大。易縣年産120萬噸大型水泥項目正在興建。中、東部有千萬畝大平原,高效農業、綠色農業、苗木花卉等,發展快,效果好。東部平原富藏地熱資源。白洋淀溫泉城,佔地10平方公里,已投資基礎設施建設5億元。香港華潤集團投資5億元的華北地區檔次最高的培訓基地近期將投入使用。

  保定是北方旅遊觀光勝地。有國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3處。燕下都、荊軻塔、漢王墓、清西陵、古蓮池、直隸總督署、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記載著保定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直隸總督署是中國現存最完好的省級衙門,中國最早的對外開放就是在直隸總督署,李鴻章、曾國藩都先後入主保定直隸總督署。著名的金縷玉衣出土在滿城漢墓。清西陵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野三坡百里大峽谷風景秀麗,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淶源的白石山、阜平天橋瀑布群是國家地質公園,白洋淀是華北明珠。保定有國家級AAAA級景區3處,AAA級景區2處,景區景點344個。

  保定是革命老區,狼牙山、冉莊地道戰、阜平城南莊是紅色之旅的代表。

  保定是科教之城、體育之城。擁有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11所高校,數量和規模居河北省前列。先後有120余人獲全國、亞洲冠軍,13名運動員獲42項世界冠軍。

  保定經濟獨具特色。工業經濟門類齊全,具有一批經濟實力雄厚的工業企業,已形成機電、紡織、食品、建築建材和信息産品製造五大優勢行業。樂凱膠片是著名的化工企業,已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超過30%,居全國第一位。保定天威集團是全國三大變壓器生産企業之一,面對強手如林的國內外激烈競爭,在三峽工程變壓器招標中,一舉中標。依棉集團是集紡織、服裝一體化生産的綜合性大型紡織企業,研製生産的依翱牌航空服裝已被國航選用。保定生産的長城、中興皮卡汽車系列去年生産4.5萬輛,佔國內市場份額的60%,同時出口國外。龍飛集團的妙士一品乳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譽,它的廣告是喝上一杯初戀般的味道,很有誘惑力。

  保定縣域特色經濟明顯。安國是中國四大藥都之首,曲陽是北方重要的石雕之鄉,北京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廣場的石雕都來自保定曲陽。容城的服裝一年生産銷售40多個億,其中比琦牌襯衣在北京大商場銷量位居第一。定興麗華禮帽廠是世界上最大的禮帽生産廠,年出口量達600萬頂。中國奧運代表團到悉尼參加奧運會,運動員所戴的禮帽都來自我市定興。白溝的箱包市場,蠡縣的留史皮毛市場,安國的中藥材市場,高陽的紡織、針織品市場,望都的辣椒市場等,都形成了規模優勢,市場覆蓋面很大。白溝箱包市場是中國最大的箱包市場,安國東方藥城年銷售額45億,其中出口達20億人民幣。

  保定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九五”期間,我市國民生産總值年均遞增11%,2002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産總值824億元,經濟總量居河北省第三位。今年以來,在抗擊非典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的同時,國民經濟保持了強勁增長態勢。上半年完成國內生産總值408億元,同比增長11.5%。1-8月,入統工業完成增加值87.6億元,同比增長25.3%,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19.8%,同比增長11.8個百分點。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94.9億元,同比增長10.7%。國有及其他單位投資完成126.27億元,增長48.8%。實際利用內外資40.6億元,同比增長71.8%,其中實際利用外資6084萬美元,同比增長31.6%。全部財政收入完成46.66億元,同比增長12.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3元,同比增長6.2%;農民現金收入(1—6月)1459元,同比增長2.5%。

  保定的發展

  加快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也是保定市委、市政府致力以求的目標。按照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唱響“樹正氣、講團結、求發展”主旋律的要求,市委、市政府精心謀劃,全面部署,團結和帶領全市人民拼搏進取,努力加快保定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我們感到,從自身來看,加快保定發展,我們有區位、資源、特色經濟、優勢企業、科教文化等諸多優勢。從外部看,加快保定發展,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加入WTO使我國經濟開始融入全球經濟發展,也為保定“引進來”、“走出去”,加強與世界500強合作、使保定成為中國的保定、世界的保定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使我們發展的路子更寬、前景更廣。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處在“三大週期” 重疊的高速增長期(①由我國比較優勢帶動的國際投資與出口週期,②城市化帶動的投資與消費週期,③汽車、住房、教育、信息産品等新興消費品帶動的消費週期),也必將為保定加快發展提供巨大的內在動力。環京津、環渤海經濟圈正在加速崛起,對於保定融入大北京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發展,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北京辦奧,為保定躋身北京的巨大建築、建材、勞務及農産品消費市場,更多、更好地接受北京的産業輻射與轉移創造了難得機遇。

  保定正努力把自身優勢和外部機遇結合起來,緊緊抓住本世紀頭二十年這一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強化“第一要務”思想,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深入實施科教興市、環京津環渤海兩環開放帶動、城鎮化和可持續發展四大主體戰略,力爭農業結構調整有新突破、工業經濟上新水平、項目建設邁新步伐、城市建設與管理上新臺階、優化環境擴大開放創新局面、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取得新成效,堅持走工業強市、特色興市之路,強力推進富民強市工程,努力把保定建成工業裝備製造基地、輕型汽車生産基地、綠色農業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設成為融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于一身的生態園林城市,成為大北京經濟圈中經濟活力迸發的地區之一。

  (一)推進工業強市,加快建設工業裝備製造基地。保定工業有一定基礎和規模。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0多家,其中大型企業44家,中型企業89家,小型企業867家,規模以下企業82371家。經濟總量的39%來自工業。

  幾年來,保定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強力推進工業立市、工業強市。在著重發展壯大大企業的同時,努力增強中小企業活力;推進國有企業三改的同時,加快民營企業發展;新上大項目的同時,加快現有企業的技改步伐;抓好市屬工業的同時,大力推進縣域工業經濟發展。

  1、努力推進汽車工業發展。汽車産業關聯度高、規模效益明顯、資金和技術密集,帶動作用大,是推進工業強市、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帶動力量。我市的皮卡、微型卡車在全國佔有相當的份額。全市有汽車整車生産廠家12家,其中長城、中興、河北長安三大企業今年産量可突破12萬輛,皮卡汽車生産規模、市場佔有率(佔全國市場的60%以上)、出口創匯、經濟效益等已連續幾年名列全國同行業第一。汽車零部件生産企業26家,風帆集團、淩雲集團、立中集團、長城內燃機已具相當規模。2002年全市汽車銷售收入46.88億元,零部件企業銷售收入18.92億元,已成為我市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板塊。可以説,我市發展汽車工業有基礎、有優勢、有潛力。保定制定了“三步走”發展規劃(2005年30萬輛、銷售收入220億元,2007年50萬輛、銷售收入350億元,2010年80萬輛、銷售收入500億元),出臺了《關於加快汽車工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試行)》,加快聯合發展,走專業化配套、集團化壯大、國際化發展之路,著力把汽車産業做大做強,全力打造華北輕型汽車城。目前,正在加快建設投資15億元的長城汽車工業園區、投資3.5億元的中興汽車工業園區、投資5億元的長安汽車工業園區、投資3億元的長城汽車發動機工業園區和汽車零部件工業園區與零部件産銷市場。今年1-8月,汽車總産量7.85萬輛,産值7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5.2%和82.3%。11月11日至15日,我市將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共同舉辦“2003中國保定多用汽車展銷會”,這必將會更好地促進保定汽車工業的發展,進一步提高保定汽車的知名度。

  2、抓好大企業、優勢産業帶動。重點扶持機電、輕紡、食品、建築建材、信息産品製造五大優勢産業做大做強。全市篩選確定20家骨幹企業和極具發展潛力的企業,重點扶持,著力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技術先進、品質過硬、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努力打造一批銷售收入過10億、過50億、過100億的大企業、大集團。去年,全市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6家(長城汽車、供電公司、寶碩、長城華北、熱電廠),其中長城汽車公司銷售收入近50億元。

  3、加快實施名牌戰略。圍繞提高企業、産品核心競爭力,以技術創新、新産品研發為重點,加大技術開發項目建設,加快企業技改步伐,加快名牌産品培育、開發、整合、壯大,推進企業和産品在技術水平、生産規模、經濟效益等方面躍上新臺階,打造保定工業品牌形象。力爭經過兩三年的努力,使20個品牌的質量和市佔有率全國第一,在國際市場具有一定知名度。目前我市已有樂凱、風帆、天鵝、三利4 個中國馳名品牌,有妙士等43個省著名品牌。

  4、努力推進企業改革。在全面加強企業管理的基礎上,突出促“一放”(市屬中小工業企業放權、放開、放活)、重點推“兩抓”(抓大型企業産權多元化和建立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抓大型骨幹企業資産重組和優勢行業發展)、全力攻“三改”(公司制改革、規範破産、分離企業辦社會),大力推進國有經濟佈局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目前,我市累計完成改革的企業1005戶,佔2001年10月基數的96%,組建股份制企業1742家,資本總額84.5億元,融資64.9億元。天鵝、樂凱、寶碩、天威集團股票成功上市。樂凱、風帆、天威、天鵝、寶碩、華鋁進入全國512戶重點企業行列。一批老骨幹通過升級改造重新煥發了生機,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開始顯現。

  5、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堅持以特色為依託,以産業為紐帶,發展與提高並重,大力培育民營企業群。2002年,我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393.5億元,佔全市GDP的48%;其中民營工業增加值269.32億元,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85.1%。繳納稅金24.2億元,佔全市稅收的57.2%; 25個縣(市、區)中有19個民營經濟繳納稅金佔當地財政收入比重達到60%以上。為進一步加快發展民營經濟,我們政策上做到四個不限(發展比例、速度、經營方式和規模),工作中著力推進三個結合(與國企改革結合,與推進城鎮化進程結合,與農業産業化經營結合),重點支持四類企業(科技型、外向型、吸納下崗職工就業型、農産品加工型),努力實現三個創新(體制、技術、管理)。加快縣域工業園區、民營經濟園區、鄉鎮工業集聚區建設,全力支持現有民營優勢工業,促進了安國藥業、白溝箱包、容城服裝、高陽紡織等一大批特色産業上檔升級和縣域經濟發展,成為強縣富民的主要增長極。目前,全市銷售收入超億元的民營企業達到32家,建成營業收入億元以上的工業小區41個,麗華集團、長城集團、巨力集團、三利集團、華夏集團等在全國同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

  (二)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建設綠色無公害農産品供應基地。堅持以加快推進農業産業化、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為總攬,積極適應食品衛生、安全需求的消費變化趨勢,充分發揮農業生産優勢,以京津市場為主攻方向,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全力打造優質農産品品牌,建設綠色保定。

  1、堅持不斷優化農産品生産佈局。按照“一牧二菜三林果”的調整思路,重點規劃建設了蔬菜業“一廊五區”、畜牧業“一帶六區”、林果業“六大基地”。目前,全市瓜菜面積達到252萬畝,設施農業134.7萬畝,果品面積255萬畝。全市3萬畝以上的蔬菜、林果花卉種植小區發展到40多個,各類專業養殖小區138個,規模養殖戶達6.5萬戶。11個縣(市)被國家命名為“特色之鄉”、示範基地,15個縣(市)被省命名為農業特産之鄉。

  2、堅持靠提高品質增強競爭力。突出抓了基地環評、標準認證、質量監測體系和與北京市場挂鉤對接,突出特色,擴大規模,大力推進無公害標準化生産,加快建設大北京綠色無公害農産品生産供應基地。建成了市農業局、定州兩個無公害農産品檢測中心,17個縣(市、區)和工農路蔬菜批發市場建立了速測站,基本形成了全市農産品質量監測網絡。目前,全市已累積完成環評191萬畝,基本覆蓋蔬菜主産區;47個基地和企業的52萬畝無公害農産品生産基地通過省級認證;金付(北市區)、潤生(涿州)、綠源(清苑)、徐綠(徐水)、天一(滿城)5家企業的9種産品通過全國無公害産品標識認證,分別佔全省認證單位和品種的63%和75%。全市無公害農産品品牌達到26個。18個企業和基地與北京簽訂了“場地挂鉤”供銷合同,5月份以來,僅挂鉤企業日供北京蔬菜就達400多噸。徐水西紅柿銷售不僅未受非典影響而積壓,還呈現價高暢銷局面。

  3、堅持大力推進産業化龍頭工程。每個縣(市、區)篩選一批拖動能力大、市場競爭力強、

  産銷鏈條完善的企業,通過民營、股份制、與外商合資合作等途徑,扶持壯大做強。出臺了《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組織龍頭企業開展創“五有”活動,即有標準化生産基地,有達到國際水平和符合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有科學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有先進的産品檢測檢驗設備,有嚴格的産品質量跟蹤服務。目前,我市有國家級重點龍頭1家(龍飛集團),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1家,有一定規模的龍頭企業148家,其中資産過億元的8家,年銷售過億元的5家,各類農産品交易市場達714個,其中成交額超億元的32個,保定市工農路農副産品批發市場和定州市蔬菜批發市場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定點鮮活農産品批發市場。擁有各類農業專業經濟合作組織1592個,其農産品銷量佔全市銷售總量的70%以上。全市農業産業化經營率達到37.3%。

  (三)加快發展旅遊業,打造京津保一體化大旅遊格局。近年來,我市致力於把旅遊業作為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新的增長點來抓,依託區位、資源、品牌優勢,著力把旅遊資源大市建成旅遊強市。圍繞構築京津保一體化大旅遊格局,確立了“融入京津,打造精品,拓展市場,永續利用”的發展戰略,堅持“文旅結合”(歷史文化旅遊和山水生態旅遊),著力打造保定歷史文化名城旅遊區、白洋淀生態和水鄉溫泉旅遊區、清西陵文化觀光度假旅遊區、野三坡自然風光暨民俗文化旅遊區、涿州京都旅遊度假區、淶源涼城旅遊區、阜平天橋瀑布群旅遊區、安國“東方藥都”旅遊區、定州與曲陽古文化旅遊區等9大旅遊精品。推出了“紅色之旅”、“中國四大官衙國際旅遊專線”等20余個旅遊項目。2003年3月,保定市申報第二批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工作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並獲得較高評價。旅遊整體實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旅遊業呈現出快速、健康發展的勢頭。目前,全市共開放旅遊景點111個,其中自然景觀33個,人文歷史景觀50個,健身休閒度假景區13個,科普遊樂點7個,主題公園8個。保定市旅遊社已發展到71家,星級、涉外飯店也發展到21家。今年以來,全市共上旅遊項目40個,總投資約5億元;新謀劃項目28個,總投資近10億元;接待國內遊客427.8萬人次,創收18.95億元人民幣,居全省第一位;接待海外遊客12763人次,創匯319萬美元,居全省第四位。

  (四)加大投資力度,全力推進項目立市。我市始終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保定發展的生命線。把今後三年作為全市的項目建設年,狠抓“四個一批”,即:圍繞生産性項目、規模型項目、高科技項目、農業産業化項目,精心謀劃一批;抓住北京辦奧和“退二進三”機遇,招商引進一批;加快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步伐,技術改造新上一批;著力提高現有企業的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發展壯大一批。努力以項目促投資、增後勁,以項目帶全局、促發展。

  幾年來,保定先後建成投産了天鵝集團短纖維和全連紡二期工程、天威集團大容量變壓器等一大批投資超億元的大項目。今年,全市又安排億元以上在建大項目65項,總投資323.8億元。

  其中3億元以上的特大項目17項,總投資163.7億元。其中國華定洲電廠一期工程總投資46.53億元,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微型車生産線項目總投資2.56億元,樂凱膠片涂布生産線項目總投資6.6億元,華北鋁業公司冷軋機及鋁箔軋機改造項目總投資2.27億元,河北巨力集團一期工程總投資2.02億元,保定太行和易水泥有限公司總投資2.78億元。這些項目進展都很順利,有的當年開工,當年就可投産。

  為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我們狠抓了責任落實,實行了前期項目“四專”責任制(專門機構、專門人員、專門經費、專門車輛)、在建項目“四位一體捆綁責任制”(領導、銀行、項目主管部門、企業法人)和簽約項目“追蹤落實責任制”,把投資3億元以上的重點項目列為市長工程,實行了重點項目建設領導全程服務責任制。各縣(市、區)也都篩選一批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列為縣(市、區)長工程。促進了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

  (五)加快實施兩環開放帶動戰略,構築全方位雙向開放大格局。保定始終把擴大開放作為經濟工作的牛鼻子來抓,堅持“兩為主”(以加快實施兩環開放帶動戰略為主、以加快與國際經濟接軌為主)、重點促“四抓”(抓住大企業、抓住大項目、抓住工業園區、抓住特色優勢)、推進“三突破”(利用外資領域要有新突破、招商方式要有新突破、“走出去”要有新突破),推動對外開放向全方位、寬領域、縱深化發展,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系。

  1、依託區位優勢,加快大聯合。抓住加快建設大北京經濟圈的機遇,依託優勢,以主動促互動,從單純服務型向戰略協作型轉變,努力在提供服務中求發展,在接受擴散中促發展,在加強聯合中保發展,在産業錯位中快發展,在差別競爭中爭發展,在全方位開放中加快保定大發展。今年以來,與京津合作項目257項,合同引資133.45億元,到位18.7億元,分別佔引進省外資金的86.9%和69.5%。近兩年全市與京津合作項目達858項,總投資297億元。

  2、改進招商方式,尋求大招商。在著力抓好行業招商、專題招商、小團組招商、以商招商、以企招商、網絡招商的同時,努力探索招商引資的新方式。6月6日,率先開通了保定招商網,建立了網上招商項目庫,完善了招商平臺,實現了與外商的全天候信息互動。同時,切實加快開發區建設,努力推進“板塊招商”。發揮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涿州、高碑店、白洋淀溫泉城、北市區民營科技四個省級開發區的優勢,全方位招商引資。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8.2億美元,審批外商投資項目合同402個。目前全市已有三資企業600多家,省內外合資合作企業2000多家。今年1—8月,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項目合同43項,新註冊外商投資企業40家,同比分別增長38.7%、29%。全市實際利用內外資40.6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80.7%,同比增長71.8%。

  3、努力與國際經濟接軌,構築大格局。實施走出去戰略,推動企業走出去、勞務走出去、産品走出去。截至2002年底,全市共有自營進出口企業237家,在全省居第二位。形成了以機械製造、服裝鞋帽、食品加工為主的三大出口創匯主流板塊,出口商品達12大類262個品種。全市在國外設立商務機構29家,投資辦廠56家,與15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往來關係。

  (六)全力打造良好的環境平臺。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優化環境為總攬,把優化環境作為抓經濟促發展的最佳著力點,作為根本性、戰略性舉措來抓,遠建機制抓根本,近抓重點求突破,連續四年召開優化環境百萬人大會,努力打造和諧包容的人文環境、誠實守信的誠信環境、清潔優美的城市環境、山水秀美的生態環境、高效便捷的服務環境、透明優惠的政策環境、健全規範的法制環境、安全穩定的治安環境、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努力創造優化“人人是保定形象,個個是保定環境”的良好氛圍。人文環境。立足歷史文化名城,堅持以人為本,狠抓文明素質、全民道德、行為規範和誠信四項教育,深化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家庭、文明公民創建活動。我市被評為全省和全國文明城市。

  生態環境。圍繞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綠化、凈化、美化、亮化、暢化、經常化一起抓。廣泛開展了社會綠化活動,新建了軍校廣場、植物園、濱河公園等一批綠化工程,建成中心花園40余個,人均公共綠地和綠化覆蓋率由1998年的3.3平方米和24%分別提高到目前的5.5平方米和27%。

  服務環境。以優化政務環境為突破,努力打造成本洼地、服務高地。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清理廢止與WTO不相適應的文件5023件,先後五批公佈取消行政審批項目867項,改變性質110項,下放審批權11項,削減率達到了64.75%。建起了項目審批大廳,實行“一條龍”審批辦公。建立了企業家服務中心,開通了企業家和市長專通專線電話、12345市長專線、96116城建熱線、行風熱線、供電服務熱線、勞動保障熱線等。深入開展“行風建設”活動,各執法執紀部門制定了改進服務的硬措施,推行“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一次性告之制”,把部門職能和服務承諾向社會公開,以公開促落實。

  基礎設施環境。市區三年投資近百億元,實施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路網改造、園林綠化、住宅建設和綜合整治四大工程,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面貌根本改觀。為進一步把保定建設好,我們要把城鎮建設擺上活躍經濟全局的戰略地位,大力推進城市化進程。正在全力實施 “一城三星”(保定城區和清苑、滿城、徐水三個縣城)大保定建設。把市區鄰縣滿城、清苑、徐水與市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圍繞加快新區建設,正在謀劃實施會展中心、體育中心、疾病控制中心、行政中心建設。圍繞建設生態園林城市,正在加緊規劃建設水上公園,完善植物園,護城河還清和熱網、氣網、信息網建設,意在全面提高中心城市基礎功能和生態環境建設、健康文明水平。同時,把保定城鎮體系融入大北京經濟圈來規劃發展,建立依託京津、職能明確、功能互補、規模等級結構完善、佈局合理的城鎮體系,突出重點、有序推進,逐步形成以市區為中心、以定州、涿州為次中心,帶動中、東、西部地區的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網絡格局。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保定市委市政府要以飽滿的精神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到保定的發展上,落實到執政為民上,凝神聚力,全力做好各項工作。我們相信,只要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共同努力,保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快,保定的明天會更美好。

責編:趙瑋寧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