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我國到2008年將向“煤火”發起“總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30日 09:44 來源:
    專題:建設節約型社會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 向傑 “我國是世界上煤炭生産、消費量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煤炭自燃(即‘煤火’)災害最嚴重的國家。”在今天召開的“國際煤火研討會”上,神華集團工程師管海晏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已知的煤炭自燃面積達720平方公里,正在燃燒的煤田和礦區有62處。其中每年僅由煤田火區直接燒失的優質煤炭資源就達2000萬噸,破壞的煤炭儲量更是達到了2億噸。”本屆研討會主席、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高級工程師李加洪説,我國到2008年將向“煤火”發起“總攻”。

  為有效地撲滅煤火,2001年5月,在中德兩國政府間科技合作框架下,設立了“中國北方煤火探測、滅火與監測新技術研究”項目,並於2003年9月9日在北京正式啟動實施,承擔單位分別為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和德國宇航中心。同年,該項目還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框架支持項目。

  李加洪説:“目前,我們已經順利完成了項目的第一期合作內容。其創新之處在於拓寬了現有的遙感技術,將衛星遙感與航空物理探測及地質探測技術結合起來,加以綜合分析,從而將一個試驗區的煤火立體地呈現在了人們面前,並由此建立了精確的煤火燃燒地質模型以及煤火燃燒物理作用、化學作用和熱作用模型,初步形成了一套包括衛星遙感、航空物探及地面觀測組成的綜合探測與分析方法,為第二期全面探測地下煤火和進行滅火奠定了基礎。”據介紹,我國下一步將根據實際情況動態調整已有的煤火探測技術,展開大面積探測,以探明我國煤火的數量和種類。全部項目預定2008年全部結束。

  在本屆研討會上,來自北京師範大學的女科學家張松梅獲得了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中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青年科學家獎”,以表彰其在煤火監測研究和項目管理上所做出的貢獻。

責編:復蘇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