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根除手機不良信息毒害青少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02日 15:47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公安部、信息産業部、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從今天起全面啟動打擊手機違法犯罪活動的工作。(11月1日央視國際)

  據2004年底統計,我國的手機用戶人數已經達到3.35億人,年內將會超過4個億。全國平均每天有5億條短信在發送。手機短信業務在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便捷和實惠的同時,一些不法分子也在利用手機短信從事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其社會危害性日益凸現,嚴重地干擾了人們的生長工作、生活秩序,侵害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破壞了社會和諧和精神文明建設,成為危害當前與社會治安秩序的一種公害。(見11月1日央視國際消息) 在公安部門列舉的利用短信息實施違法犯罪的第二種情形就是散佈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內容的信息,或者是教唆犯罪,傳授犯罪方法的。 隨著短信業務在青少年中的普及,黃色短信也開始出現在許多青少年的視野裏。有的青少年認為,發個黃色短信給朋友,就像打個招呼一樣,不必大驚小怪。而有關專家卻認為,淫穢、色情短信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容小覷。

  青少年正處於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強,黃色短信等一些不良信息對孩子的影響,雖然比不上網絡的威力大,但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之間利用黃色短信來溝通交際,這是成人之間存在的畸形現象在孩子們中間的反映。長期下去,孩子會以為這些東西都是正常的,不利於形成正確的交往方式。因此有識之士呼籲,就像清除網絡垃圾一樣,對於手機上的“垃圾”也應予以關注,要給青少年創造一個潔凈的通信網絡空間。

  像所有的文明進程中引發的新的社會問題一樣,治本只有尋求法律,據權威人士稱,我國首部短信法規《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將在近期正式出臺,髮發“黃段子”將承擔法律責任。從立法上來防止手機“黃段子”是必要的,至少能給那些樂此不疲者以法律的威懾力,讓他們不敢去鋌而走險,想發就發,色情氾濫。

  然而,僅僅是一條文字短信息,它的可複製和轉發等便捷特點決定了它傳輸速度之快,影響人群之眾,是法律觸角無法窮盡的。“髮發黃段子將承擔法律責任”,定一條罰則看似簡單,但操作起來面廣量大,相當棘手。如果僅靠一陣專項執法風暴其結果能像整頓黑網吧一樣就不錯了。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執法和司法資源還很緊缺的今天,熟人朋友或同學間發一條“黃段子”,要調動多少專業監控的設備和人員來取證,又要部署多少現場執法人員進行簡易程序的調查處罰?在目前尚有若干遠比手機“黃段子”還要緊迫的社會問題亟待依法查處的大環境下,完全依靠法律來凈化信息通訊市場,顯然是紙上談兵。

  筆者倒是覺得應該把這件由市場派生出來的問題首先交給市場去處理,電信運營商在思想要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從公益目的出發,採取一系列商業的和技術的措施。一是主動向自己的客戶發送友情提示的短信,請用戶自覺維護信息通訊秩序和公共道德,並以月度為單位對自律的客戶進行抽獎,獎勵手機話費或獎品。二是配備專門人員監控抽檢短信內容,發現“黃段子”飛過的立即採取短信警告、扣除話費、直至停機的商業處罰。三是與第二代身份證鑒證系統“無縫鏈結”,將經警告後仍無不改正且發“黃段子”兩次以上的用戶,直接抄送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按治安處罰有關法律處理。

  只有標本兼治,才能根除手機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毒害青少年之患。(梁江濤)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