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神六載人航天飛行16日實況文字播報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7日 09:21 來源:
    專題: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

  2005年10月16日 23:56:54 新華網神六快訊:記者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測控站了解到,喀什測控站已按計劃圓滿完成神舟六號運行段的測控任務,在神舟六號飛行期間共進行了22個圈次的測控,成功率100%。

  2005年10月16日 23:46:53 新華網神六快訊:航天員返回後要有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的隔離恢復期。隔離恢復期結束後,航天員還要療養二三十天,以調整身體。

  2005年10月16日 23:46:01 新華網神六快訊:航天員落地,打開艙門後,醫生要對他們進行是否能夠出艙的醫學判斷,然後把航天員接到直升機裏進行全方位醫監醫保,包括常規檢查、抽血等。

  2005年10月16日 23:43 [內蒙古人民網記者廖文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指揮隋起勝説,此次神六任務對著陸區氣象預報也是一個考驗。多天飛行,氣象預報準確率要求很高,特別是對著陸場區淺層風的預報要求更高,這些都直接關係到飛船能否安全返回。

  2005年10月16日 23:43:03 新華網神六快訊: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環境醫學研究室主任虞學軍説,飛船的航天員坐椅上首次安裝了賦形減震坐墊,可以對航天員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2005年10月16日 23:41:44 新華網神六快訊:神六飛船返回艙的外表採取了有效的隔熱和降噪措施,可以保證艙內的溫度和噪聲均在航天員可承受的範圍內。

  2005年10月16日 23:40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神舟六號飛船將在飛行77圈後返回主著陸場。

  2005年10月16日 23:32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費俊龍和聶海勝正在聚精會神地閱讀飛行手冊。

  2005年10月16日 23:31:56 新華網神六快訊:“酒精式退燒”就是像發燒時搽酒精一樣,用輻射散熱的方法將熱量散去。這種方法只適用於最大熱流不超過每平方米100卡的情況。

  2005年10月16日 23:31:30 新華網神六快訊: “釜底抽薪式退燒”即燒蝕。就是用一些高分子材料做飛船的蒙皮,有意識地讓它在高溫加熱時燒掉,將熱量帶走,從而達到保存主要結構的目的。

  2005年10月16日 23:30:01 新華網神六快訊:“冰塊式退燒”即吸熱。吸熱是採用導熱性能好、熔點高和熱容量大的鈦合金等金屬材料,吸收大量氣動熱量。這種方法防熱能力有限,只適用於加熱量很小的部分。

  2005年10月16日 23:28:47 新華網神六快訊:16日23時26分,神舟六號經過廈門測控段時,飛船返回艙艙門已經關閉,檢漏正常,航天員已經更換艙內壓力服,感覺良好。

  2005年10月16日 23:25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神舟六號飛船正在進行第74圈飛行。

  2005年10月16日 23:16 [內蒙古人民網記者廖文根]:隋起勝説,夜間回收最大的考驗還是搜救方面,因為夜間能見度低,飛船返回艙信號難發現,對搜救回收來説是個難題。

  2005年10月16日 23:11:18 新華網神六快訊:飛船返回再入大氣層進入距地面80至40公里的稠密大氣層時,為飛船“退燒”的措施主要有3種:“冰塊式退燒”“酒精式退燒”“釜底抽薪式退燒”。

  2005年10月16日 23:09:46 新華網神六快訊:飛船落地後如果降落傘被風吹鼓,就可能拖著返回艙快速滾動。為了航天員的安全,在返回艙落地的一剎那間,返回艙上的切割器會自動切斷傘繩吊帶,保證返回艙不被傘拖走。

  2005年10月16日 23:04 [內蒙古人民網記者廖文根]:四是增加了有效載荷現場處置、回收與轉運任務;五是增加了1套便攜式Ku衛通站,用於落點現場的話音通信和圖像傳輸;六是引進1套風廓線雷達,新建了102米高的測風塔,用於主著陸場區氣象的測量。

  2005年10月16日 23:03 [內蒙古人民網記者廖文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指揮隋起勝説,與“神舟”五號任務相比,“神舟”六號任務著陸場系統的技術狀態變化較大,主要有六項。

  2005年10月16日 23:03:46 新華網神六快訊:主傘也採取兩級充氣的方法,先張開一個小口,然後慢慢地全部張開,這時返回艙的下降速度逐漸由80米/秒減到40米/秒,然後再減至8-10米/秒。

  2005年10月16日 23:02:13 新華網神六快訊:減速傘設計為兩級充氣,先張開一個小口,8秒後待返回艙速度減小到一定程度後,再全部張開。通過減速傘,返回艙的速度由180米/秒左右降到80米/秒左右。

  2005年10月16日 23:01:22 新華網神六快訊:返回艙大約在距地面10公里的高度開始開傘。返回艙上的靜壓高度控制器通過測量大氣壓力判定高度,自動打開傘艙蓋,首先帶出引導傘,引導傘再拉出減速傘。

  2005年10月16日 23:00:03 新華網神六快訊:降落傘的開傘程序也大有講究,主傘並不能一下子全部打開,否則傘會被高速氣流衝破。

  2005年10月16日 22:59:24 新華網神六快訊:神舟六號飛船回家至少先後打開引導傘、減速傘、主傘,共三把傘,如果有必要,還要打開第四把傘——備份傘。

  2005年10月16日 22:58:19 新華網神六快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侯鷹説,飛船返回艙降落傘能否順利打開,直接關係著回收的成敗。

  2005年10月16日 22:55:33 新華網神六快訊:黑障區是航天器返回艙等再返回大氣層後無線電信號中斷的飛行區段,給實時通信和測量造成困難。

  2005年10月16日 22:52:41 新華網神六快訊:飛船返回離地80公里到40公里這段範圍裏,飛船進入黑障區,無線電通信中斷。飛船上發生什麼情況地面無法知道,這個階段最為緊張。

  2005年10月16日 22:51:36 新華網神六快訊:飛船點燃發動機制動進入返回軌道時,點火時間必須精確控制,點火時間相差1秒鐘,就會使飛船落點位置相差9公里。

  2005年10月16日 22:47:17 新華網神六快訊:楊利偉説,我很羨慕費俊龍和聶海勝,他們現在在太空中是“兩居室”,我那時候只有“一居室”。

  2005年10月16日 22:44 [內蒙古人民網記者廖文根]:“阿木古郎”是蒙古語,意即“平安”。在這裡,曾成功地返回了五艘神舟飛船。阿木古郎草原所在的四子王旗,位於內蒙古中部,北與蒙古國接壤,總面積25513平方公里,總人口20多萬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居多,包括滿、朝鮮等民族的多民族聚集地區。歷史上本旗全稱“四子部落扎薩克多羅達爾罕卓裏克圖胡碩寢王旗”,後簡稱四子王旗。

  2005年10月16日 22:40:19 新華網神六快訊:飛船衝進大氣層時速度很快,跟大氣層的磨擦産生的溫度達到1600多攝氏度,而飛船內要保持20多攝氏度的溫度,這個環節十分關鍵。

  2005年10月16日 22:40 [內蒙古人民網記者廖文根]:飛船主著陸場是阿木古郎草原,神舟飛船為何選在阿木古郎草原著陸?據專家介紹,這完全得益於這裡的氣候和地理地貌,適合飛船著陸。原來也有把著陸點選在河南省的設想,只是因為河南省是農業大省,人口稠密,不適合作著陸地點。

  2005年10月16日 22:38:39 新華網神六快訊:中國空間科學與應用中心研究員潘厚任説,飛船返回進入大氣層的角度十分關鍵,事關安全著陸。

  2005年10月16日 22:31:20 新華網神六快訊:飛船返回要闖過“燒蝕關”“黑障關”“過載關”和“衝擊關”四道關鍵關口。

  2005年10月16日 22:30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航天員做好返回準備。

  2005年10月16日 22:29:52 新華網神六快訊: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返回地面需要經歷制動飛行階段、自由滑行階段、再入大氣層階段、著陸階段等4個階段。

  2005年10月16日 22:28 [內蒙古人民網記者廖文根]:隋起勝説,著陸場任務結束的標誌就是我們把航天員安全地送到北京航天城。

  2005年10月16日 22:21 [內蒙古人民網記者廖文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指揮隋起勝説,如果把飛船返回制動這一科作為零點的話,大約經過30多分鐘,這個接力棒就交到主著陸場的手中。我們在白雲鄂博有一部雷達,它發現目標就意味著返回段的測控開始,我們的直升機起飛到待命空域,地面車隊也向預報著陸點前進,這時著陸場系統任務實施正式開始。

  2005年10月16日 22:15:31 新華網神六快訊:神六飛船即將返回,新華社派往主、副著陸場、北京航天飛控中心以及各個測控點的數十名記者已全部到位,包括在遠望三號測量船、喀什測控站等都有新華社記者進行現場報道。

  2005年10月16日 22:12:21 新華網神六快訊:16日21時54分至59分,神六飛入遠望一號測量船測控弧段,正在飛行第73圈,航天員做好返回準備。

  2005年10月16日 22:11:16 新華網神六快訊: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侯鷹説,在確認飛船著陸後,空中4架直升機將按程序依次降落。另2架直升機從停機坪起飛,參加協助救援。

  2005年10月16日 22:03:45 新華網神六快訊: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侯鷹説,在飛船開始返回制動後,6架直升機中的4架立即起飛至理論落點35公里處的空域等待,4架直升機分佈在理論落點的4個不同方向。

  2005年10月16日 22:03:16 新華網神六快訊:21時57分,在太空飛行近109個小時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向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報告,神舟六號開始進行返回準備。

  2005年10月16日 22:02 [內蒙古人民網記者廖文根]:關於副著陸場,隋起勝説,按照工程設計,副著陸場是主著陸場的氣象備份著陸場,如果主場氣象條件不滿足航天員返回,就要到副場返回。

  2005年10月16日 21:59:59 新華網神六快訊:21時56分,費俊龍正在擦拭返回航和軌道艙之間的密封部位。

  2005年10月16日 21:56:21 新華網神六快訊:侯鷹説,主著陸場搜索救援,由空中搜救和地面搜救兩部分組成,以空中為主、地面為輔,通過空地協同、地空結合共同完成飛船返回艙搜索和航天員救援。

  2005年10月16日 21:52 [內蒙古人民網記者廖文根]:隋起勝説,地面分隊到達現場可能相對晚一些,其一大任務是返回艙處置。如果車隊比直升機早到返回艙現場,地面分隊同樣有能力獨立自主地完成航天員搜索救援的主要任務。同時,著陸場系統的神經系統——指揮系統是在地面(地面有個指揮車),指揮部在那裏指揮空中地面協同協作。還有的時候,返回艙降落的地方可能直升機不便降落,就要靠車隊開過去。

  2005年10月16日 21:51:38 新華網神六快訊:著陸場系統總指揮隋起勝説,當飛船開始返回時,空中搜救直升機將按照預定時間,到達預定的空域上空待命。當確定返回艙著陸後,迅速根據測定的方位接近返回艙。

  2005年10月16日 21:50:07 新華網神六快訊:著陸場系統總指揮隋起勝説,搜救部隊投入了多種直升機和指揮調度車、醫監醫保車、工程運輸車、航天員運輸車、返回艙吊車、小型搜索車等9种先進裝備。

  2005年10月16日 21:48 [內蒙古人民網記者廖文根]:隋起勝説,“神舟”六號以空中搜索救援為主,我們現在有6架搜救直升機,還有兩架超美洲豹運送航天員,加起來8架。所謂空中搜索救援為主,就是空中到達返回艙現場以後,航天員救援主要工作都能完成。到那裏可以檢查返回艙、開艙、檢查航天員健康狀況、航天員出艙後進入醫監醫保直升機進行檢查,這一套空中分隊都可以自主完成。

  2005年10月16日 21:46:26 新華網神六快訊:著陸場系統總指揮隋起勝説,參與航天員搜救的6架直升機、14臺特種車輛、200多名搜救人員,已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的主著陸場集結完畢,準備隨時投入行動。

  2005年10月16日 21:45:33 新華網神六快訊: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侯鷹説,在神六飛船飛行任務中,著陸場系統的核心任務是回收飛船返回艙和搜救航天員。

  2005年10月16日 21:44:05 新華網神六快訊:侯鷹説,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已建成主、副著陸場分系統,陸上應急搜救分系統,海上應急搜救分系統,通信分系統和航天員醫監醫保分系統等5個分系統在內的完備體系。

  2005年10月16日 21:43:11 新華網神六快訊: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侯鷹説,著陸場系統總計涵蓋了100多家單位、數萬名人員。

  2005年10月16日 21:42:21 新華網神六快訊: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侯鷹説,著陸場系統在神六任務中全面啟用了應急救生輔助決策系統。只要在電腦中輸入發生應急情況的時間,系統就能自動生成救生方案。

  2005年10月16日 21:41:42 新華網神六快訊:侯鷹説,搜救直升機夜視裝備進行了加強,增加了必要的夜視器材,主著陸場光學實況記錄系統,可對60至70公里內的可見光、100至150公里內紅外光進行跟蹤。

  2005年10月16日 21:40:26 新華網神六快訊:航天員在飛船緊急著陸時用的救生包,能滿足“全球性”要求,備有求救信號聯絡物品、醫療救護用品、生存物品、防禦自衛用品這4種功能物品。

  2005年10月16日 21:39:21 新華網神六快訊:航天員在飛船緊急著陸時,都有一個救生包,裏面備有各種可在自然環境下使用的25種救生物品。

  2005年10月16日 21:36:58 新華網神六快訊:主著陸場由6架直升機組成的空中搜救分隊,擔負著神六飛船返回艙捕獲、跟蹤、測量、搜索、回收和對航天員出艙後的醫監醫保、醫療救護及後送任務。

  2005年10月16日 21:35:55 新華網神六快訊:主著陸場空中搜救分隊具備夜間搜救能力,執行此次任務的飛行員全部是具有豐富經驗、能飛多種氣象條件的優秀飛行員。

  2005年10月16日 21:35:16 新華網神六快訊:蔡有固説,保障航天員的安全是搜救部隊壓倒一切的任務。搜索救援部隊的主要職責是及時發現飛船返回艙,確定其著陸的準確位置和地理坐標,並對航天員進行必要的醫療救護。

  2005年10月16日 21:33:58 新華網神六快訊:蔡有固説,主著陸場系統已經建立了強大的搜救部隊,可以説是陸、海、空三軍出動,地方、部隊全面配合,各路專家雲集,各种先進設備並用。

  2005年10月16日 21:32:53 新華網神六快訊:蔡有固説,地面搜救設備包括搜索飛機、運輸機、直升機、醫療設備等,還有食品、水等生活必需品。使用了先進的測量、氣象、通信、指揮和營救設備。

  2005年10月16日 21:31:23 新華網神六快訊:著陸場系統空中搜救指揮員蔡有固説,搜救部隊包括經驗豐富的飛行員、醫生、各種特種車輛的駕駛員、通信專家、氣象專家、空降人員、救援人員等。

  2005年10月16日 21:30:08 新華網神六快訊:侯鷹説,在一些飛船關鍵回收技術方面,我國科技人員成功突破了黑障區的跟蹤測量、高海況打撈以及車載衛通站快速運動情況下的通信難題,保障了著陸場系統建設的先進性。

  2005年10月16日 21:30 [內蒙古人民網記者廖文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指揮隋起勝説,搜救力量既有直升機,也有地面車隊,這兩支搜救力量總體上是密切協同,但又各有分工。

  2005年10月16日 21:27:57 新華網神六快訊: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侯鷹説,中國航天器回收技術起步于1959年,在成功回收20多顆返回式衛星的基礎上,又相繼完成了5艘飛船返回艙的回收任務。

  2005年10月16日 21:26:40 新華網神六快訊: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侯鷹説,為了保護航天員的安全,飛船上使用了降落傘、反推火箭、緩衝座椅三大法寶。

  2005年10月16日 21:26:01 新華網神六快訊: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侯鷹説,飛船返回著陸過程中,降低速度、減緩衝擊是確保航天員生命安全的關鍵。

  2005年10月16日 21:23:41 新華網神六快訊:針對飛船可能在夜間返回,參加搜救的6架直升機全部安裝了紅外夜視助降系統,提高了夜間在複雜地形條件下的降落能力。

  2005年10月16日 21:22:52 新華網神六快訊:四子王旗主著陸場已完成過5次飛船回收任務。

  2005年10月16日 21:22:26 新華網神六快訊:神六飛船有一個主著陸場,一個副著陸場,還有十余個應急著陸場。可以保證飛船在軌飛行的每一圈至少有一個應急著陸區。

  2005年10月16日 21:20:29 新華網神六快訊:著陸場系統總指揮隋起勝説,著陸場必須在飛船多次經過的太空下面;場地要開闊;地勢平緩結實;天氣狀況良好。

  2005年10月16日 21:17:55 新華網神六快訊:飛船正常返回時的著陸點應該位於四子王旗紅格爾蘇木(鄉)的阿木古郎牧場。

  2005年10月16日 21:17:15 新華網神六快訊:內蒙古四子王旗只有20萬左右人口,面積卻有24000多平方公里,面積為2160平方公里的主著陸場還不到它的1/10。地廣人稀、地勢平坦,是飛船著陸場的必備條件。

  2005年10月16日 21:16:10 新華網神六快訊:飛船返回要求300米以下的淺層風速度不超過15米每秒,高空風不超過70米每秒;空中無降水,地面無半米以上積雪;空氣能見度不小于10公里。

  2005年10月16日 21:12:46 新華網神六快訊:中國空間科學與應用中心研究員潘厚任説,飛船發射和返回是最關鍵、風險最大的環節,這期間需要特別注意發射段、再入大氣層和黑障區等幾個關鍵點。

  2005年10月16日 21:11:16 新華網神六快訊: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侯鷹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透露,我國載人航天著陸場系統首次在神舟六號任務中使用醫監醫保直升機,確保航天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救援。

  2005年10月16日 21:04:52 新華網神六快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負責人在此間宣佈,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將於10月17日淩晨按計劃實施返回。

  2005年10月16日 20:46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聶海勝説:“感謝全國人民,感謝台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對我們的關心和厚愛。”費俊龍説道:“我們一定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圓滿完成任務。”

  2005年10月16日 20:02:00 新華網神六快訊:此前,神舟六號70次飛過祖國上空,其中,多次從台灣、香港、澳門上空飛過。

  2005年10月16日 20:00:55 新華網神六快訊:北京時間16日20時,神舟六號進入第71圈飛行,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從太空向全國各族人民,向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問好,並報告飛船工作正常太空生活愉快。

  2005年10月16日 18:31[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隋起勝説,著陸場還有很多分系統,包括返回艙處置分系統、航天員救援分系統(醫監醫保分系統)、醫療救護分系統、返回艙搜索分系統(分空中和地面)、氣象分系統、通信系統以及返回段的測控系統等等。

  2005年10月16日 18:12[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第三部分是搜索救生分隊,包括地面搜索分隊和空中搜索分隊,主要負責及時搜索降落于地面的返回艙,並進行現場處置。

  2005年10月16日 18:12[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第二部分是與前置雷達站相距約300公里的測量站,它主要根據雷達站提供的引導數據,進一步精確跟蹤、控制飛船返回艙,獲取最終的落點預報。

  2005年10月16日 18:12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一是位於內蒙古白雲鄂博地區的前置雷達站,主要負責獲取飛船在黑障區,即距地面40至80公里高度的稠密大氣層區域的飛行數據,為測量站提供引導數據。

  2005年10月16日 18:12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隋起勝説,按照飛船返回的運行軌跡,整個主著陸場可分為三大部分。

  2005年10月16日 17:49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神舟六號飛船目前進行第70圈飛行。

  2005年10月16日 17:18 [內蒙古-廖文根]:隋起勝説,主著陸場系統在“神六”任務中的主要職責是擔負對飛船再入軌跡的捕獲、跟蹤和測量,搜索、回收、運送返回艙,以及對航天員出艙後進行醫監醫保、醫療救護和緊急後送等重要職責。

  2005年10月16日 16:47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神舟六號飛船正在進行第69圈飛行。

  2005年10月16日 16:37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神六飛船正在飛越坦桑尼亞上空。依然是聶海勝一人在返回艙裏。他躺在座椅上,手拿航天日誌,帶著耳機,在和地面通話。

  2005年10月16日 16:11 [內蒙古主著陸場-人民網廖文根]:目前,著陸場系統全部就位完畢,通信暢通,各種設備狀態良好、運行正常,回收人員精神振奮,只待“神舟”六號的飛天歸來。

  2005年10月16日 15:39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目前,聶海勝一人在返回艙裏,很悠閒地坐在座椅上,偶爾看一眼前面的儀錶盤。

  2005年10月16日 15:19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神舟六號飛船正在進行第68圈飛行。

  2005年10月16日 15:13:59 新華網神六快訊:北京航天飛控中心主任席政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由於成功地將最優控制理論用於實踐,神舟六號飛船的實際運行軌跡與理論軌跡實現吻合。

  2005年10月16日 14:36:10新華網神六快訊:16日中午神六飛船的主著陸場已進入警戒狀態。四子王旗公安局抽調警力配合部隊,對主著陸場區域實行警戒,重點是100多平方公里的核心著陸區。

  2005年10月16日 14:16[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17日,四子王旗地區的風速將為四級風(6米每秒)以下,早晨氣溫為零下1攝氏度左右。

  2005年10月16日 14:08[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根據中央氣象臺信息,17日至18日,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地區天氣狀況十分理想,沒有降水天氣出現,非常適合載人飛船著陸。

  2005年10月16日 13:28[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神舟六號飛船正在進行第67圈飛行。

  2005年10月16日 13:24[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費俊龍在返回艙內顯得很輕鬆、愉快。

  2005年10月16日 13:16:05新華網神六快訊:截至北京時間16日13時10分,神六飛船已經安全飛行100個小時,飛行里程大約280萬公里。

  2005年10月16日 12:08[CCTV4]:今天上午十點鐘神六航天員在軌道艙進行了我國首次細胞搭載實驗。

  2005年10月16日 12:07[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神舟六號飛船飛越澳大利亞,在南太平洋上空飛行。

  2005年10月16日 11:52[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費俊龍正在操作數碼攝像機回看圖像。

  2005年10月16日 11:46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現在兩名航天員均在返回艙內工作。

  2005年10月16日 11:22:28 新華網神六快訊: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楊貴名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未來兩天,主著陸場地區的天空狀況良好,能見度高,低層風力比較小,整個高空風向穩定。

  2005年10月16日 10:44:26 新華網神六快訊:航天員首席醫監醫保醫生李勇枝説,胡錦濤總書記與航天員通話,對航天員來説是非常好的心理支持,對於他們執行好後續任務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2005年10月16日 10:43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神舟六號飛船正在進行第65圈飛行。

  2005年10月16日 10:41 [人民網]:據酒泉副著陸場陸上應急救生大隊大隊長朱亞斌介紹:“飛船返回前6個小時,才能決定降落到主著陸場還是副著陸場,因此我們已做好隨時迎接飛船返回的準備。”

  2005年10月16日 10:04:33 新華網神六快訊:北京航天飛控中心主任席政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神六返回艙返回後,軌道艙將再留軌工作六個月時間,航天飛控中心將繼續對其進行全程管理。

  2005年10月16日 09:44:25 新華網神六快訊: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侯鷹説,與世界其他國家載人航天器起步時採取彈道式返回方式不同,神舟號飛船從一開始就使用起點較高的升力再入方式返回。

  2005年10月16日 09:36:50新華網神六快訊:參與航天員返回搜救的人員和裝備目前已經在位於內蒙古四子王旗的主著陸場集結完畢,準備隨時投入行動。

  2005年10月16日 09:36:23 新華網神六快訊:截至目前,神舟六號飛船已繞地飛行64圈。航天員感覺良好,飛船運行正常。

  2005年10月16日08:57 人民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10月16日訊 前方報道組報道:今天上午10時,飛控中心將舉行會議,決定神六何時返航。目前,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天氣狀況比較好,預計神六按原計劃返回的可能性比較大。

  2005年10月16日08:43  新華網神六快訊:著陸場系統總指揮隋起勝今天淩晨對新華社記者説,目前,著陸場系統全部就位完畢,通信暢通。各種設備狀態良好、運行正常。

  2005年10月16日08:38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神舟六號飛船的舷窗外面逐漸變亮,飛船從地球的陰影中飛入向陽面。

  2005年10月16日08:17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神舟六號飛船正在飛越非洲大陸上空。

  2005年10月16日07:40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舷船外很明亮。這是2位航天員在太空度過的第63個清晨。

  2005年10月16日07:04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神舟六號飛船已經進入第63圈飛行。

  2005年10月16日06:06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聶海勝獨自在返回艙內,姿態悠閒、神情放鬆。

  2005年10月16日05:34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神舟六號正在飛行第62圈。

  2005年10月16日04:05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神舟六號飛船正在進行第61圈飛行。費俊龍在返回艙內聚精會神地閱讀飛行手冊。

  2005年10月16日03:25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費俊龍在翻閱飛行手冊。

  2005年10月16日03:24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費俊龍拿起操作桿,對飛船進行操控。然後與地面進行通話。

  2005年10月16日03:01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神舟六號飛船正在進行第60圈飛行。

  2005年10月16日02:27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費俊龍向地面揮手致意。

  2005年10月16日02:24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他們繼續翻閱飛行手冊。

  2005年10月16日02:22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現在費俊龍和聶海勝都在返回艙內,他們都半躺在座椅上,相互交談。

  2005年10月16日00:44 [人民網北京飛控中心報道組]:聶海勝在記錄飛行日誌。

責編:扈航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