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致癌保鮮膜拷問遲鈍的標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4日 18:47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好不容易隔了段時間沒讓國人驚詫的食品衞生安全“恐怖門”,再一次讓國人驚詫不已!——“由於在本國遭禁,日韓聚氯乙烯(PVC)食品保鮮膜大舉進入中國!”(10月14日《國際金融報》)1995年全國用量不過幾噸的PVC食品保鮮膜,現在年用量已經超過15000噸,賓館、酒店、超市和生鮮食品都在用。這些産品80%以上來自日本和韓國,目前LG、三菱、三榮三大品牌即佔國內市場近80%份額。

  據專家介紹,PVC食品保鮮膜對人體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危害:氯乙烯單體含量高,會揮發出來有毒的氯;PVC保鮮膜用的增塑劑主要成分是乙基己基胺(DEHA)。這種保鮮膜中的有害物質容易析出,隨食物進入人體後,對人體有致癌作用,特別是干擾人體內分泌,引起婦女乳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男性生殖障礙甚至精神疾病等。

  正因為危害嚴重,歐洲早在數年前就禁止使用PVC作為食品包裝材料。日本也在2000年杜絕了PVC食品包裝。據世界包裝組織理事會宣佈,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和歐洲各國現已全面禁止使用PVC包裝材料。可是,我們的國家標準卻沒有及時“與國際接軌”,至今仍沒有任何禁止或限制的規定。於是乎,才有了如今致癌保鮮膜大舉進入中國的結局。

  不難想見,一直“膜裏來膜裏去”的消費者們在得知消息的一剎那,會感到多大的悲哀和憤怒。大家一致在驚呼:“太可怕了!”首先讓我們“太可怕了”的是,國民的食品衞生安全究竟靠誰來保障?點數近期發生在食品衞生安全領域的典型事件,執法部門主動查出來的有幾起呢?蘇丹紅是國外傳來的,哈根達斯、光明回奶是媒體“扒”出來的,同樣,致癌保鮮膜又是媒體“領銜執法”的。在涉及維護公共利益的執法活動中,典型話語莫過於:“立即採取行動”,“立即開展專項檢查”,云云。政府部門只是最後的收尾工作者,先鋒部隊要麼是媒體記者,要麼就是國外機構。可是,在這許多的“立即”之前已經有多少國人付出了健康乃至生命的代價?

  誰都知道,納稅人是花錢“聘請”了專門的政府機構來做這些事情的,那麼我們不得不懷疑:這些機構到底有沒有正常地履行職責?如果有,那麼:幾乎是國際禁用、而且國內專家早已形成共識的致癌保鮮膜出於什麼原因竟能在國內大行其道如此多年?1988年頒佈的早已過時的國家標準為何一直沒有及時接軌國際?如果沒有,那麼:誰應該對消費者的健康損失負責,是否該有人為此引咎辭職,作為“聘請者”的納稅人有沒有權利讓那些不合格者卷鋪蓋走人?

  很大程度上,正是遲鈍的國家標準讓國人無辜“消費”了這麼多年的致癌保鮮膜。可是,類似遲鈍的國家標準還有多少?如果我們不能高舉“問責”的大棒,讓它們儘快合上21世紀的節拍,今天遲鈍的標準明日又將是一枚引爆輿論的炸彈——公眾脆弱的神經還能經得起多少個“太可怕了”的驚詫呢? (作者:舒聖祥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張會玲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