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教師節換個過法咋樣?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8日 14:11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就要到了,於是想到了一些相關問題,教師節應該怎樣過?今年的教師節換個過法咋樣?

  當年國家決定設立教師節的社會環境和現在大不相同。那時候,社會上相當多一些人尊師重教意識很差,教師社會地位亟待提高。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教師節實際上成了各級黨委、政府動員全社會尊師重教的“宣傳日”,為教師辦好事、做實事的“慰問日”。應該説,在“文革”結束不久的特定歷史條件下,黨和政府這樣做,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時的。自設立教師節後,人們尊師重教的意識逐步增強,教師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時至今日,教師這一職業真的成了令人羨慕的職業。

  然而,隨著歷史背景的變遷、社會環境的變化,如今的教師節受到了不良世風的侵襲,有些變味兒了。近年來,一些地方每逢教師節,都有許多學生及其家長給教師送禮,一般都送錢,少則一二百元,多則五六百元,最高的超過千元。這樣一來,教師節實際上成了學生及其家長的“送禮日”,成了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的“斂財日”。必須指出,這樣的情形嚴重背離了設立教師節的初衷。不良的社會風氣使教師節變了味兒,教師節的變味兒,又給不良的社會風氣添了“彩兒”。這一問題已經引起有識之士的憂慮。有人甚至直截了當地説,師德水準在下降。

  鋻於新的社會背景下出現的新情況,筆者對教師節的過法有一項建議:不妨給教師節定個主題。在我印象當中,中外不少節日每年都確定不同的活動主題。比如我國的“315”消費者維權日,年年都有一個主題。教師節亦應如此,不同年度的主題,既有一條紅線串聯,又有不同的側重點。基於這一考慮,我想,如果給今年的教師節確定個主題,似應是:提升師德。教師要過節了,不好多説掃興的話,我們就反話正説吧。

  假設把今年的教師節主題定為提升師德,我斗膽為今年的教師節設計個活動方案,不敢奢望被人採納,只是期望引發人們特別是教育工作者思考一些相關問題。在提升師德的主題下,筆者設計三項“基本動作”。

  第一項“基本動作”:每位教師在節日前夕至少走訪一個貧困生的家庭,親自體驗一下貧困生的艱難家境。如果教師們由此生發同情心,由同情心生發愛心,由愛心生發提升師德的決心,筆者設計的這一“基本動作”成矣。

  第二項“基本動作”:先由優秀教師發出倡議:“今年過節不收禮”,然後由全體教師簽名,在校內外造成一種輿論氛圍。這樣,多數學生及其家長就會打消送禮的念頭,即便有少數學生及其家長送禮,教師也應拒收。如果教師們真的不收禮,筆者設計的這一“基本動作”成矣。

  第三項“基本動作”:節日期間,每位教師至少和一個後進生來一次朋友式的促膝談心,認真地傾聽後進生的心聲。如果通過這樣的談心,教師們能夠改變歧視後進生的態度和行為,筆者設計的這一“基本動作”成矣。

  如果説過去過教師節,主旨在於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那麼,現在過教師節,似應致力於提升師德水準。(作者:羅天柱)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劉雅虹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