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治欠費狠招折射人性化管理缺失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1日 15:47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學生欠學費,學校就把學生的考試成績一律歸零,不讓參加畢業答辯,要扣畢業證,還要把學生從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上除名。”19日,記者接到了雞西大學應屆畢業生孟慶偉的電話。據他介紹,雞西大學今年對欠費生採取了一系列的“狠招”(6月30日《黑龍江生活報》)。

  學生欠學費,學校就把學生的考試成績一律歸零,不讓參加畢業答辯,要扣畢業證,還要把學生從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上除名。此招可謂“狠毒”,我想這個學校實行這個措施以後,一定“財源廣進”,效果肯定好。但我認為,這個措施不但沒有把狠招“板子”打向惡意拖欠學費的人,反而打向了貧困生。一句話,治欠費“狠招”折射高校人性化管理缺失。

  對於惡意欠學費的人,他們不是沒有錢,是不交而已,這個“狠招”的確能夠使他們快速的補齊學費,方便畢業。而對於那些實實在在的貧困生,面對鉅額學費,他們從哪來湊錢呢?我想,如果逼急的話,他們可能做出危險的舉動。

  在目前教育産業化的浪潮下,如何保障貧困學生的基本權益,這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對於貧困生,國家可謂關懷備至,去年開學的時候,國家保證不讓每一個大學生因貧困問題而失學,實行了“綠色通道”制度(即對被錄取入學、經濟困難的新生一律先辦理入學手續)等。此外,國家也推行了很多關懷貧困生的措施。一句話,就是要讓貧困學生能夠上得起學,讀得起書,可以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地完成大學學業。而在雞西大學,貧困生卻因貧困問題不能畢業,不能得到畢業證等,這分明和國家對貧困生人性化的關懷政策相違背。

  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並不是貧困生所能選擇的,然而他們並不因為這樣而放棄讀書,他們比一般孩子更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一切,他們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與汗水,而現在就因為貧困他們就無法得到畢業證,多年的心血就這樣因為貧困而付諸東流,此情此景、情何以堪?一句話,這讓貧困生和貧困家庭心寒,讓社會上正義之士心寒。

  我認為,治理高校學生欠薪考驗著高校的管理智慧,像治理拖欠學費本可以讓使用的手段更溫和些,思考的更全面些,把治理欠薪的“板子”打得更準一些。對於高校來説,如何人性化地處理貧困生的問題,這是亟須解決的問題,也是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體現。一切從“成本——收益”的考慮出發,只重視短期效益,不是大學管理者的思維方式;一切從有利於社會和諧和長遠發展的考慮出發,才能説他們是真正有眼光的大學管理者。 (作者:吳向陽)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原帖 發表高見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張會玲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