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讓高考成為“和諧高考”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08日 16:09)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這幾天,媒體連續報道社會、群眾對高考大力支持的新聞:北京熱心市民多, 324輛私家車義務送考生 ;哈爾濱市公交部門在經過考點的部分公交線路設置了學生專用車、增加了車次,並在車上懸挂 “學生專用車”的字樣,考生可以持准考證優先乘車;瀋陽某房地公司和出租公司聯合,出動100輛出租車,對考生免費接送;寧波一位老太太,將自己的旅館無償向考生提供,讓考生午休。這樣的好消息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社會力量、群眾良性道德精神的鼓舞推動下,高考,正煥發着和諧、熱情、理性和自然的人性化光彩。

  將自己的私家車讓考生享用,將自己的旅館讓給考生,這些事情雖然微小,放在與自己毫不相干的陌生人身上,這不僅是為別人解決危難、提供方便、樂於助人,更是內心深處流露出來的溫馨、關愛和坦然人格。助人不需要回報、不需要讚美,只是為了性情和諧愉悅。所以,這種自覺行為也是一道道德、人生試題,人們書寫出的是高尚、善良和完美。

  之所以倡導“和諧高考”,因為每年高考中,都有諸多不和諧。有的商家借用高考狀元,大肆宣揚某某營養品的奇效,忘了商德,牟取暴利;有的商家看準了學生對“高考房”的急需,提高物價,壟斷經營;更有甚者,還有不法之徒將高考當作貪贓枉法的跳板、工具,在網上大肆宣揚出賣所謂的高考試題等商業噱頭,等到定金收到後就“徹底消失”,杳無音訊;更有甚者,每年高考錄取期間,總會有“高考蛀蟲”違背招生紀律,貪污腐敗,借機斂財,收受回扣,出賣招生指標等,如去年的“北航事件”等。

  同樣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眼裏,卻出現了截然相反的處理方式,前者犧牲個人利益,注重社會效益和道德效益,帶來的是人際關係的和諧溫暖;後者注重的只有蠅頭小利,斤斤計較,帶來的卻是急功近利、寡恬廉恥,破壞社會秩序和準則,影響人們對高考和社會的信任度。因此,人們有理由對後者嚴厲聲討,對前者大力弘揚,並且將前者當作一種榜樣,調動點滴力量,為之鼓、呼。

  “欲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求流之遠者,必逡其泉源”,“和諧高考”不僅為考生提供了美好的精神動力,也為社會注入了優質社會資源和美好精神,為社會風氣的轉好和精神文明發展提供加速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公報指出,要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和”有和衷共濟之意;“諧”,有順和、協調、無抵觸之意,“和諧高考”日益增多,對促進社會各成員、群體、階層、集團之間的關係相處融洽、協調,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幫助,利莫大焉,更多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精神奔小康才能早日實現!(作者:金明雨)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劉英來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