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美國教授打個噴嚏我們就感冒?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2日 14:19)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19日,“三氯生可能致癌”消息的“正主”、取得這一“發現”的美國弗吉尼亞工學院的助理教授彼得威克斯蘭(Peter Vikesland)在弗吉尼亞一家地方報紙《洛諾克時報》(《The Roanoke Times》)上澄清説,他沒有説過抗菌化學物質三氯生有潛在的健康危險,會必然導致癌症,人們現在根本沒有必要擔心。他説,他的研究主要關注的是水處理工廠的化學反應,並對家庭每天使用的含三氯生的産品有産生三氯甲烷(致癌物哥羅芳)的潛在可能發出警告,但研究者並不確定每次都會發生這樣的化學反應,而三氯甲烷能否被人吸入或通過皮膚滲入也還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見4月21日《大河報》)

  “三氯生可能致癌”雖然不是一個玩笑,但它卻帶有玩笑的寓意。因為,目前並未有三氯生致癌的可靠消息,只是可能,但它分明已在我國産生了巨大的波瀾,對“高露潔”企業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從17日開始,我國媒體為“國外研究發現部分牙膏、洗手液、洗面奶等抗菌清潔用品因含有化學物質三氯生可能致癌”的消息炸開了鍋,處於“三氯生事件”漩渦中心的高露潔“信任度降至冰點”,許多消費者表示暫時將不再使用其産品。各媒體紛紛展開調查,以最快的速度曝光還有哪家企業的相關産品也使用了三氯生,這些企業的名單也以最快的速度被競相轉載。一時間,“三氯生”被千夫所指。

  為什麼美國教授打個噴嚏,我們就會重感冒?筆者以為,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我國對化學物質的研究滯後。4月15日英國倫敦的《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披露“三氯生可能致癌”的消息後,我國管理部門和科研機構由於研究的滯後,未能及時以令人信服的權威科學信息回應,而是在公眾一片譁然後才著手研究。這是導致我們感冒的首要因素。

  其次是媒體的“跟風”與誤導。國外媒體披露“三氯生可能致癌”的消息後,一時間,我國大大小小的媒體在沒有得到確鑿信息的情況下斷章取義、以訛傳訛、推波助瀾,只報恐慌與隱憂,不注重對科學信息的解釋,誤導了消費者,使得消費者談三氯生色變。因而,媒體是有責任的。

  再次是消費者的盲從與“國外信息崇拜”。高露潔在我國早已是知名品牌,長達十幾年的全球消費者的使用,充分證明高露潔全效牙膏的有效、有益及安全性。並且“高露潔”是經全球各相關權威機構審查與批准,其中包括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英國藥品及健康管理法規署以及多家政府管理機構。同時,消協有關人士也表示,尚未接到相關投訴。但是由於消費者盲目崇拜國外信息,使得“高露潔”多年實踐證明的安全性被頃刻否定。

  總之,外國教授打個噴嚏,我們就感冒,值得科研機構、傳媒界和人們深思!(玉滿口)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